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刷票

網路刷票

網路刷票是指在網路投票中為現實特定的利益,通過不良商業行為,獲取追名逐利的結果的網路活動。目前大多數投票網站採取的網路安全技術,如限制IP位址投票次數、投票同時填寫驗證碼等方式,其實並不是太複雜,對於普通投票者來說雖然比較有用,但對於專業人員這些都不是難題。國內現在的網路刷票公司和黑客用的原理都一樣,有一群程式設計師研究投票網站的漏洞,然後設計出軟體,網路點擊刷票,可以用動態的IP軟體去刷,一天可以輕鬆刷10萬,而且網站方一般很難發現,因為IP都是動態的。網路刷票公司還可以專門開發一個程式發給買方,由買方自行操作、自己刷票,價格在百餘元至數百元間不等。

現實案例

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希望工程激勵行動”網選活動,遭遇嚴重刷票行為。在逾30萬網路票數中,近六成為刷票公司投票。主辦方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日前正式回應,已修改“希望工程激勵行動”的評選規則,並刪除刷票票數。

網路刷票
網路刷票

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希望工程激勵行動”,旨在選出適合的大學生公益團隊予以資助,每個獲得資助的項目將給予1萬元以內的資助獎金,優秀項目還有機會到英國參加交流活動。2011年6月2日網路評選展開後,不少參加評比的高校團體開始進行瘋狂刷票。通過刷票公司,以1000張選票200元的價格進行刷票。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現網路刷票現象後,6月5日在活動官網對違規刷票行為進行了警告,同時對刷票記錄進行刪除,保留正常投票的數據,並在投票時增加驗證碼,防止刷票。但仍然無法杜絕網上投票的刷票問題。兩天后,青基會再次發出警告,告知如有團隊繼續違規,將立即取消其參與資格,並修改評選規則,增加校正環節。
對於公益活動中出現的刷票行為,一位參與該活動的大學生表示,完全通過網路進行公益項目評選不夠嚴肅、也有失公平。對此,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楊曉禹表示,在評選制度上的確有一定缺陷,今後再舉辦此類活動,將大幅減少網上投票的權重。此外,一旦發現活動中有弄虛作假行為將不再寬容,“該取消資格的取消資格”。
由於“不希望傷害同學們的積極性”,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未公布參與刷票的社團名單,也未取消這些社團的參評資格。

網投公司

網投公司就是所謂的網路投票公司

網路刷票
網路刷票

網路投票公司往往在網上先對網路投票做簡單的介紹,並表示該公司有多年的網路代投票的經驗,絕對保證客戶的安全和隱私。無論是什麼樣的網路評選,只要客戶給出一個投票需要的票數,可以在最短5個小時內達到要求。同時留下了電話和QQ號碼,以方便客戶聯繫。

分工明確

當客戶需要幫忙網路投票,網路投票公司立刻索要網投的網址,在獲取網址後,經過其先行投票的“試驗”後,公司確定可以幫助拉票。
一些網投公司其會員絕大多數為家庭主婦,參與網投的會員需要先在一個網站上進行嚴格的註冊,在保證各自安全的情況下,接受網投公司的投票任務。
網投公司的操作流程十分簡單,客戶在給出投票網址後,公司會立刻做一個掩飾了網址的另外一個網頁平台。線上會員接到點擊投票通知後,會到這個平台上進行投票,會員只負責點擊投票,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

如何收費

網投公司在看到客戶給的網址後,對限制IP投票,一個IP一天只能投票一次,而且不顯示每個參選的人員票數,開出了每一萬票260元的價格。
“我們絕對保證隱私,確保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網投公司一再強調。按照其敘述,每次給客戶進行投票,因為是另外製作投票平台,參與投票的會員根本不知道自己點擊投票的是哪一次評選。在進行交易時,有淘寶付款和銀行匯款兩種付款方式。隨後,在網投公司淘寶網店的網頁連結上,註冊的網店名為一網路科技公司,其中提到的唯一的商品為“QQ增值服務”。網投公司給出的解釋是,淘寶僅是付款的一種途徑,客戶只需要交易時打入事先定好的款額,在網路評選結束後,達到目的再行付款。

相關評論

希望工程激勵行動是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推出的大學生服務項目,旨在選出適合的大學生公益團隊予以資助。不過,此項行動在網路投票中卻遭遇刷票,這種惡意競爭引發參賽學生不滿。儘管青基會表示已對問題票進行技術手段刪減,並增加新的評審環節,但這種“公益刷票”行為無疑給公眾帶來很大的道德陰影。
網路“刷票”現象在現實中並不鮮見,這種行為背後往往包裹著特定的利益,多屬於商業行為。對那種純粹追名逐利的網路刷票行為,公眾除了予以一些道德譴責,很多時候已經漸趨麻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刷票”行為本身就有了公平與正當,特別是那些通過網路投票公司進行刷票的行為,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欺詐性,只不過,當前相關法律在監管方面還存在著空白。
沒想到,現在刷票竟然從商業領域突入到公益地帶。這無疑將更加放大這種不誠信不道德的行為危害性。既然大學生申報的是公益項目,它的質量與價值就必須經得住道德考量,那樣才能獲得應有的公信力。為了獲得資助,違規使用不光彩的手段來騙取信任,這種扭曲造假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公益”兩個字的侮辱。要知道,公益項目必須要講道德和公信。顯然,刷票行為在這兩個問題上,都犯了嚴重錯誤。
這種錯誤的產生,顯然與相關評選的制度設計存在弊端有關。也正因如此,面對突然而至的刷票風波,青基會才進行及時的補救完善。一方面通過技術對投票進行過濾,一方面改變評審程式,對一些規則進行修改。不過,現在看來,青基會的糾偏力度是不夠的。比如,既沒有公布參與刷票的團隊名單,也沒有直接取消那些存在作弊行為的團隊參選資格,這給人一種姑息養奸的感覺,很容易會對此次公益行動的公信力形成傷害。
公益項目本身就注定要被民意賦予較高的道德訴求,一個公益項目要獲得“希望工程激勵”,同樣也要經得起客觀民意的認同。而網路刷票就是典型的以造假愚弄民意的行為。如果連起碼的公共道德都沒有,這樣團隊接受公益資助又與騙取錢財有何異?更何況,這種“刷票”行為,本身也損害破壞他人機會,損害公共利益,欺騙公眾的信任,為此,就必須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為此,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有必要進一步公布那些違規刷票團隊的名單,並且取消這些團隊的參評資格,來保證這項評選的公平性,讓“希望工程激勵行動”真正給人希望,也給人激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