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楚克道爾基,Д.
正文

納楚克道爾基是蒙古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常常採用新與舊、善與惡、愉快和痛苦等對比手法,揭露封建社會及僧俗封建階級的罪惡,歌頌革命後的新生活。 小說《浩沁夫》是他的代表作。 主人公浩沁夫(意為舊時代的兒子)愚昧、無知,相信天意不可違抗,但是革命使他覺醒,成為生活的主人。小說《年節和眼淚》通過一個富人家的使女在年節期間的遭遇,揭露了封建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從未見過的事情》和《喇嘛大人的眼淚》描寫寺院的反動和大喇嘛的偽善面目。《草原上的光輝》、《飛快的白馬》和《春天的喜日》等,反映了革命後人民的新生活。抒情長詩《我的祖國》 是蒙古現代最有影響的詩歌之一,它描寫高山、河川、戈壁、草原,充滿對祖國和新生活的熱愛。歌劇《三座山》寫革命前夕一個官吏巴拉幹仗勢搶走青年獵人云登的未婚妻南薩爾瑪,雲登為奪回情人和巴拉乾搏鬥,受了重傷,南薩爾瑪不畏強暴,殺死了巴拉乾。以後詩人策·達木丁蘇倫對劇本作了一次修改,把個人鬥爭改為牧民民眾和封建主的鬥爭,悲劇的結局改為團圓。
納楚克道爾基還發表過一些遊記和學術著作。他曾翻譯普希金的詩歌和莫泊桑的小說,他的作品也被譯成多種文字。蒙古人民共和國為他建立了紀念碑,設立了納楚克道爾基文學獎。中國已翻譯出版他的《我的祖國》(1955)和《三座山》(1959)。《三座山》曾改編為京劇上演。
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