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名畫
【畫作名稱】《第聶伯河上的月夜》【創作者】 阿爾希普·伊凡諾維奇·庫因芝(A.l.kuinji 1842-1910) (俄國)
【創作年代】1880年
【類別】麻布油畫
【風格】現實主義
【題材】風景
【規格】105cm×144cm
【材質】布 油彩
【現存藏處】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Tretyakov Gallery, Moscow)
作品賞析
1880年,庫因芝在彼得堡舉辦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個人畫展,展覽會上只陳列一幅作品,就是這幅《第聶伯河上的月夜》。一幅油畫就能夠開一個美術展覽會,這確實是一個匪夷所思的創舉。這個史無前例的舉動一時間轟動社會,整個聖彼得堡都為之震動,人們都紛紛涌到展覽會來,排著長長的隊來爭相觀賞這幅非凡奇妙的夜景畫。人們帶著無限驚奇的眼光看著這無比熟悉卻又相當陌生的景致,發出由衷的讚嘆。在一般人的概念中,都已經熟悉了用黃色的或是銀白來畫月光,但在這幅畫中,庫因芝卻是選用了一種粉綠色來畫出月光,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議,但在整幅畫中這顏色卻無比地諧調,又無可替代,第聶伯河靜靜地躺在深暗色的河床中,閃耀著粼粼的光波,佇立在畫前的觀眾猶如聽到了隱隱的濤聲,嗅到了蒙蒙的水汽,它猶如一首抒情的詩篇,一下子就懾動了全體觀眾的心,這正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的情景。,《第聶伯河上的月夜》一畫為庫因芝贏得了非凡的榮譽。
畫家簡介
阿爾希普·伊凡諾維奇·庫因芝(1842—1910年)是19世紀俄國最富浪漫主義情調的大自然歌手。他成長在烏克蘭克里米亞省。庫因芝原來是世居俄國的希臘族人,父親是貧窮的鞋匠,原姓葉敏芝,1857年人口普查時改為庫因芝,為首飾匠之意,這是因為他家祖輩從事手首飾匠職業。畫家幼時在南方烏克蘭小城度過,小城面臨大海,房屋是白牆草頂,這給畫家留下深刻印象。因家境貧窮,他11歲就外出工作,當過小工,做過店役,後入海景畫家艾伊瓦佐夫斯基畫室學畫。20歲時兩次報考美術學院終歸名落孫山,由於他一張風景畫《克里木韃靼平房》在畫院展覽上獲獎,被學院同意接收為業餘繪畫班學員。庫因芝1875年參加巡迴展覽畫派,他早期畫風受老師艾伊瓦佐夫斯基影響,30歲以後自成一家。在他的畫中描繪了烏克蘭的大自然,洋溢著歡快的、樂觀的氣氛,揭示了大自然的詩意與美。他的風景畫象像敘事詩一般壯麗,以感情豪邁而動人心目。畫家著意描繪陽光和月光的效果。他的畫色彩明快,對比強烈,優美簡潔概括,別具裝飾情趣。他曾兩次舉辦個人畫展,每次只展出一張畫,引起前所未有的轟動場面。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看後告訴列賓說,人們為庫因芝的展覽而興奮、激動和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