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錞於

銅錞於是古代軍隊中的樂器。也稱“錞”。

古代軍隊中的樂器。也稱“錞”。《國語》:“黃池之會,吳王秉枹,親就鳴鼓丁寧錞於,振鐸,勇怯盡應。”《太平御覽引樂書》說:“錞於者以銅為之,其形象鏟,頂大,腹揳,口弇,上以伏獸為鼻,內懸子鈴銅舌,凡作樂振而鳴之,與鼓相和”。現在我們所見的錞於形狀和古書的記載相合,只是裡面不見有子鈴銅舌。形如圓筒,上部比下部稍大,頂上有紐。紐多作虎形,故常有“虎紐錞於”之稱。據文獻記載,錞於常於鼓相配合,用於戰爭中指揮進退。已發現的錞於,多出於春秋已來四川和湖北部分地區,流行於漢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