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850年8月5日,局伊·德·莫泊桑出生於諾曼第米洛美尼爾城堡的一個小貴族家庭。父親名叫居斯塔夫·德·莫泊桑。母親名叫洛爾·勒·普瓦特溫。1851年8月17日,在教堂接受洗禮。
1854年全家定居於塞納河濱海省格蘭維爾一伊莫維爾莊園中。這個莊園為莫泊桑後來寫的小說《一生》提供了背景。1859年全家離開諾曼第前往巴黎謀生。10月莫泊桑進入拿破崙公學讀書。
1860年夏季,母親攜二子回到諾曼第埃特爾塔的維爾基別墅居住。年底,莫泊桑離開拿破崙公學;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協定分居。1861—1862年 埃特爾塔教區的歐布爾教士為莫泊桑兩兄弟擔任家教。
1863年,進入伊夫托修道院辦的學校六年級讀書,開始創作第一部詩集。1866年暑假中搭救了溺水的英國詩人、文學批評家斯文伯恩,受到對方的熱情款待。
1868年,由於寫了一首有蔑視教會的詩被教會學校開除。在母親輔導下讀完高中二年課程,10月進入魯昂中學。在創作上開始受到詩人路易·布耶和小說家福樓拜的栽培。
1869年7月27日通過中學畢業會考並獲得克安大學文學學士。10月赴巴黎攻讀法律專業,受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影響頗深。
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應徵入伍。在戰爭中的經歷成了他日後寫作的重要素材。1871年9月退伍復員。
1872年3月進入海軍部工作。10月被任命為殖民地管理處的臨時雇員,但沒有薪水。工作之餘繼續學習法律。1873年2月正式領薪水,開始了公務員生涯。在福樓拜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小說創作。
1874年冬季在福樓拜寓所結識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龔古爾等作家。
1875年創作歷史詩劇《呂納伯爵夫人的背叛》。4月在一群朋友中不公開上演黃色滑稽劇《玫瑰花瓣·土耳其人之家》。短篇恐怖小說《剝皮的手》在《洛林季風橋年鑑》上發表,莫泊桑署名為約瑟夫·普律尼埃。
1876年3月在《文學共和國》上以居伊·德·華勒蒙的筆名發表詩歌《水邊》。10月到法國南部訴安蒂伯居住。完成獨幕詩劇《排演》。結識阿萊克斯、瑟阿爾、厄尼克、於斯曼等青年作家,以左拉為偶像經常出人巴黎郊區左拉的梅塘別墅聚會,號稱“梅塘集團”。開始出現脫髮症。
1877年2月完成劇本《魯恩伯爵夫人的背叛》。4月16日與阿萊克斯、瑟阿爾、厄尼克、於斯曼等青年作家在特拉普飯店舉辦自然主義作家晚宴,左拉、福樓拜、龔古爾等作家出席。這次聚餐成了自然主義誕生的標誌。5月《玫瑰花瓣·土耳其人之家》在貝克劇場上演。8月被醫生診斷患有惡疾,經海軍部準假,赴瑞士洛埃施進行溫泉治療。12月打算寫小說《一生》。
1878年1月完成對劇本《魯恩伯爵夫人的背叛》的修改,但該劇未能上演。1879年2月1日到公共教育部任職。2月19日劇本《舊日的故事》在巴朗德劇院首演。3月10日劇本《舊日的故事》出版。夏季,“梅塘集團”6位作家約定以普法戰爭為背景,各自創作一篇小說,並以《梅塘之夜》為總題名合集出版。同年莫泊桑被授予學術界獎章。10月28日在《文學共和國》上發表文章《居斯塔夫·福樓拜》。12月在《現代與自然主義者雜誌》上發表詩歌《一位少女》(即1876年發表的《水邊》),埃塘泊法庭認為該詩有傷風化,傳令莫泊桑出庭,福樓拜出面干預並勸告莫泊桑。
1880年2月14日到埃塘泊法庭候審,總檢察長寫信給法蘭西檢察官,依法提出免予起訴的命令。4月17日小說合集《梅塘之夜》出版,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羊脂球》轟動文壇。幾天后其詩集也相繼出版。5月30日中篇小說《一個巴黎市民的星期天》開始在《高盧人報》上連載。6月1日教育部準許莫泊桑六個月假期,莫泊桑赴科西嘉旅行,寫成短篇小說《科西嘉的強盜》,莫泊桑從此離職成為專職作家。8月結識克蕾芒絲女士。
1881年從克勞札勒街搬至巴蒂涅奧勒地區的都隆街83號居住。5月小說集《泰利埃公館》出版,《一個農場女傭的故事》、《一家人》等8篇中短篇小說問世。7—9月,作為《高盧人報》特派記者赴北非阿爾及利亞等地參觀訪問。從這年開始,長期為《吉爾·布拉斯報》等多種報刊撰稿,直至1891年。
1882年5月小說集《菲菲小姐》出版,《女瘋子》、《一個諾曼第佬》、《皮埃羅》等短篇小說問世。夏天到布列塔尼旅行。1883年2月27日與約瑟芬·利澤爾曼的私生子在巴黎出生。3月在《當代名流》上發表研究左拉的文章。4月第一部長篇小說《一生》出版。小說集《菲菲小姐》(增訂版)、《山鵬的故事》、《月光》等先後出版,《騎馬》、《我的叔叔于勒》、《兩個朋友》、《米隆老爹》、《勳章到手了!》、《珠寶》、《繩子》等短篇問世。這年莫泊桑遭受眼疾、偏頭痛、神經痛等多種疾病的折磨。
1884年離開都隆街到蒙夏寧居住。相繼出版遊記《陽光下》,小說集《哈麗特小姐》和《隆多麗姊妹》,《項鍊》、《傘》、《幸福》、《遺產》、《衣櫥》、《小酒桶》、《俘虜》、《散步》、《索瓦熱老婆婆》等多部短篇小說問世。
1885年3月小說集《白天與夜晚的故事》出版。4月長篇小說《漂亮朋友》開始在《吉爾·布拉斯報》上連載。4—6月與畫家熱爾韋等人出遊義大利西西里等地,購買遊艇並命名為“漂亮朋友”號。5月長篇小說《漂亮朋友》單行本出版。12月小說集《帕朗先生》出版。
1886年1月小說集《圖瓦》出版。5月小說集《小羅克》出版。12月下旬長篇小說《溫泉》開始在《吉爾·布拉斯報》上連載。年底,應羅思柴爾德男爵邀請,訪問英國。
1887年1月長篇小說《溫泉》出版。5月小說集《奧爾拉》出版。夏天到倫敦、牛津等地遊覽。9月撰寫論文《小說研究》和長篇小說《兩兄弟》的部分。10月至次年1月前往北非旅行。
1888年 1月《小說研究》在《費加羅報》的文藝副刊上發表,長篇小說《兩兄弟》出版。同年出版《在水上》、《於松夫人的薔薇》。ll—12月乘“漂亮朋友”號遊艇出遊,途經熱那亞、那不勒斯、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地。
1889年2月小說集《左手》出版。5月長篇小說《如死一般強》出版。8月艾爾維精神病發作,莫泊桑將其送往醫院治療。9—10月乘“漂亮朋友”號遊艇再次出遊,訪問突尼西亞、義大利。論文《十九世紀小說發展》在1899年《博覽》雜誌上發表。這年莫泊桑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出現嚴重的幻覺現象。
1890年3月遊記《漂泊的日子》出版。4月短篇小說集《無益的美》出版。6月長篇小說《我們的心靈》出版。由於病情日益惡化,原定本年度出訪西班牙與埃及的計畫被迫取消,但年內多次接待一位神秘的“穿灰衣的女人”。性格變壞,經常發脾氣.與維克多·雨果大道的新居的房主打官司,藉口是房子太吵鬧。
1891年3月與人合寫的三幕劇《穆索特》在吉姆納斯劇場首演成功。6月到狄沃納、香泊勒等地溫泉治療。12月身體各部位劇烈疼痛,難以忍受,幾乎到了要瘋狂的地步。聖誕節前與他巴黎的兩位女友瑪麗·卜納、阿爾伯·卡安到聖一瑪格麗特島過節。
1892年新年元旦,莫泊桑在尼斯母親家用晚餐。1月2日深夜試圖割斷喉嚨自殺。1月8日作為精神病人被送進巴黎帕西醫院就治。
1893年7月6日因精神病嚴重發作,與世長辭。7月8日其遺體被埋葬在巴黎蒙巴納斯公墓的第二十六區。
個人生活
家庭
莫泊桑出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第省狄埃卜城附近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的祖輩都是貴族,但到他父親這一代時沒落了。父親做了交易所的經紀人。他的母親出身書香門第,愛好文學,經常對文學作品發表評論,見解獨特。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於經常鬧矛盾分居了,他和母親住在海邊的一棟別墅里。幼年時的莫泊桑喜歡在蘋果園裡玩耍,在草原觀看打獵,喜歡和農民、漁夫、船夫、獵人在一起聊天、幹活。這些經歷使莫泊桑從小就熟悉了農村生活。從童年時代起,母親就培養他寫詩,到兒子成為作家時,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學顧問、批評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親是他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師。
婚戀
莫泊桑終生未娶,有三個私生子,只供養不承認。
主要作品
中文名 | 體裁 | 發表時間 |
《剝皮的手》 | 短篇小說 | 1875 |
《水邊》(一位少女) | 短篇小說 | 1876 |
《排演》 | 詩劇 | 1876 |
《居斯塔夫·福樓拜》 | 文章 | 1878 |
《羊脂球》 | 短篇小說 | 1880 |
《一個巴黎市民的星期天》 | 短篇小說 | 1880 |
《泰利埃公館》 | 小說集 | 1881 |
《菲菲小姐》 | 小說集 | 1882 |
《一生》 | 長篇小說 | 1882 |
《騎馬》 | 短篇小說 | 1882 |
《我的叔叔于勒》 | 短篇小說 | 1882 |
《兩個朋友》 | 短篇小說 | 1882 |
《米隆老爹》 | 短篇小說 | 1882 |
《勳章到手了!》 | 短篇小說 | 1882 |
《珠寶》 | 短篇小說 | 1882 |
《繩子》 | 短篇小說 | 1882 |
《陽光下》 | 遊記 | 1884 |
《哈麗特小姐》 | 小說集 | 1884 |
《隆多麗姊妹》 | 小說集 | 1884 |
《巴蒂斯特太太》 | 短篇小說 | 1884 |
《項鍊》 | 短篇小說 | 1884 |
《傘》 | 短篇小說 | 1884 |
《幸福》 | 短篇小說 | 1884 |
《遺囑》 | 短篇小說 | 1884 |
《衣櫥》 | 短篇小說 | 1884 |
《小酒桶》 | 短篇小說 | 1884 |
《俘虜》 | 短篇小說 | 1884 |
《散步》 | 短篇小說 | 1884 |
《索瓦熱老婆婆》 | 短篇小說 | 1884 |
《白天與夜晚的故事》 | 小說集 | 1885 |
《漂亮朋友》 | 長篇小說 | 1885 |
《帕朗先生》 | 小說集 | 1885 |
《圖瓦》 | 小說集 | 1886 |
《小羅克》 | 小說集 | 1886 |
《溫泉》 | 長篇小說 | 1887 |
《奧爾拉》 | 小說集 | 1887 |
《小說研究》 | 論文 | 1888 |
《兩兄弟》 | 長篇小說 | 1888 |
《左手》 | 小說集 | 1889 |
《如死一般強》 | 長篇小說 | 1889 |
《漂泊的日子》 | 遊記 | 1890 |
《無益的美》 | 小說集 | 1890 |
《我們的心》 | 長篇小說 | 1890 |
參考資料
創作特點
主題
莫泊桑一生創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說,在揭露上層統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會風氣的同時,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短篇的主題大致可歸納為3個方面: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鍊》《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讚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第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手法
在對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並不追求色彩濃重的形象、表情誇張的面目、誇張的生平與難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於描寫“處於常態的感情、靈魂和理智的發展”(《論小說》),表現人物內心的真實與本性的自然,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在莫泊桑的短篇里,也曾出現過一些不平凡的、有英雄行為的人物,莫泊桑短篇小說在人物描寫上的現實主義藝術,總的來說,就是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與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這兩個特點使他不是與過去的小說藝術,而是與他之後的現代小說的寫實藝術聯繫了起來。
莫泊桑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寫實方法是與他的現實主義典型化的藝術思想不可分的。他嚴格地把“逼真”和“真實”區分了開來,他摒棄照相式的真實,而致力於“把比現實本身更完全、更動人、更確切的圖景表現出來”。他善於在那些粗糙、混雜、零散、瑣碎的日常生活現象中進行選擇,捨去所有對他的主題無用的東西,採用其中最具特徵性的細節,以“突出表現那些被遲鈍的觀察者所忽視的,然而對作品有重要意義和整體價值的一切”(《論小說》)。在這一方面,莫泊桑與自然主義的實錄性的寫作方法有所不同,從而避免了實錄性方法所必然帶來的繁瑣拖沓的文風。
在表現形式上,莫泊桑是爐火純青的技藝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種既定的規則,而是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方式與手法。在描述對象上,有時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事件的某個片斷,有時是某個圖景,有時是一段心理活動與精神狀態。既有故事性強的,也有情節淡化的甚至根本沒有情節的,既有人物眾多的,也有人物單一的,甚至還有根本沒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時序上,有順敘,有倒敘,有插敘。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觀描述的,也有主觀描述的,有時描述者與事件保持了時空的距離,有時描述者則又是事件的參與者,有時描述者有明確的身份,有時則又身份不明。在莫泊桑的短篇里,描述方法的多樣化與富於變化,無疑是他以前的短篇小說作家所未具備的。他大大豐富了短篇小說的描述方式,提高了敘述藝術的水平,為後來的短篇小說創作開闢了更為廣闊的道路。
如果說莫泊桑在技法上是不拘成法、絕對自由的話,那么,他在短篇小說創作的藝術規律面前,卻是一個忠實的服從者。他深知短篇小說創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現儘可能豐富的生活內容,為此,他服從藝術規律而力求他的短篇以小見大,以一當十。莫泊桑的簡練並不等於粗略,善於以白描的筆法進行勾畫是他的特長,而以豐富鮮明的色彩進行細緻的描繪,亦是他才能之所在,當他需要的時候,他往往會繪製出精細入微的圖景。
總的來說,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創作體現了一整套完整的現實主義小說藝術,這既是對以往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繼承,也是對它的補充與豐富。應該指出,莫泊桑雖然基本上恪守寫真實的原則,但也並不放棄對非現實主義的藝術效果的追求,他有時在細節上加以浪漫主義的誇張。當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較之傳統的現實主義,還有一種更為引人注意的新成分,即自然主義的成分。儘管莫泊桑否認自己是自然主義作家,但由於他處於自然主義文學思潮興盛的時代,出入自然主義文學的圈子,深受這種思潮的薰陶,他的寫實藝術自然就帶上了自然主義的特點。這種特點表現在他的短篇中,主要是他對人的生理本能、對人的“肉體”和“肉慾”的觀察與表現。莫泊桑短篇小說中的自然主義特點,在他的長篇小說里有更多的表現。
人物影響
莫泊桑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其三百餘篇短篇小說的巨大創作量在十九世紀文學中是絕無僅有的。他的短篇所描繪的生活面極為廣泛,實際上構成了十九世紀下半期法國社會一幅全面的風俗畫,更重要的是,他把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藝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短篇小說的成就所奠定的。
人物評價
莫泊桑的語言雄勁、明晰、流暢,充滿鄉土氣息,使人們愛不釋手。他具有法國作家的三大優點:明晰、明晰、明晰。 (法國作家法郎士評)
莫泊桑創作的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源源而出,無限地豐富多彩,無不精湛絕妙,令人嘆為觀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戲劇,打開一扇令人頓覺醒豁的生活的視窗。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法國作家左拉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