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哈薩克斯坦影片《鬱金香》以大熱姿態摘得最佳影片大獎。賽前入圍四項大獎的《文雀》顆粒未嘗,不僅如此,華語片也在別的獎項中全線告負,尤其是賽前呼聲很高的任達華和苗圃無緣最佳男女主角,雙雙抱憾而歸。在多個電影節上屢有斬獲的《紅色康拜因》延續其良好狀態,與印度影片《囚犯》分享評審團大獎。《鬱金香》全票奪冠
《檸檬樹》成大黑馬
作為第6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影片,哈薩克斯坦影片《鬱金香》頒獎前就被普遍看好,唯一能對其構成威脅的就是近兩年來坎城電影節的新寵、土耳其導演努里·比格·錫蘭,不過《鬱金香》最終笑到最後。據評審鄭洞天透露,《鬱金香》獲最佳影片毫無爭議,五位評審全票通過。此外,以色列影片《檸檬樹》也大受好評,不僅獲得最佳編劇獎,女主角阿巴斯還將實力不俗的中國演技派女星苗圃挑落馬下。而在最佳男主角的角逐中,今年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瑞扎·納基沒有給別的候選人任何機會,這位老戲骨以自己爐火純青的演技收穫了頒獎現場最熱烈的掌聲。
華語軍團整體疲軟
《紅色康拜因》成唯一亮點
杜琪峯的《文雀》入圍了四項提名,但最後無一中的。鄭洞天坦言,杜琪峯這部影片的成色遠不如他之前的《黑社會》系列,因此未能得獎當在意料之中。對於日漸沒落的港產片而言,杜琪峯幾乎成為原汁原味香港製造的最後代表,雖然沒能獲獎,但杜琪峯在全世界擁有的擁躉不容小覷。此次,《文雀》的唯一代表任達華亮亞太影展,也引起不小的轟動,很多影展嘉賓都稱自己是看著任達華的電影長大的,令其“相當”受寵若驚。對於憾失最佳女主角的苗圃,同樣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的鄭洞天在頒獎後給其寬慰一抱,並開玩笑稱自己“無顏以對”。據悉,苗圃在《櫻桃》中飾演的瘋媽一角相當出彩,但在入圍的五名演員中,三位都是新人,評審在選擇上傾向於“薑還是老的辣”。
獲獎名單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獎《紅色康拜因》蔡尚君(中國)
《文雀》杜琪峯(中國香港)
《和平》法拉·罕(印度)
《Tulpan》謝爾蓋·德沃茲弗依(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瑞士/波蘭/德國)
《三隻猴子》努里·比格·錫蘭(土耳其/法國/義大利)
最佳卡通片獎
《假如你是我》動畫版2(韓國)
《異邦人-無皇刃譚》(日本)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以色列/法國/德國)
最佳紀錄片獎
《33天》(黎巴嫩/卡達)
《63 Years On》(韓國)
《Kantata Takwa》(印度尼西亞)
《孩子雨》(紐西蘭)
《蒂娜》(伊朗)
最佳少兒片獎
《黑氣球》(澳大利亞)
《Mahek》(印度)
《菲律賓科學》(菲律賓)
《King Siri》(斯里蘭卡)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
最佳導演獎
金知雲《三個怪傢伙》(韓國)
杜琪峯《文雀》(中國香港)
黑澤清《東京奏鳴曲》(日本/香港/荷蘭)
謝爾蓋·德沃茲弗依《Tulpan》(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瑞士/波蘭/德國)
努里·比格·錫蘭《三隻猴子》(土耳其/法國/義大利)
最佳劇本獎
洪尚秀《日與夜》(韓國)
艾朗瑞克里斯、蘇哈艾拉夫《檸檬樹》(以色列/法國/德國)
戴維茲·扎曼《圓點》(土耳其)
比納姆·比扎德《埋葬之前》(伊朗)
馬克斯·曼尼克斯、田中幸子、黑澤清《東京奏鳴曲》(日本/荷蘭/香港)
最佳攝像獎
里·默加《三個傢伙》(韓國)
基蘭·德歐漢斯《阿克巴大帝》(印度)
鄭兆強《文雀》(中國香港)
歐萊格·基里琴《美人魚》(俄羅斯)
高漢·泰亞奇《三隻猴子》(土耳其/法國/義大利)
最佳女主角獎
奧瑪貝科娃·內斯科爾《天才舞者》(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法國/德國)
西亞姆·阿巴斯《檸檬樹》(以色列/法國/德國)
渡邊真起子《赤軍》(日本)
苗圃《櫻桃》(中國大陸)
黛麗婭·莫洛茲《生存與記憶》(俄羅斯)
最佳男主角獎
瑞扎·納基《麻雀之歌》 (伊朗)
金允《追擊者》(韓國)
任達華《文雀》(中國香港)
拉加特·卡普爾《囚徒》(印度)
阿里拉扎·阿哈漢尼《埋葬之前》(伊朗)
評審簡介
主席:布魯斯·伯瑞斯福德
布魯斯·伯瑞斯福德是澳大利亞最富盛名的電影導演之一,他出生於澳大利亞,1962年畢業於悉尼大學,1966年至1971年間供職於英國電影製片公司和英國電影藝術協會。作為一個國際知名導演,伯瑞斯福德為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電影業的復興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傑出的成就包括1979年的《馴馬人莫蘭特》,該片曾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劇本獎提名,是一部講述布爾戰爭的恢弘史詩巨片。這部作品在全世界的成功使得好萊塢對伯瑞斯福德敞開了歡迎的大門。在那裡他拍攝了溫馨的親情片《溫柔的憐憫》,並因此片再一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評審:
鄭洞天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秘書長。1966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導演的影片有《鄰居》1981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金雞獎;《鴛鴦樓》1986年參展倫敦國際電影節;《人之初》1991年獲童牛獎最佳影片獎;《故園秋色》1998年獲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2000年拍攝《劉天華》。導演電視劇:《老師》1984年獲飛天獎;《尋呼媽媽》1987年獲飛天獎;《拜師》1987年獲星光獎。
阿帕納·珊
阿帕納·珊1945年10月25日出生在印度的一個孟加拉人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著名的影評人和製片人。16歲的時候,她就初登銀幕,在大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SATYAJIT RAY)的經典影片《兩個女兒》(Two Daughters)中飾演角色。後來她還曾和薩蒂亞吉特·雷伊在他的多部影片中合作,包括1981年頗具爭議的影片《皮科》(Picoo),在片中她飾演一個與人通姦的主婦。阿帕納·珊在印度享有盛譽的藝術表演學校學習表演,畢業後參演了莫利奈·森(Mrinal Sen)執導的影片《阿喀什·庫薩姆》(Akash Kusum)。隨後簽約孟加拉影視公司,並出演了很多莫利奈·珊執導的片子。1969年,她還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英語片《大師》(The Guru)。
Hanna Lee
Hanna Lee在首爾的大學中學習大眾傳播學,後又來到紐約大學深造電影。回到韓國之後,她參與了第一節釜山電影節的策劃工作,後又成為了《綜藝》和《好萊塢報導》的駐韓國記者。此外,她還在韓國電影振興會和義大利烏迪內的遠東電影節組委會工作。隨後,她開始了電影製片工作,在洪尚秀的《追憶失落大門》《女人是男人的未來》中擔任製片人。她最近的作品是李滄東在坎城電影節大放異彩的《密陽》,該片在坎城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稱號。此外,她還為一些短片出任製片人。
羅斯齊爾德
理察·盧克·羅斯齊爾德曾經擔任了導演布魯斯·貝爾斯福德多部作品的製片人。他生於紐約,在弗洛里達上學。畢業後來到洛杉磯從事電視工作,其中頗具爭議的《通往9·11之路》就是由他監製的。他的電影作品包括《蠍子王》《比賽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