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紀王崮”東南距沂水縣城40公里,崮頂相對較為開闊,是魯中南眾多“崮頂”中唯一常年有居民居住的大崮,號稱沂蒙七十二崮之首。2012年1月16日,在崮頂建設施工過程中,發現部分青銅器。
2012年2月1日,山東省文物局收到臨沂市文廣新局的報告後,立即派人員赴現場進行了勘查,並迅速上報國家文物局,同時下發了《關於沂水縣紀王崮古墓保護工作的意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沂市文管辦、沂水縣博物館組成的考古隊正式進駐工地,開始對紀王崮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
2012年4月22日,山東省考古所再次考察崮頂春秋墓發掘現場,認為墓主身份已經比較清楚,即莒國國君。墓葬的建成時間最早不會早於春秋晚期或者“春戰之際”。這是山東周代(從西周到秦始皇統一全國)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有關莒國考古的重大收穫。
結構組成
墓葬位於紀王崮崮頂,海拔高度是577.2米。墓室為南北向的長方形,長約28米,寬13.6米,面積約450平方米。墓葬沒有被盜掘過,陪葬品也基本保存下來。
紀王崮春秋墓總體結構較為特殊,其最大的特點是將本應單獨置於墓葬之外的車馬坑安排在墓室之內,且處於與槨室相對應的位置。根據墓葬殘存部分判斷,墓室總體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南部為槨室,北部為車馬坑。墓道向東,正對槨室。槨室西側和車馬坑東西兩側,未遭破壞的部分保留有二層台結構。墓室殘長約28米,寬13.6米,面積約450平方米。道東高西低,斜坡狀。東西殘長4米,南北寬3.6米。
發掘
墓室北部,即車馬坑的北端,在1997年修築蓄水池時已遭到破壞,而2003年蓄水池擴建時徹底毀壞,具體範圍不明。
墓室中部和東部,包括車馬坑的南部,槨室的北部邊緣、中南部東側相當於二層台的部位以及墓壙也被全部破壞。北邊箱東北部僅殘存底部。車馬坑只殘存中部一段,東西寬4米,南北殘長7.5米。殘存馬車四輛:中部兩輛遺蹟完整,南北兩端的兩輛也遭到破壞。每輛車有兩匹馬,馬骨保存較好,木質車體腐朽嚴重。馬車為獨轅車,由車衡、車輈、車輿、車輪等構成,馬頭部位一般有馬飾、馬鑣等,脖子部位一般套一圈銅穿珠。車衡部位有車軛等。在2號車內出土有鼎、鬲、敦三件車載青銅器,這種現象在山東地區屬首次發現。另外在此車軾前發現有一束銅箭頭,根據其痕跡,應是放在箭菔之內。在4號車輿的上部,發現銅矛,其柄有紅色髹漆。
槨室位於墓室南部,南北長11米,東西寬5米。由外槨室、內槨室、外棺、內棺組成、三個陪葬坑,南北兩個邊箱組成,東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北邊箱出土銅錞於2件,甬鍾一套10件,鎛鍾一套4件,鈕鍾一套9件,石磐一套10件,舟4件,甗、罍、壺、盤、匜、瑟各1件。另外還有銅劍、鉞、斤、箭頭、鑿等。先前存入沂水縣博物館的有銅盂、鼎、豆爐、罍、劍、箕、盤各一件,其中銅盂有33個銘文,鼎有25個銘文。
南邊箱則出土銅鼎、銅鬲、銅豆、銅罍各7件、銅敦3件。這些銅器受到不同程度損壞,有的較嚴重。在其西部,是陶器及漆器皆已腐爛,難辯器型。
從出土器物的特徵來看,墓葬的時代為春秋時期。墓葬的結構、和七鼎的配置顯示,墓主規格較高,應是諸侯或是其夫人之墓。該墓既出媵器,又出兵器,墓主性別在體質人類學鑑定之前,還難以確定。
紀王崮與紀國
紀國,古書和金文中也稱“己”國,是古老的姜姓諸侯國,為炎帝神農氏後裔所建。其祖先源於甘肅天水的成紀,唐虞之前遷入河南,夏朝末年東遷至山東半島,最早活動於萊州、煙臺地區,立國稱“紀”。紀國的核心區域在今壽光境內,都城在今壽光市紀台鄉紀台村一帶。
據清·康熙十一年《沂水縣誌》中記載:“紀王崮,巔平闊,可容萬人,相傳紀侯去國據此”。公元前690年紀國滅亡,齊國占領了紀國的三大城邑,移走人民。據說紀王把城邑交給弟弟紀季,自己則帶領部分臣民來到海拔580米高的紀王崮崮頂,在這裡建立了他的第二個都城——紀王城,臥薪嘗膽,以期復國。2700年過去了,崮頂上只留下殘垣斷壁,現有6根廊柱的建築就是當年紀王宮殿所在。王城遺址總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
考古意義
根據考古發掘表明,該墓葬規模較大,結構特殊,出土遺物規格較高,是山東東周考古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是墓葬鑿建在高聳的崮之上,是一種全新的埋葬類型,以前還沒有發現過,其槨室與車馬坑共置於墓室之內的形制也極為罕見。所以,該墓葬的發現,具有鑿空補白的意義,對周代古墓考古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再就是墓葬出土的器物量大而精美,且有兩件青銅器上有較長的銘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科研和藝術價值,對周代歷史和相關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可能對於那一段歷史是一次重要的文獻性的補充,而且以前在沂蒙山腹地還沒有發現過諸侯的高等級墓葬,文獻上也沒有記載,此次發現、發掘,對此空白是個填補。
另外,出土的眾多精美、珍貴的文物,對於考古、古代樂器、青銅器的製作等提供了最新的歷史信息。而且從現實方面來看,對景區的發展也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