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來源
《永類鈐方》卷二十二。藥物組成
當歸1兩,川芎1兩,白芷1兩,陳皮1兩,赤芍藥1兩,牡丹皮1兩,茴香1兩,柳桂1兩,嫩松香4兩(蒸過,去毛),杜當歸4兩,生地黃2兩(研紅末),草烏1兩(酒、醋炒),自然銅(酒、醋淬)1兩,蒼朮2兩,良姜2兩,骨碎補(制)2兩,杜獨活4兩,柘木炭(加倍作黑末),松香(加倍作黑末)。主治
諸損。製備方法
用法用量隨病輕重打和,茴香湯或姜、蔥、酒調,常合《和劑》石南丸兼服。中藥方劑之紅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