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疇原型

範疇原型(原型範疇),主要就是指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範疇,即含有原型和非原型的範疇。學者們對“原型”這一術語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解釋:(1)指具體的典型代表,是基本層次範疇的代表,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一個範疇就是圍繞原型這一參照點建立起來的;(2)指範疇成員的概括性圖示的表征,原型是範疇的平均屬性或幾種趨勢,是對範疇進行抽象的圖式表征。

背景

範疇原型理論是源於哲學、人類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理論。隨後它成為認知心理學的重要理論。現代認知語言學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離不開範疇化。

“範疇 ”最初由亞里士多德提出,範疇化即人的思維對客觀事物的普遍本質的概括和反映,是人們認識和解釋世界的重要方法。千百年來,亞里士多德的經典範疇理論對哲學、邏輯學和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經典範疇理論認為,事物要么在範疇內,要么在範疇外,只有具有某些共同的屬性才能屬於共同的範疇。 共同屬性被認為是範疇的定義。 這種傳統範疇觀的本質特徵是二元對立,非此即彼,無法解釋豐富多彩的動態的自然語言。

範疇原型理論發端於哲學家Wittgenstein在20世紀50年代對經典理論批判。對原型的研究是從顏色範疇開始的,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人類學家Berlin and Kay對顏色範疇進行了研究。

Berlin and Kay調查了98種語言,他們不僅發現了基本顏色範疇,而且發現了某一顏色範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顏色,發現人們是根據這些定位參照點系統,即焦點色對顏色連續體進行切分和範疇化的。這些被柏林和凱為“foci”(或focal colors)的定位參考點具有普遍意義,因為他們在不同的語言中是基本相同的。儘管顏色的範疇的邊界在不同的語言,對不同的人來說是有差別的,但焦點色卻是共同的。

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羅施也認真研究了顏色範疇。通過一系列的實驗,她得出以下結論:“在認知上焦點色比非焦點色更突顯”,“關於焦點色的短期記憶更準確,焦點色的長期記憶更持久”,“在顏色命名實驗中焦點色的名稱能夠較快地被提供,能夠較快地被兒童掌握”。羅施把Berlin and Kay的“焦點”(focus)換成了“原型”(prototype),而且把研究從顏色範疇擴展到了形狀、鳥類等其他範疇。

羅施發現,範疇是憑藉典型特徵建立起來的概念,大多數的範疇不可能制定充分和必要的標準,詞的定義不可能用一組語義就能完全概括。同一範疇的成員享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中心成員和邊緣成員之分”。原型為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員,即中心成員,在範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其他成員與原型具有相似性,享有不同程度的成員地位,為邊緣成員。

原型範疇理論最有價值的貢獻就在於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內部結構上,提出了範疇具有“核心和“邊緣”即“典型”和“非典型”這個觀念。在範疇化過程中,“突顯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範疇的典型成員通常具有認知上的“突顯性”。他們最容易被儲存和提取。在形成概念的過程中,他們也最接近人們的期待和預料。

原型理論的基本內容

Rosch等學者認為,“原型”這一概念是進行範疇化的重要方式,是範疇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員、最佳樣本或範疇的原型成員,可作為範疇中其他成員在認知上的參照點,又叫“認知參照點(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進而提出了原型範疇理論和原型效應(Prototype Effects)。

範疇中普遍存在非對稱性結構,範疇中的某些成員比其他成員更具有代表性,範疇中非代表性成員常被認為更像代表性成員,而不是相反;有關代表型成員的新信息更可能擴大到非代表性成員,而不是相反,這種非對稱性被稱為“原型效應”。

原型理論的基本內容如下:

1) 範疇內的各個成員由家族相似性聯繫在一起,並非滿足一組充分必要條件。“家族相似性”意味著範疇中所有成員都由一個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網路連線在一起。

2) 範疇的邊界具有模糊性,相鄰範疇互相重疊、互相滲透。

3) 範疇原型與該範疇成員共有的特性最多,與相鄰範疇的成員共有特徵最少;範疇邊緣成員與該範疇成員相似的特徵較少,而與其它範疇的成員共性最多(Ungerer⪼hmid 2001)。也就是說,不同範疇的原型之間特徵差異最大。

4) 範疇成員依據具有該範疇所有特性的多寡,具有不同的典型性(prototypicality),因此範疇成員之間並不平等。原型是範疇內最典型的成員,其它成員由的典型性顯著,有的則處於範疇的邊緣位置。

5) 範疇呈放射狀結構,原型位於範疇結構的中心位置;多數範疇呈現的不是單一中心結構(monocentric structure),而是多中心結構(polycentric structure),即某些範疇通常具有多個原型,原型之間通過家族相似性獲得聯繫。

經典範疇與原型範疇比較

(1)判定成員:特徵 VS 屬性

經典範疇理論認為特徵是事物的客觀標誌、固有本質,同一範疇的全部成員具有共享的特徵(shared features/ properties), 它們就區分出了範疇,也就是說範疇是由客觀的共享特徵界定的。

原型範疇理論認為範疇不是建立在共享特徵之上的,沒有一組特徵能夠準確界定範疇中的成員,範疇是建立在縱橫交錯的相似性網路之上,建立在屬性之上。主張用屬性代替特徵,以示區別。屬性是事體特徵在人們心理上的體現,是認知與事物互相作用的結果。

(2)範疇邊界:閉合性 VS 開放性

經典範疇理論認為邊界是固定的、閉合的;而原型範疇理論認為邊界是模糊的、開放的。

(3)範疇內所有成員地位:相等 VS 不相等

經典範疇理論:一個類別的所有成員共享相同的特徵或屬性集。所以,成員彼此相等。

原型範疇理論:範疇的成員與家族相似性相關。有些更接近中心成員,它們與類別的屬性有更多的相似之處。

(4)特徵先天性 VS 屬性後天習得

經典範疇理論:人的心智結構和認知能力是天賦的,這種結構和能力天生就存在於人的大腦中,人類所有的語言和認知能力就存在於人類的普遍認知中。範疇具有抽象性,將人類與生俱來的知識能力概括抽象出來。

原型範疇理論:承認人的認知能力的先天性,同時認為其更多的是基於後天的經驗。語言並非自製,它受人類一般認知能力的制約,因此不同民族才會存在較大的差異。

經典範疇理論 原型範疇理論
判定標準:特徵(property)判定標準:屬性(attribute
範疇的邊界是明確的,範疇具有閉合性範疇的邊界不明確,範疇具有開放性
範疇內所有成員地位相等範疇成員之間的地位不相等、家族相似性
特徵具有先天性屬性是後天習得的

套用

目前,範疇原型理論已被用於語音、句法、詞義、語義、語用等領域的研究中。在語義研究方面,王寅提出,語法構造的意義必須運用認知語言學所一貫倡導的原型範疇、認知模型、意象圖式、心智融合、隱喻機制等認知方式來加以解釋。語法構造的中心成員是原型,可以從語義方面做出預測,非中心成員是基於中心成員擴展而來的。語法成員就有中心成員和非中心成員之分,它就像辭彙一樣也可能是多義的。它在語義極就有許多相關概念,形成了輻射性範疇。

語法方面

句子根據使用目的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

它們的原型用法為:

(1)陳述句:說明一個事實或陳述一個看法;

(2)疑問句:提出問題;

(3)祈使句:表示一項請求、建議或命令;

(4)感嘆句:表示說話時的感嘆、驚訝、喜悅、氣憤等感情。

但也常有不少例外,他們就形成了一個句型範疇的邊緣成分。例如,

陳述句若用升調則可表示疑問:Youlivenearby?;

疑問句可表示建議和問候:Wouldyoulikesomemorecoffee?(再喝點咖啡!)、Howdoyoudo?(你好!);

還可分別表示感嘆、驚訝、憤怒等感情:Haveyoueverheardofsuchastory!(這樣的故事你聽見過嗎!)、Whatexactlyisheupto?(他到底想乾什麼!)。

翻譯方面

根據原型理論對於範疇的解釋 ,不難發現,翻譯範疇剛好呈現出原型範疇的特點。

首先,翻譯範疇具有模糊的範疇邊界,即是說,翻譯活動和生成文本的其它活動如改寫、改編、創作之間,有時並無涇渭分明的界線。

其次,如原型理論對一般範疇所闡釋的那樣,翻譯範疇的各個內部成員也各具不同的成員地位:雖然翻譯有多種形式和類型,有各種各樣的變體,但各種可以被稱為翻譯的活動,在翻譯範疇中並不具有同樣的成員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