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子饃

粉子饃又稱卷饃,明清時期稱之為“粉子饃”,貴族上流之士稱之為“萬三卷”。起源於明代初期,在鳳陽府(潁州、淮南)、應天府(南京)等地民間廣為流傳,在上述地區仍有粉子饃、萬三卷的叫法。

起源傳說

提起粉子饃,首先要從明太祖朱元璋談起。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年)淮河流域災害頻發,兒時朱元璋父母雙亡,只能依靠給財主家放牛放羊,及乞討為生。這一年冬天,朱元璋突發重病,獨自一人病倒在古廟裡,饑寒交迫,奄奄一息。沈萬三初次經商破產,身無分文,夜宿於此廟中,見到朱元璋處境悲憐,意欲接濟朱元璋。他就把身上僅有的一點麵粉加水和成麵團,準備為朱元璋烙麵餅,但因麵粉太少,無法填飽兩人肚子,就出去乞討。病中的朱元璋感覺口渴到水缸中舀水,雙手發抖,滿滿一瓢水倒在了面盆里。

沈萬三沿街乞討了很久,兩手空空。蒼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很遠的鎮上,從給孩子舉辦滿月酒的人家討來了一些青菜、雞蛋、豬肉之類的剩菜剩飯。他趕緊跑回到廟中,準備生火做飯,發現麵團被水泡散,無法烙麵餅,心疼地把散開的麵團撈了出來。在倒掉面盆裡面水之後,發現盆底沉澱有一層麵粉,聰明過人的沈萬三靈機一動,趕緊支起凹子接著生火,把盆底沉澱的麵粉攪成麵漿,倒在凹子上,很快做出了幾張薄薄的麵皮。沈萬三大喜,急忙將討來的剩菜倒在麵皮上,捲起來拿給朱元璋吃。饑寒交迫中的朱元璋吃在嘴裡感覺簡直是人間美味,就問這么好吃是什麼飯?沈萬三也不知是什麼飯,想到是麵粉做的,就隨口回答是粉子饃。

1352年,朱元璋娶了元朝末年紅巾軍領袖郭子興義女馬秀英,擔任了大將軍,在義軍糧食供應緊張時,命令營中伙夫按沈萬三的方法製作粉子饃,給士兵充飢。當地的百姓在缺糧時候也按照軍營中的方法製作,粉子饃隨之在鳳陽、應天府等地民間推廣。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朝中大臣向朱元璋諫言,沈萬三在修完南京城牆(南京城通濟門至水西門一段)後,意欲慰問朝廷官兵,居心迫測,罪應當誅。皇后馬娘娘得知後,偷偷出宮向沈萬三透漏了此訊息。大禍臨頭,沈府上下人心惶惶。深知朱元璋為人的沈萬三和馬娘娘耳語一番後,讓二子沈茂喬裝成侍衛隨馬娘娘入宮。

午膳時,馬娘娘親自端上由沈茂做好的一碟成卷狀的粉子饃,正在為誅殺沈萬三之事悶悶不樂的朱元璋,隨手拿起吃了一口,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頓時胃口大開,又連吃了一個,嚇得當值太監撲通跪下稟告:吾皇萬歲一次進膳已經太多,應保重龍體。朱元璋停下來問,朕吃的什麼膳食?馬娘娘想為沈萬三求情,應聲回答道:是御膳房為萬歲準備的萬三卷。朱元璋聽後未置可否,馬娘娘又繼續進言:我聽說律法,不是用來誅殺不祥之人。沈萬三他自己不祥,蒼天必然會降災禍給他,陛下又何必再殺。朱元璋聽後陷入了沉思,良久自語道:“兒時情形映心頭,三張香卷手中留”。馬娘娘聽出了朱元璋處置沈萬三的旨意,下旨免除沈萬三死罪,將其連同家人流放到邊境雲南,並留下其二子沈茂在皇宮內行走。

名字由來

萬三粉子饃是朱元璋喜愛吃的故事傳到民間,鳳陽府等地的百姓紛紛效仿。當朝貴族、士大夫們為顯示自己的尊貴,常沿用馬娘娘“萬三卷”的說法,故而“萬三卷”由此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