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效率還可表示一種狀態,即帕累托最優狀態。在這一狀態下,所有的帕累托改進都不存在,即在該狀態上,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使至少一個人的狀況變好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狀況變壞。
經濟效率的英文:economic efficiency
中國經濟學家譚立東對經濟效率的公式的論述。
效率=產品/ (投入勞力+投入資源+投入工具)
這可以參考機械效率公式:
機械效率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用符號η表示,計算公式為η=W有/W總*100%
但對於個人的工作效率,我們總是認為與時間有關。其實,個人的工作的經濟效率只是與人的個體能力有關,在能力沒有改變前,人的工作經濟效率是不變的。這與機械的機械效率在沒有改裝前是一定的一樣。
這個效率就是一個人的產出與投入的比值。
市場上以有各種產品的交換比例,我們稱為為一般交換係數。
交換係數=產品1/產品2 (式2-4-3)
根據前面的效率公式 效率=產品/ (勞力+資源+工具),
如果兩種產品,投入對其意義相同的(勞力+資源+工具)情況下。
生產效率1=交換係數*產品效率2 (式2-4-4)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交換係數的這個比例知道我們在相同投入下的最大經濟效率的生產方式。
因為在有紙幣的國家,紙幣表達了各產品的交換係數,交換係數也以價格的形式表達,,因此在市場經濟國家,每個人可以通過市場的價格來尋找自己經濟效率最大的生產方式。
相關詞條
-
財政效率
財政效率(fiscal efficiency)是在西方“政府再造運動”中提出來的,國內對此比較生疏。公共財政是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財政運行機制。
簡介 釋義 財政職能 經濟效率 社會效率 -
效率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對驅動功率的比值,同時也引申出了多種含義。效率也分為很多種,比如機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
漢語詞語 科技名詞 -
稅收效率
稅收效率指政府徵稅有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經濟機制的有效運行,提高稅務行政的管理效率。
概念 基本內容 原則 現狀 影響因素 -
配置效率
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是指以投入要素的最佳組合來生產出“最優的”產品數量組合。在投入不變的條件下,通過資源的最佳化組合和有...
帕累托效率 資源配置 與生產效率的關係 套用 -
稅收經濟效率原則
稅收經濟效率原則是指政府徵稅應儘可能保持稅收對市場機制運行的“中性”。 因此,檢驗稅收經濟效率的標準,是使稅收的額外負擔最小化和額外收益最大化。 如果征...
什麼是稅收經濟效率原則 稅收經濟效率原則的解析 -
生態效率
生態效率(生態文明水平)是生態資源滿足人類需要的效率,它是產出與投入的比值。其中“產出"是指企業生產或經濟體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投入"是指企業生產...
背景 測度公式 水平組 決定因素 排序原因 -
證券市場效率
證券市場效率是指證券價格準確性和證券流動性。證券市場配置資源功能的發揮,主要取決於市場的效率,證券市場效率可分為內在效率和外在效率。所謂內在效率是指證券...
簡介 內涵界定 評價原則 關係 現狀 -
金融效率
金融效率(Financial efficiency) 一般來講,效率在經濟上指的就是投入與產出的關係。因此,金融效率就是指金融部門的投入與產出,也就是金...
定義簡介 與金融安全的關係 與金融工程的關係 評價的DEA方法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