相關詞條
-
泰寧古城
泰寧古城位於武夷山南麓的泰寧縣城關,南有大金湖,東有兔耳嶺,有福建特色旅遊,方圓面積226.5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含同興社經濟合作社)、6個居委會...
發展歷史 人文歷史 自然氣候 目前發展 周邊景點 -
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為塞王寧王所統轄,在諸王中,以北方諸王的勢力最大。其中寧王以“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統塞...
來歷 建立 戰爭 -
兀良哈三衛
兀良哈三衛又稱朵顏三衛簡稱兀良哈。明太祖在大寧地區設北平行都司,封十七子朱權為寧王鎮守。藍玉平納哈出後,當地蒙古諸部皆降,1389年設定三衛。宣德五年後...
歷史沿革 南遷 宗教因素 -
三衛
唐禁衛軍,有親衛﹑勛衛﹑翊衛,合稱\"三衛\"。
概述 歷史 -
朵顏衛
朵顏衛,明朝兀良哈三衛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牧地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綽爾河流域,屬大寧都司。因朵顏山得名。宣德、正統以後南遷至今內蒙古自治區翁...
簡介 兀良哈三衛 -
衛拉特蒙古
衛拉特【主要內容見瓦剌詞條】:元明時期是瓦剌,清朝時期稱衛拉特或厄魯特蒙古,所在主要區域是變遷的。分為四大部:和碩特、綽羅斯(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
稱謂介紹 興衰 黃教勃興 -
泰寧路
泰寧路,中國元朝的行政區劃。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八月,把原金朝泰州(今吉林省白城市東南)設定泰寧府。 延祐四年(1317年)二月,改為泰寧路,...
-
福餘衛
兀良哈是明人對東部蒙古的稱呼,又名朵顏三衛。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太祖朱元璋置泰寧衛、朵顏衛、福余衛指揮使司。因朵顏衛地險而強,且為兀良哈人,故以兀...
福餘衛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福余衛
福余衛,明兀良哈三衛之一,因地在古夫余國得名。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屬大寧都司。轄境初在今黑龍江省嫩江下游一帶。宣德、正統後南遷至今遼寧省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