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主治】感冒傷風,傷寒傷暑,痧脹,中惡中毒,心疼腹痛,哮喘痰嗽,牙痛,小兒急驚,五疳諸積,食傷飽脹,霍亂吐瀉,時症瘟疫,癰疽疔毒瘡癤,痰核痰皰,蜂螫蟲咬,婦女月經不調。
【製備方法】各制合研極細末,瓷瓶收貯,勿令泄氣,輕重量用;或燒酒、冷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治感冒傷風,傷寒傷暑,用溫茶送5丸;慢緊痧脹,稍冷茶下;中惡中毒,暴病五絕,將此丹水擦牙,下咽即活,重者3-5丸,勿過,過服冷水解;9種心疼、腹痛、哮喘、痰嗽,溫茶送下;牙痛,碎1丸放痛處;小兒急驚,五疳諸積,食傷飽脹,霍亂吐瀉,用3丸或2丸,放舌尖上,和津嚼之,見麻,冷水吞,寒症用溫茶;時症瘟疫,沿門傳染,用銀簪點大眼角中,男左女右;治一切癰疽疔毒,陰陽瘡癤,痰核痰皰,以及蜂螫蟲咬,初起未陷,用蔥頭酒煎加蜜開擦,陽瘡加豬膽汁擦,吞下3-5丸即消;婦女月經,或前或後,俱用黃酒送下5丸、7丸,取汗立效;佩之在身,不染瘟疫。
中藥方劑之紅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