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瘡病

粟瘡病,中醫病名。是指以胞瞼內面泡樣顆粒叢生,狀如粟米為主要表現的眼病。多見於下瞼,色黃,質地較軟,大小均勻,排列整齊,境界清楚,愈後瞼內不留瘢痕,且無並發及後遺症,每與椒瘡(沙眼)同時發生,沙澀癢痛。重症可因粟粒摩擦眼球誘發翳膜而影響視力。

名詞解釋

粟瘡是指胞瞼內面紅赤,顆粒叢生,色黃而軟,狀如粟米為臨床特徵的眼病。本病以小兒多見,可單眼或雙眼發病。

歷史沿革

該病名首見於《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又名粟瘍、瞼生粟。《審視瑤函·粟瘡症》對其症狀作了較形象的描述,說:“粟瘡胞內起,粒粒似金珠,似膿膿不出,沙擦痛無時,睥急開張澀。”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粟瘡相當於西醫學的濾泡性結膜炎。當其無白睛紅赤等症時,又相當於西醫學的結膜濾泡症。

病因

粟瘡多因脾胃濕熱,復感外邪,壅阻胞瞼而為病,雖與風、熱、濕三者相關,但總以脾胃濕熱為主要病因。

病機

病變位於胞瞼內面,在髒屬脾。急性發作期,屬實證熱證;慢性證不明顯。脾胃濕熱內蘊,或濕邪郁久化熱,上攻胞瞼;脾胃濕熱,復受風邪,風邪與濕熱相搏,壅阻於胞瞼。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眼無明顯不適,或感癢澀不適,刺痛流淚。

2、下瞼內有形如粟粒之色黃白、半透明、大小均勻、排列整齊的顆粒。

3、白睛紅赤生眵。

二、病證鑑別

椒瘡病:以眼內紅色細小顆粒,狀似花椒,有沙澀微癢感為主要表現。始發於上瞼內,尤以眥部為先。可並發或後遺倒睫捲毛、冷淚、竅漏、血翳包睛、睥肉粘輪等病。

三、相關檢查

眼部檢查:下瞼內面可見色黃而軟、半透明、稍扁平的顆粒,形如粟粒,其大小均勻,排列整齊,瞼內紅赤;重者可伴胞瞼紅腫,白睛紅赤,眵多黏稠。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本病多因脾胃濕熱,復感風邪,風邪與濕熱相搏,壅阻於胞瞼而發病。以脾經濕熱為主。

病變位於胞瞼內面,在髒屬脾。急性發作期,屬實證熱證。胞瞼內顆粒累累,瞼內及白睛紅赤,眵淚膠粘,為脾經濕熱見證;眼癢,胞瞼浮腫為感風、濕之邪;澀痛赤為濕熱之證。治療總的原則是清熱除濕祛風。慢性症狀不明顯,舌淡苔白,證屬脾虛濕困,治療用健脾祛濕。

二、治療原則

清熱除濕祛風。

三、證治分類

(一)脾經濕熱壅阻

證候:眼癢澀疼痛,眵淚膠粘,胞瞼浮腫,瞼內及白睛紅赤;顆粒色黃,周圍紅赤。舌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利濕祛風。

方藥:除風清脾飲加減。

常用藥:陳皮、連翹、防風、知母、元明粉、黃芩、玄參、黃連、大黃、桔梗、生地。

(二)脾虛濕困

證候:眼癢澀不適,胞瞼微腫,瞼內顆粒半透明,經年未消。舌淡苔薄白,脈緩。

治法:健脾除濕。

方藥:甘露消毒丹加減。

常用藥:滑石、茵陳、黃芩、石菖蒲、川貝母、藿香、射干、連翹、薄荷、白豆蔻。

其他療法

1、滴眼藥水:0.5%熊膽眼藥水點眼,每日4-6次;或選用抗生素眼藥水點眼。均可配合激素類眼藥水點眼,可選用0.5%醋酸可的松眼藥水或0.025%地塞米松眼藥水。

2、塗眼藥膏:如四環素可的松眼藥膏,於晚上睡前塗用。

3、分泌物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結膜囊。

轉歸預後

粟瘡對視力無影響,也無嚴重併發症,故一般預後良好。

預防調護

1、飲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抽菸喝酒。

2、避免過度用眼,避免勞累,避免熬夜,避免用眼不衛生,避免長時間的看電腦、電視,避免在光線不足或光線過強的地方看書,避免用不清潔的手部揉眼,避免經常性用手刺激眼部。

文獻摘要

明代《證治準繩》:“粟瘡生於兩睥,濕熱郁於土分(脾胃屬土) 。”

《審視瑤函·粟瘡症》:“粟瘡胞內起,粒粒似金珠,似膿膿不出,沙擦痛無時,睥急開張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