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瑞士的CAMERA月刊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本 攝影雜誌,定期以英文、法文、德文三種版本發行了整整有六十一年之 久,終因財務不支於一九八二年停刊。舉凡當今的攝影名家們,無不是 當初被這本薄薄的月刊(連封面加起來才五十頁)介紹之後,才由地域 性邁向世界性的領域。CAMERA代表著半世紀多來的攝影指向,也是 肯定攝影家地位的一個重要標誌。今年七十八歲的約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 1938-)被 CAMERA介紹過五次之多(1967.11/1970.3/
1972.2/1975.12/ 1979.8),而最後一次是以整本的專輯形式刊出。從此寇德卡一躍而成 攝影新生代里名氣最大、地位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以他的功力而言,成 為一位大師級的人物是指日可待的。
這位出生於捷克摩拉維亞(Moravia)省的攝影家很是特別,從他出 道起就拒絕上照、拒絕訪問、拒絕解釋自己的作品、拒絕發表藝術觀,幾 乎除了發表照片之外,他拒絕了一切。因此對一般人來說,儘管十分熟 悉他的作品,卻對他這個人非常陌生。有關於他的創作背景、思想,大 半是在二十年前接受CAMERA主編亞倫·波特(Allan Porter)訪問時 所披露的。之後的有關他的言論,多半是一再重複同樣的內容。
他說: “我不會以其他攝影家說些什麼來判斷他的照片,我是以照片來判 斷他們,而我也希望自己能受到同樣的準則來判斷。”
寇德卡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
一位評論家沙倫納夫(Dam’ele Sallenave)曾這么說他: “寇德卡的離群獨居令人想起盧梭(Jean-Jacques Rou。ean)——一個熱愛人類但厭惡與人交往的人;充滿著對不可能 重返的黃金時代的嚮往—…·這位來自遠方的清教徒有著先知般的名 字,留著一把先知的鬍子。神永遠把自己顯定給先知的靈魂。”
這種恭維,實在稍嫌過火,不過倒是可以看出在迷寇德卡照片的人 的心目中,他無疑是攝影藝術的一座新里程碑,就像攝影界有史以來最有聲望的大師,員利·卡蒂——布列松(Henri Cartter- B’e“o”, 1908~)創造了被奉為經典的“決定性時刻”一樣,寇德卡的照片因為透 露出全新的觀點而被肯定,他所拍的街頭人生,就象舞台上的戲劇一 般,每個人物在一剎那間將一生的火花點燃發亮。
毫不搭邊的起點
寇德卡原本學的是和藝術完全搭不上邊的航空工程,二十三歲時, 他由布拉格技術學院一畢業,就投入航空界做了七年的航空工程師,而 利用空閒在每月演出一次的滑稽諷刺劇的劇院裡,客串劇院的攝影師。 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他覺得無法製造一個維持最起碼安全度的 飛機引擎,而放棄了這個職業,開始全心全意的轉向攝影。
從舞台到吉普賽人
寇德卡最早的攝影專職工作是替布拉格的 Ja Branou劇院拍攝舞 台劇照。
這個工作深深影響了他日後的拍攝手法及作品風格,他說: “劇院的導演準許我自由自在的在排演時去拍照,我在台上的演員 中走來走去,把同樣的景物用不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拍攝下去。這 件事教導我——如何在一個已經存在的情況下,達到最圓滿最完美的 地步。至今我仍繼續使用同一種方法工作。” “我攝影很大的一部分,都是繞著每年都會舉行的祭典、盛會之類 的場合。這些事件的過程或多或少都是固定的,因此我很準確的知道 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我知道那些演員,我知道那個故事,我知道那個 舞台,當那些演員和我都處於顛峰狀況的時刻,就能產生一張好的照 片。”
“有時候,我能立刻達到這個目標,但通常由於各種理由,我就是沒 辦法達到一個情景的最佳狀況,因此我就必須不斷去拍,直到我成功, 同時重複的努力也幫助了我,使我得到保證:我會達到最完滿最極致的 寇德卡的這種把人生、街頭當成戲劇、舞台的拍攝方式很是特別。
而當他把拍攝對象由劇院轉向吉普賽人的生活之後,這種幾乎一輩子 都在拍攝吉普賽人的專情更是稀罕。他走遍捷克境內的吉普賽人社區 民R po O 法時果 辦同效後,將拍攝範圍擴大到整個歐洲大陸,包括羅馬尼亞、英國、愛爾蘭 威爾斯、西班牙、葡萄牙、德國、比利時等國的吉普賽人。 而寇德卡自從一九七0年因避難而離開捷克之後,就變成一個沒 有國籍的人,他雖然定居於英國,但大部分時間卻如同他所拍的吉普賽 人一樣,在歐洲各國流浪飄泊。
特異的拍攝手法流浪的作業方式
寇德卡的初期作品都是用同一個單眼相機的鏡頭拍的。
他在捷克 時從一位死去的攝影前輩詹尼西克(Jiti Jenicek)的寡婦那裡買到一隻 25mm的廣角鏡頭之後,就愛不釋手的使用著。 寇德卡在一九六一、一九六七、一九七0年於布拉格的個展,以及 一九七三年於英國的個展、一九七五年於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的個展, 所展出的所有照片都是用這隻25mm廣角鏡所拍的。而他那本轟 動的《吉普賽人》專集(美國APERTURE、法國的DELPIRE公司同時出 版)的六十張照片也不例外。
直到他覺得自己的作品有點重複的感覺時,才開始改用雙眼相機, 但仍然偏愛廣角鏡頭,從未使用過長於50mm的望遠鏡頭。 要想看到寇德卡近期的作品,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因為他老是光拍 照,而把好幾年積蓄下來的上千卷底片,找一個時間一口氣沖洗出來。 因為他從沒有一個固定的家、沒有一間固定的暗房,所以他最近的工作 成果,往往要五、六年後才會發表。 寇德卡不放照片則已,一放就是五、六千張,他不只放那些自己認 為滿意的作品,而那些失敗之作對他更有意義,他說: “意外與錯誤對我而言是同樣有趣的,它們可以指示我:是不是有 可能再進一步的發展下去。我極需要這些壞的照片的幫助。
” 寇德卡時常將一大堆照片全部貼在牆上研究,一天一天的從它們 之中取下那些經不起久看的照片,最後留在牆上的就是好作品。加人馬格蘭回去集團 寇德卡最早得助的人是捷克有名的女藝評家安娜·華諾瓦(Anna Parova),每有外國藝術界人士前往布拉格訪問時,她就向人大力推薦 寇德卡,而使他的名氣開始傳向西方,這些有名的訪客包括亞倫·波 特、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女攝影家股加·茉拉許(lugs Morath) — —馬格蘭(MAGNUM)攝影集團的一員等人。 然而對寇德卡最重要的認為則是,他在無意中遇見了布列松而為 其所欣賞與肯定。 一九七O年寇德卡由英赴美接受羅伯·卡帕(Robert Capa,1913- 1954)紀念獎時,再度碰到“馬格蘭”的總裁攝影家伊利亞·歐維持 (Ellio Erwitt,1928~),而於次年被邀請加入“馬格蘭”。
自此寇德卡和 這些提攜他的攝影前輩們,並列為當今世界重要攝影名家的行伍中。 一向不接受任何商業委託或雜誌社邀請而拍照的寇德卡,在“馬格 蘭”集團里有充分的自由,他高興拍什麼就拍什麼。他說,他只為自己 而拍照,並且認為“攝影沒有什麼不可打破的法則。”或者說:“攝影只 有一個法則,你覺得自己應該怎么拍,那就怎么拍。” 寇德卡在一大堆自己要怎么拍就怎么拍照片裡,都有相當完整的 構圖與恰到好處的快門機會,他的觀察方式有一種直入事件核心的震 撼力量。他說:“第一印象對我未說是非常重要的,我經常是在當時所站的位置先拍下它再說,如果情況許可的話,才做任何需要的修正。” “在拍照時,我並不總是用眼睛來瞄準目標,如果照片的框框不是很精確,那我就會在放大時候做剪裁。”
作品特點
寇德卡照片的顆粒都很粗,反差也很大,有一種很強的搶拍味道, 但它們的構圖都是相當嚴謹的,像是經過深思熟慮等待的結果,而非即 興式的意外發現,這兩種互相矛盾的效果相加起來,使他的作品有種強 烈的個性——既粗獷又細緻,在冷冷的黑白調子中散發出狂熾的激情。 寇德卡就如同一個不干涉演員的導演,只是在一旁冷冷的等著人、事、物自行組合而成一幕戲時才按下快門。他感興趣的是戲的發展 而不只是一個演員或只是舞台而已。
自述
不被過去綁住的人寇德卡在被選入當今世界二十位攝影名家(World PhotograPhy)一 書,而不得不說一些創作觀感時他依舊重複十幾年前講過的老話,不過在文本卻多說了這么一句令人玩味的話: “我現在所說的有關攝影的探討是屬於現在以及過去的,明天也許就不一定是準確的了,我不希望為其他人立下一些規矩,也不期望自己被任何一個階段所限制,我的生活以及工作都不斷在改變。” 這位逃離捷克之後就不曾踏回故土的流浪者,現在正在拍些什麼照片,要等五、六年後才會揭曉,而那時又不知道他正在朝哪方向創作呢。
唯一印象
布列松拍過一張寇德卡的照片,那是他低著頭在草原上行走的背 影風吹著他那一頭“先知的長髮”,卻看不見正面那一把“先知的鬍子” 和五官長相。這張照片充分表現了寇德卡特立獨行的個性,以及他近二十年來流浪生涯的心境。
著名的攝影師
攝影師是使用照相機、感光片、光源和造型技藝在室內外拍攝人像、風景、產品及生產或生活圖像信息的人員。 |
赫爾穆特·紐頓| 拉爾夫·吉卜生 | 維姆·文德斯| 傑羅·費切海姆| 蘇珊·桑塔格| 尤金·史密斯| 黛安·阿勃絲| 荒木經惟 |馬克·呂布 | 尚路普·謝夫| 濱谷浩| 約瑟夫·寇德卡| 安德烈·柯特茲| 威廉·克萊因 | 唐·麥庫寧| 羅伯·多瓦諾| 岩宮武二| 約翰·什扎科斯基| 列維·海因| 多蘿茜亞·朗格| 李·佛瑞蘭德| 莎拉·莫恩|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呂相友| 杜修賢| 侯波 | 呂厚民| 張雁鳴| 張曦| 見弓| 陳復禮 | 於雲天| 郎靜山 | 陳長芬| 侯詠 | 亞辰| 鄒寶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