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黃鱔,必須了解黃鱔的繁殖特性,尤其要了解黃鱔獨特的性逆轉現象。黃鱔不像多數脊椎動物那樣終生屬於一個性別,而是前半生為雌性,後半生為雄性,其中間轉變階段叫雌雄間體,這種由雌到雄的轉變叫性逆轉現象。
在達到性成熟的黃鱔群體中,較小的個體是雌性,較大的個體主要是雄性,兩者間的個體被稱為雌雄間體,而這種呈雌雄間體的性腺組織實際上是一個動態過程,在這個生理變化過程中,有功能的雌性轉變為有功能的雄性。黃鱔的幼體性腺逐步從原始生殖母細胞到分化成卵母細胞,黃鱔從幼體進入成體,性腺發育成典型的具有卵母細胞和卵細胞的卵巢,以後又逐漸發展到變成成熟卵,這就決定第一次進入性腺發育成熟的個體都是雌鱔。雌鱔產卵後,可以明顯地發現性腺中的卵巢部分開始退化,起源於細胞索中的精巢組織開始發生,並逐步分枝和增大,即性腺向著雄性化方向發展,這一階段的黃鱔即處於雌雄間體狀態。這以後卵巢完全退化消失,而精巢組織充分發育,並產生髮育良好的精原細胞,直到形成成熟的精子,這時的黃鱔個體已轉化為典型的雄性。這時,生殖腺排出的不是卵子,而是精蟲,此鱔變為雄鱔後就不再變了,終生以雄性存在。
黃鱔性腺是一根管狀器官,位於腹腔右側。開始均為雌性,其發生髮展、性逆轉過程如下:
雌性時期:卵巢外有一層結締組織形成的被膜,膜內為卵巢腔,充滿形狀各異、大小懸殊、不同發育階段的卵母細胞,卵徑0.08~3.7毫米。
I期:卵巢白色,透明細長。肉眼看不見卵粒。解剖鏡下可見透明細小的卵母細胞,核大,胞質少,卵徑0.08~0.12毫米。體長5.9厘米、體重0.4克的仔鱔,解剖後可找到細小而透明的卵巢;體長8.2厘米的幼鱔卵巢內充滿細小而透明的卵母細胞。
II期:此期的卵巢比I期稍粗,卵巢呈白色、透明。肉眼看不見卵粒,解剖鏡下可見卵巢內充滿透明細小的卵母細胞,卵徑為0.13~0.17毫米,全長15厘米以下幼鱔的卵巢多為II期。
III期:卵巢已由白色透明轉變為淡黃色、肉眼可見卵巢內有很多細小的卵粒解剖鏡下可清晰地看到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卵母細胞。細胞內已沉積較多的卵黃顆粒。卵徑為0.15~2.2毫米。同時,卵巢記憶體在著少數I、II期的卵母細胞,一般處在III期性腺的幼鱔全長為15~26厘米。
IV期:卵巢明顯粗大,卵母細胞亦明顯增大,卵粒大小較一致,顏色也由淡黃色變為橘黃色。解剖鏡下可見卵顆粒充滿整個卵母細胞,核也逐漸邊移。卵徑2.2~3.4毫米,此期的黃鱔全長10~30厘米,極少數可達40厘米以上。發育到IV期末的卵巢長占鱔體長的44.6~59.2%,平均為53.2%(從生殖孔到頭部為止)。
V期:卵巢粗大,內充滿了橘黃色的卵粒,呈圓球形。卵徑3.3~3.7毫米。卵母細胞內充滿了排列緻密的卵黃球,細胞核邊移到卵的一端,卵在卵巢內已成游離狀。
雌雄間體階段:多數黃鱔在2齡後,全長24.5~37厘米時開始轉入這一時期,個別全長可達45厘米以上,此階段性腺被膜加厚,卵巢逐漸退化,精巢逐漸形成。間體初傾向於雌性,後期傾向於雄性。顯微鏡下可見少數殘留的細小卵粒,這些小卵粒不會再發育成熟,而是逐漸退化吸收,以及分解成橘黃色的絮狀物,同時也可看到剛形成不完整的曲精小管。
雄性階段:多數黃鱔在3齡以上為雄鱔,也有2齡就逆變為雄鱔的。未成熟的精巢細長、灰白色,表面分布有色素斑點。顯微鏡下可見曲精小管及不活動的精子,性成熟的精巢較原先粗大,表面分布有形狀不一的黑色素斑紋,顯微鏡下可見數量多而小的活動精子。
綜合國內外學者對黃鱔性逆轉的調查研究,可以概述如下:體長200毫米以下的成體黃鱔均為雌性;體長220毫米左右的成體開始性逆轉;體長360~380毫米時,雌雄個體數幾乎相等;380毫米以上時,雄性占多數;530毫米以上時,則全部是雄性。但是,逆轉也受環境條件等因子的影響,很可能在生物餌料豐富的狀況下,黃鱔的生長加速,在同樣的生長期卻出現了超乎尋常的體長。
環境因子對黃鱔性逆轉的影響
在生產實踐中經常發現個體很大的雌鱔和個體很能小的雄鱔,可見誘導黃鱔性逆轉的原因是多主面的。
水溫的影響
黃鱔的變溫動物,水溫的變化直接影響其生命活動的強弱,也影響性腺發育的歷程。黃鱔的生活的適宜水溫為15~30℃,水溫低於15℃或高於30℃,黃鱔的食慾減退,攝食量減少,生長發育受阻。溫度變化越快,溫差越大,影響越大。水溫超過35℃或低於10℃或短期內溫差大於5℃,則導致黃鱔性腺發育停止。
酸鹼度的影響
黃鱔適宜在中性或偏酸性的水體中生活,池水pH值大於7,則影響黃鱔性腺發育,pH值越大,影響越大,當池pH值達到10時,黃鱔急躁不安,不攝食,如時間達7~10天,皮膚開始潰爛,不久即死亡。所以新建水泥池要經脫鹼處理後才能用。用生石灰進行水質消毒或換水時,要注意池水pH值的變化。
水深的影響
黃鱔的鰓嚴重退化,在水中不能單靠鰓進行呼吸,必須藉助胸鰭、鰭褶、口腔、咽腔、皮膚等副呼吸器官進行呼吸。在自然水體中,黃鱔可以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即使水中溶氧不足,也不會對黃鱔生長發育造成太大影響。但是,在磚石結構的池塘中,如果池水太深,黃鱔立柱就失去支點,就不能呼吸空氣中的氧。在長期缺氧條件下,性腺發育歷程延長。
聲音、光照的影響
黃鱔晝伏認夜出,喜歡生活在清靜的水域環境中,所以不宜把黃鱔池建在夜晚吵雜、閃光的路邊。實驗表明,夜晚給予噪音和閃光刺激性腺,發育速度慢,性成熟推遲,體長平均至40厘米時仍為雌性。
性別比例的影響
在生殖季節,單純的雌體群體會因為缺少雄鱔,而其中的一部分雌鱔提前逆轉為雄性。所以經常會發現個體很小的雄鱔。
飼養管理的影響
黃鱔以動物性餌料為主,食性雜。若餌料質量高,新鮮,投餵均勻、及時,則性發育快。若餌料質量差,投餵不均勻,不及時,則會推遲性成熟。水質差,換水過頻或換水時流速大,溫差大都會延緩雌鱔性成熟。
準確的性別鑑定是黃鱔人工繁殖的關鍵。體長、年齡、季節都不足以作為鑑定的標準,只能參考。鑑別時一般可以從形態和生理兩個方面綜合判斷。雌鱔頭小不隆起,體背呈青褐色,無斑點,不善跳,性情溫和,在繁殖季節里,腹部膨脹,呈橘紅色,並有一條紅色橫條紋,體外卵巢輪廓清晰。雄鱔頭大隆起明顯,體背有色斑,在繁殖季節,腹部不膨大,但有血絲狀斑紋,且生殖孔紅腫,輕壓腹部能擠出少量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