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錞於
錞於,亦作錞釪、錞。我國古代銅製打擊軍中樂器。現發現最早的作於春秋時期,盛行於漢代。《國語·吳語》:“鼓丁寧、錞於、振鐸”。《周禮·地官·鼓人》:“以金...
出處 形狀結構 文物出土 歷史記載 -
虎鈕錞於
戰國時期青銅樂器。在《古代戰爭館》里,陳列著一件青銅樂器--虎鈕錞於,系湖南省博物館提供。錞於通高436毫米,橢圓盤首,肩部突出,腹部向下收縮,作橢圓柱...
典故 古籍記載信息 開發歷程 形象代言人 -
漢銅虎紐錞於
2013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與百度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知識普及平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之百科數字博物館。 該數字館通過古代...
-
虎紋銅錞於
注音虎紋銅錞於 hǔ wén tóng duì yú 虎紋銅錞於 基本信息 戰國 一級 通高35厘米、肩寬29厘米...器鑄造精良,花紋獨特,是春秋至漢代流行的錞于樂器中的珍品,盤上精緻的虎紐...
-
四金
鼓;以金通鼓。”錞擊奏體鳴樂器。也稱“錞於”。一說,錞於內有銅舌,搖動錞體, 則銅舌碰擊錞壁而鳴。但至今未發現能搖奏的錞實物。周代“四金”(錞...四金信息1、周代“四金”,特指錞、鐲、鐃、鐸等四種青銅體鳴樂器。2、四...
四金信息 四金介紹 繳費基數 繳費比例 五險一金 -
鴻山遺址
的青瓷器或陶器。仿銅的禮器不僅造型與青銅器一致,還貼有青銅器常見的獸首流...
遺址介紹 考古工作 總體保護規劃 重要文物 歷史價值 -
南博[南京博物院簡稱]
歷史沿革 南京博物院LOGO 1933年,由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時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先生倡議創建的國立中央博物...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館藏文物 陳列展覽 學術科研 -
南京博物院
歷史沿革 南京博物院LOGO 1933年,由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時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先生倡議創建的國立中央博物...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館藏文物 陳列展覽 學術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