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主教萊奧波爾多·德梅迪奇

紅衣主教萊奧波爾多·德梅迪奇

紅衣主教萊奧波爾多·德梅迪奇是焦萬•巴蒂斯塔•高利1670年左右創作的一幅油畫,現藏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齊畫廊。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這幅畫曾被作為無名畫家的作品登記,並錯誤地認為畫的是焦萬•卡洛•德梅迪奇(1881年編號,目錄I,第19號)或者是紅衣主教約翰(1890年編號第2194號),這幅漂亮的肖像在紅衣主教萊奧波爾多•德梅迪奇死後清點中才被確認為出自巴奇喬之手。萊奧波爾多生於1617年,是科西莫•德梅迪奇二世大公和奧地利的瑪麗婭•馬達萊納夫婦最小的兒子,他是在伽利萊奧•伽利略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因而對自然科學極感興趣,乃至在1657年成立了奇門托學院,該學院被認為是不久後成立的倫敦皇家學會和巴黎科學院的典範。他的深厚文化底蘊和對藝術的濃厚興趣使他建立了一個重要圖書館並收藏了大量繪畫,其中包括威尼斯畫派的作品,這些作品是通過像保羅•德爾塞拉這樣一些重要中間人購到的。他還是第一個收集畫家們的素描和自畫像的人,現在這些素描和自畫像都保存在烏菲齊畫廊。

藝術特色

主人的強壯軀體略微縮小了一些,也不是過分理想化地去表現,而他的性格卻是忠實於他本人,十分活潑,畫像中的人物似乎像是突然轉向觀察者,向對方投去專注的目光。右手拿著似乎是剛從頭上摘下來的帽子,在纖細嬌嫩的手指間有點神經質地玩弄著,那雙手“好像是梵代克的肖像中的手”(恩加斯,1664年)。嘴微張,像是在說話。神態的活靈活現,肌膚的極端的自然,使之可以說是一幅“正在說話的人物肖像”,這正符合喬萬•洛倫佐•貝爾尼尼所創立的畫派的方針,在官方畫像師中這種方針也很流行。這位創始人是我們這位熱那亞藝術家的老師和密友,並且在巴奇喬於1665年在法國宮廷逗留期間在理論上對他進行了培養。利奧內•帕斯科利在談到高利的生平時(1730年)說,在肖像畫方面,這位畫家“向貝爾尼尼學習,貝爾尼尼在畫人時要求,人物不能是靜止不動的,不能是沉默不語的,而是要說話,要動起來”(關於高利的肖像畫的這些方面,參見彼得魯奇的論述,1999年)。貝爾尼尼的特點還在於位置的移動和衣褶的動感,而十分紅潤光滑的皮膚,魯本斯式的飽滿的紅色披肩,則表現了他所受到的佛拉芒文化的影響。

萊奧波爾多身上的紅衣主教的服裝使人想到,這幅畫可能是1667年他被任命為紅衣主教時在羅馬畫的,而恩加斯則提出,這幅畫的創作日期應在1672年至1675年之間,即這位紅衣主教的有生之年的晚期,畫像很可能是他在羅馬參加選舉教皇克萊蒙特十世的時候(1670年)畫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