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王城

紀王城

在鄒城市東南12公里,有一座奇山直插天表,這就是被譽為“岱南奇觀”的嶧山。在嶧山之陽,曾座落著歷史上有名的邾國故城,俗稱紀王城。


據有關史料記載,邾國國都曾3次遷徙。《太平寰宇記》稱古邾城即古鄒城,是孔子父叔梁紇所治之邑,即陬邑,亦即春秋時古邾國最初定都之訾婁。一說,故邾城曾在邾瑕(即今濟寧市南5公里處);有舊縣誌謂今北宿鎮故下(曾名故縣)是邾未遷繹時之故城。後說現無確據。而公元前615年,邾文公在嶧山之陽建立的都城,即邾國故城,歷史典籍有確切記載。《左傳》載:“魯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遷於繹。古時繹與嶧同,後寫作嶧。嶧山,又名東山、鄒山。因其“怪石萬疊,絡繹如絲,故名繹焉。”《前漢書·地理志》“魯國騶縣,故邾國,嶧山在北。”劉會《鄒山記》載:“邾城在山南,去山二里”、“邾城在魯國騶縣,《左傳》卜遷於繹,即此地也。”唐杜佑《通典》載:“故邾國城在縣東南,周圍四十里,上冠峰巒,下屬溝壑。”故邾城又俗名紀王城。嶧山上有紀王棚、紀王墓等遺蹟。清雍正年間鄒縣王爾鑒曾為紀王城題詩曰:“文公遷繹處,群呼紀王城。至今人莫辯,衰草暮雲平。”而唐代以前並無紀王城之名。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鄒縣縣長臧家禕督修而未付梓的《鄒縣新志》載:“或以為《春秋》昭公十八年,子為邾所襲,從帑於邾。鄅、紀聲相近,紀王殆鄅子也。此說見《鄒縣正志》。或以為莒有莒紀公,見《春秋》文公十八年。《左氏傳》杜註:‘紀號也。莒夷無謚,故有別號。’邾莒皆夷,故君有此稱……或以為紀侯所遷,故稱為紀。”清康熙年間鄒縣令婁一均曾題“邾城懷古詩”一首,茲抄錄於此:邾城遠眺日初昏 ,望里牛羊返舊村。故國空傳臨漷水,雄風枉自說魚門。頹牆飛燕臨高下,茂草憑狐長子孫。唯有嶧峰長不改,千秋屹峙一崑崙。
故城遺址位於鄒城市城東南12公里的嶧山之陽,地勢開闊,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狀。故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530米,南北寬約2500米,城周長約10公里,城內面積約6平方公里。故城牆現共殘存4000餘米。東、西城牆北端均與嶧山相接,一般殘高3至4米,最高處為7米,牆基寬20至30米,夯土堅實,層次分明,每層厚8至12厘米,夯窩直徑4至6厘米,多為春秋時代的棍夯痕。東、西城牆各有2個城門。南部城牆築在廓山頂上,呈斜坡狀或台階狀,上為夯築,下為石砌牆基,城牆殘高1至2米,牆基寬3至4米,夯層不明顯。在今嶧山街村南有內城北城牆遺蹟。東南角城牆呈內摺尺狀,即直角內向,形式罕見。
遺址內台墓、土冢、陶片、灰燼到處可見。故城內中部偏北有一高地,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240米,俗稱“皇台”,地面暴露有大量陶片、建築瓦片、花紋磚、雲紋瓦當等,斷崖上發現夯土層,間有少量礎石及陶排水管道等,考為宮殿區所在。故城內東北角,地形高低懸殊,多為黃土斷崖,且多土冢。建國前後曾在此發現古墓,並有周代帶銘銅器多件出土,考為邾國貴族的墓葬區。故城內西南角金張莊村附近的金水河兩岸,曾發現多處古陶窯遺蹟及制陶工具、大量陶片等,考為邾國制陶作坊區。故城東北城牆處,有兩個周長10多米的土台,俗稱“炮台”,台上發現東周陶片,據考當為邾國防禦設施。
該遺址尚未經全面勘探發掘。196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和鄒縣文物保管所聯合對故地進行詳細調查,測繪平面圖。建國後,在故城內外出土的大量文物中重要的有秦詔文陶量、春秋“弗敏父”銅鼎及各類銅兵器、禮器、印璽等,尤其東周陶文出土數量達3000餘件。對研究我國古文字的起源及字型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1977年12月,邾國故城遺址被山東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