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批次
中國聯考中本科層次按錄取批次劃分為三個批次,一本為第一批次、二本為第二批次、三本為第三批次,每年三本線因考生總成績而有所不同。三本院校包括:1、多數獨立學院(公、民合辦,民企出資,屬於民辦範疇);2、多數民辦高校;3、少數本科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屬於民辦範疇)。註:經教育部批准,有少數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全部或部分專業可在本科第二批及以上招生,如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東南大學成賢學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這些學校還是屬於三本,只是在二本批次招生。
獨立學院具有“校園獨立、招生獨立、財務獨立,部分師資力量與教學設施等與校本部共享”等特點,一般學費較高。考生在修完大學四年課程,在獨立學院順利畢業之後,可以取得“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等兩個證書,畢業證和學位證都是獨立學院的證書,並以獨立學院名稱具印。從全國範圍看,獨立學院自1999年6月誕生,是指普通本科高校依據相關規定,是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八號檔案精神,按照新的機制和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獨立學院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國辦院校結合企業資本聯合舉辦、民辦大學掛靠改制和國辦大學獨立興建這三種方式。
獨立性:獨立學院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補充,它區別於民辦高校,是另一種形式的辦學,獨具中國特色
高等教育
(1)研究生教育層次
分別為:
①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教育層次是最高的學位教育層次。 博士(即普通博士研究生),在職博士(專業學位),榮譽博士等。 博士嚴格講來是分為兩類的,正在讀的還沒有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只能稱為博士研究生;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博士。
②碩士研究生
我國的碩士研究生按照培養方式的不同又分為學術碩士教育和專業碩士教育兩種: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即傳統意義的碩士。
全日制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套用型的研究人員。 (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
(2)本科教育層次(學士學位教育層次)
(3)專科教育層次:
專科院校只有一個層次和等級,一、二、三專是同一個層次和等級的“專科院校”在不同批次入取,沒有高低之分,都是“普通專科學校”,文憑都是相同的,只是側重不同 ,無本質差別,高等專科學校(簡稱高專)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簡稱高職),兩者也只是側重不同,無本質差別,前者重能力,後者重技術。高專和高職同屬大專。
院校性質
民辦性
絕大部分是公辦一二本大學與社會民資(包括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機構)合作舉辦的“獨立學院”,具有民辦性,在性質上是一所民辦民資的獨立學院。
正規性
三本高校都是國家教育部審批的正規統招高校,學籍都是電子註冊,都有固定的校舍和導師。三本高校都是全日制授課的高校,畢業生都持有三證:畢業證、學位證、派遣證。三本高校畢業生的學歷和文憑都是國家承認的。
公辦性
極少數的獨立學院是公辦大學自己主辦或者是公辦大學和政府、國有企業合作舉辦。這種獨立學院屬於公立獨立學院,這完全是一所公辦“獨立學院"。
合作性
無論普通本科高校(申請者)與地方政府還是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高等教育機構,還是中外合作辦學形式,都具有合作性。
獨立性
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都具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學位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都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都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繳費區別
三本繳學費和一、二本繳學費的方式不同。三本的錄取方式和一、二本沒有什麼不同的都是相同的。首先一、二、三本都是通過每年的聯考按國家招生計畫人數統一招生錄取的,這個沒有疑問。只是繳學費的方式略有不同罷了,三本繳學費是在新生開學前基本繳齊,一、二本是在新生開學後基本繳齊,那為什麼三本不和一、二本一樣在開學後繳學費呢?這裡有一定的原因三本必須這樣做,因為大家知道三本的學費是按"成本收費",學費比一、二本學費貴,有極個別家庭比較困難的新生由於繳不起學費就自動退學復讀了,這樣勢必給三本院校造成生源人數和成本上的損失,如果三本像一、二本那樣開學後去繳學費,就會造成三本生源人數和成本上的損失,這個損失是沒有辦法在開學後去彌補的,三本只有在開學前繳齊學費,才能彌補招生計畫人數和成本上的損失,開學前有極個別因家庭困難繳不起學費退學復讀的考生,會造成三本招生計畫人數的缺額,這些缺額可以在開學前補錄完成,這就是三本與一、二本在繳學費上不一樣的原因。
辦學形式
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
公辦高校
公辦高校由政府財政撥款,國家出資辦學。
民辦高校
民辦高校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分專科和本科。
合作辦學
中外合作辦學是引進國外資金以及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教育技術、管理機制,聘用外國教師授課的一種新的辦學形式。
辦學性質
獨立學院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請者)與社會力量(合作者,包括政府、國有企業、普通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機構)合作舉辦的高等教育機構,辦學層次以本科為主,可兼辦專科(主要在專科第二批招生)。
四種辦學形式高等教育的發展前景:
公辦高校
公辦高校,雖然在我國在教學上處於領先地位的較多,但是公辦一直是國家在扶植著。由於公辦模式形成較早,招的生源也較好,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公辦將繼續領先,但是這只是指我國的一些辦得好的公辦大學。
民辦高校
民辦高校,一個艱難快速發展的群體,目前我國民辦高校正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表現出很多發展不錯的民辦大學。因為民辦這塊,從資金到教學到管理,完全是民營,比獨立學院更獨立,所以在後續發展上雖有難度,但後勁比較足。民辦高校已經不再是10年、20年前的狀態,而是越來越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提高育人質量。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高校更注重自身辦學特色,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獨立學院
獨立學院,區別於民辦高校,是一種獨特的辦學形式。中國的獨立學院將會在中國高等教育上挑起更重的擔子。
學院取消
從2011年起,山西、山東和福建將二三批次合併;2015年起,四川、廣西、浙江、天津將二三批次合併,內蒙古合併本科二批和二批C。而從2017年起,北京將合併二三批次,山東、海南將合併一二批次。三本招生在全國13個省份已經退出歷史舞台。未來,三本招生還會在更多的省份陸續退出。
合作辦學
中外合作辦學,是引進國外資金以及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教育技術、管理機制,聘用外國教師授課的一種新的辦學形式。它對補充我國教育資源的不足,為我國培養國際型人才起著獨特的作用。從我國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方面提出推進中外合作辦學發展的思路。因此,中外合作辦學當是我國融入全球化大潮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我國高等院校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
普通三本與傳統的本、專科培養學生的目標不同。普通三本高校在管理上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有獨立的校園和辦學設施。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通常是由該獨立院校自行簽發,與所屬的大學關係不大。如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頒發的證書是由南方學院本身簽發,而非由中山大學本部簽發。所以,普通三本院校與傳統的本科院校所培養學生的目標略有所不同。傳統正規本科院校一般只注重的是學生的理論知識而普通三本院校,即注重於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是培養面向科研崗位和基層職業崗位的科研型、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的全職型人才。說白了,也就是較注重傳授學生理論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增加學生的專業技能,而頒發的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
而專科學校偏重於實踐能力,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和管理的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說白了,也就是較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增加學生的專業技能。而頒發的學歷證書是屬於專科學歷,也就是比本科學歷低一個層次。
總結:傳統一、二本院校重點注重的是學生的學歷知識(理論知識),普通三本院校即注重學生的學歷知識(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學生的能力塑造。專科院校只注重的是學生的能力塑造。
院校政策
最近幾年關於“普通三本院校”的相關政策:
一、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高校獨立學院發放畢業證書有變,2003年普通高校獨立學院招收的新生,畢業證書不再發放校本部的證書,改發獨立學院的證書。學士學位證書還是由校本部發放。
二、按照教育部要求,從2008年開始,獨立學院錄取的本科新生,畢業時要統一授予獨立學院的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不再頒發母體高校的學位證書。
三、國家對“普通三本院校”的政策待遇:
根據國家財政部、教育部等有關檔案精神,普通三本院校享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可以在本地民政部門開具“貧困證明”開學報導後教給所讀院校申請“助學貸款”或在生源所在地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留學、考研、考公務員、戶籍管理,畢業生就業等方面與其他傳統普通本科學生享受同樣的政策待遇。
認識誤區
糾正對1、2、3本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1、-----錯誤認為1、2、3本(包括重本、普本)是不同層次和等級的高校.
糾正:1、2、3本(包括重本、普本)是屬於同一層次和等級的本科高校,都屬於“本科”教育層次的高校,沒有高低之分,學歷上也是如此,都是相同的本科學歷,也沒有高低之分,只是入取批次、成績、學費略有差異而已。本科==1本(包括重本、普通1本)==普通2本==普通3本==相同的“本科文憑”。
▲誤區2、-----錯誤認為“民辦高校”都是“普通三本院校”.
糾正:123本的劃分就是民間人們根據聯考入取批次劃分的,而不是根據辦學性質(公辦、民辦)劃分的:
123本高校的劃分:
1本就是在第一批次投檔入取的高校。
2本就是在第二批次投檔入取的高校。
3本就是在第三批次投檔入取的高校。
是幾本高校與辦學性質(公辦、民辦)無關而與入取批次有關,有人錯誤認為民辦高校一定是三本高校,這是錯誤的。有很多2本高校就是民辦高校。
▲誤區3、-----錯誤認為1、2、3本(包括重本、普本)高校的劃分是按高校的專業等級劃分的.
糾正:1、2、3本(包括重本、普本)高校的劃分不是按高校專業等級劃分的而是民間(社會上、網路上)的人們按聯考錄取先後批次順序劃分的。
▲誤區4、-----錯誤認為“普通本科高校”(普本)與“重點本科高校”(重本)不是一個層次和等級的高校。
糾正:“普通本科高校”(普通1、2、3本高校)與“重點本科高校”(985、211重點高校)都是一個層次和等級的高校但實現形式是不同的:一是“普通本科高校”(普通1、2、3本高校)、二是“重點本科高校”(985、211重點高校)這兩種實現形式。
▲誤區5、------錯誤認為1、2、3本(包括重本、普本)高校的稱呼是“國家和教委”規定劃分的.
糾正:“國家和教委”根本就沒有把高校規定劃分為1、2、3本(包括重本、普本)高校,1、2、3本(包括重本、普本)高校稱呼的由來都是民間(社會上、網路上)的人們按聯考錄取的先後批次順序而得名。
▲誤區6、------錯誤認為普通3本高校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一定與傳統的普通1、2本高校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不同,還會標上普通三本的名稱.
糾正:普通1、2、3本都是屬於“普通高等學校”教育系列,學制都為四年,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都是相同的,是不標明幾本的,只表明是本科,都以自己高校的名稱具印,都是“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證書,所以普通1、2、3本的畢業生都將獲得國家、(國際上)、社會上承認的相同(相等)水平的“普通本科學歷證書”。
▲誤區7、------錯誤地認為“普通3本高校”的學生文憑是用金錢買來的錯誤看法.
糾正:“普通三本院校”新生的入取也是按全國統一聯考、按計畫、按第三批次劃定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而入取的,與傳統的普通1、2本高校的聯考招生同時同步進行的入取的方法也是一樣的,普通“三本高校”學生文憑的獲得與傳統的普通1、2本高校學生文憑的獲得方法也是一樣的,每科的成績必須達到普通本科成績的要求,才能獲得普通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普通三本高校”的學費貴於傳統的普通1、2本高校的學費是另有原因, 3本學費貴是由於3本高校的辦學形式(體制)決定的。3本高校都是公辦高校和社會其它組織機構以及個人申請合辦的高校(獨立學院----公辦民助性質),也有私人自己辦的高校(私立性質),還有中外合作辦的高校(中外合作性質)等3本高校,這些高校國家在科研經費上不投資,因此這些3本高校的一切辦公以及科研經費全部都由學生的學費來承擔,也就是必須按本科生的培養成本來收費,因此3本學生每年的學費要高於公辦的本科生學費,公辦本科生學費便宜是公辦學生沒按本科培養成本收學費,是國家給他們承擔了其中的一半學費,自己承擔了一半的學費,所以說3本學生的文憑不是花錢買來的!是按正常的本科培養成本收費,經過3本大學的嚴格考核合格後獲得的!其實公辦生念大學的培養成本和3本生一樣多,只是國家給他們承擔了一部分學費而已。
因此說“普通三本高校”的學生文憑並不是用金錢買來的而是經過“全國統一聯考、按計畫、按聯考分數線而入取的”在校學生每科的成績必須達到本科成績的要求,才能獲得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並不是向個別人想像的那樣,“三本高校”的學生交了高學費也不用聯考了,錄取也不用看聯考分數了,在大學上學也不用上了,也不用上課學習了,各科也不用考試了,等到四年時間一過就可以輕鬆地拿到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了。
▲誤區8、------錯誤地認為普通1、2、3本聯考入取時略有的成績差異將永遠地存在.
糾正:其實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只是證明你高中的學習成績,並不是證明你大學的學習成績。普通一本、二本、三本都是同一個層次和等級的普通本科院校,沒有高低之分(普通本科==普通1本==普通2本==普通3本==相同水平的“普通本科學歷和學位”)只是聯考入取時批次、成績和學費略有差距而已,這只能證明考生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並不代表你大學階段的學習成績,雖然普通1、2、3本聯考入學時的批次、成績略有差異,但大學畢業時這種入學時的微小差距也已經趕上、補齊,所以2本、3本的高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比1本學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各科成績達到普通本科層次的要求,才能最終獲得兩證。(畢業證、學位證)、(不合格者發肄業證書、降級、或只能獲得兩證其中的一個“畢業證書”而“學位證書”且得不到)。
▲誤區9、------錯誤地認為本科畢業證書“本簿和顏色”的不同就是本科畢業證書“學歷和文憑”水平的不同.
大家不要把本科畢業證書的“本簿和顏色”和本科畢業證書的“學歷水平”相混淆,這是兩個概念,也就是說,本科畢業證書“本簿和顏色”的不同(因為123本各個大學的校名不同畢業證書的“本簿”就不同),不等於本科畢業證書的“學歷和文憑”水平”也不同(123本大學是具有相同“學歷和文憑”水平的本科大學,只是側重不同);本科畢業證書的“學歷和文憑”水平”相同,不等於本科畢業證書的“本簿和顏色”也相同。
▲誤區10-------錯誤地認為123本高校的名稱是本科的層次和等級。
其實123本高校的名稱是聯考入取時批次序號的名稱不是本科高校層次和等級的名稱。而(1)專科教育層次、(2)本科教育層次、(3)碩士研究生教育層次、(4)博士研究生教育層次,才是大學的層次和等級的名稱。因為123本高校都是本科教育層次,所以123本高校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都是相等的本科高校。123本高校的學歷也都是相同的本科學歷,沒有高低之分,只是側重不同。
▲誤區11------錯誤地認為123本高校的名稱是固定不變的。
123本高校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因為123本名稱是聯考入取批次序號(動態的變數)的名稱。你這個高校是3本(第3批次入取新生的本科高校),也許是2本(變為第2批次入取新生的本科高校),後年也許是1本(變為第1批次入取新生的本科高校),反之也有可能,因為123本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不是固定不變的。 (123本名稱的變化是隨著每年聯考本科批次的變化而有所變化。)
▲誤區12------錯誤認為123本高校入取時成績的不同就是大學本科學歷和文憑的不同。
首先確定,123本大學是具有相同的本科學歷和文憑,只是側重不同,這種結論是正確的。
因為大家知道,本科只有一個層次和等級那就是 “本科教育層次”,123本又是屬於同一層次和等級的“本科教育層次”的高校,所以123本大學的學歷和文憑是具有相同的本科學歷和文憑,只是側重不同,沒有高低之分。
123本聯考入取時的不同成績只是代表考生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並不代表大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就向中考一樣,上高中階段入學時的不同成績只能代表考生國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不能代表考生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一個道理,雖然高中入學時考生的學習成績各不相同但經過3年的努力,大家的各項學習成績達到了高中水平標準,大家都獲得了相同的高中學歷和文憑,沒有高低之分。
因此123本的考生如果在大學階段大家四年都能夠努力學習到畢業時各項成績達到本科標準,大家都能夠獲得兩證(畢業證書\學位證書),那么123本大學的學生就具有相同的本科學歷和文憑, 沒有高低之分。
▲誤區13------錯誤認為123本高校入取時成績的不同就是大學本科學歷和文憑的不同。
▲誤區14----錯誤認為123本畢業證書的校章不同就是123本畢業證書的層次和等級不同。
123本大學生不是一個大學的學生,而是不同大學的學生,即使是同一個老師教學,也不可能發同一個大學的本科畢業證書。123本大學本簿的外表和顏色以及內容都是相同的,都是教育部統一印製的本科畢業證書,只是本簿內的校章不一樣(有1本校章,有2本校章,有3本校章)而已!就向我們念高中一樣,有讀1高的,有讀2高的,有讀3高的,123高的畢業證書本簿的外表和顏色以及內容都是相同的,都是教育部門統一印製的高中畢業證書,只是本簿內的高中校章不一樣(有1高校章,有2高校章,有3高校章)而已!但這不影響123高畢業生都是具有相同的高中學歷和文憑,沒有高低之分,123本畢業生也是如此。
▲誤區15-----偷換概念歪曲事實、誤導社會
這種所謂:《普及大學基本常識:一本重點,二本普通,民辦三本區別 》是想用高校的辦學性質(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的概念 ,不合理地想偷換取代,123本是本科入取批次的概念,這種偷換概念的陰謀導致錯誤的結果就是:公立本科高校永遠是12本、民辦本科高校永遠是3本,永遠也不會改變,其目的就是妄想把民辦二本普通本科高校(簡稱:民二本)也統統打入3本行列,妄想把所有“獨立學院”、“民辦普通本科高校”(民二本)永遠打入3本行列永遠不得翻身,讓公立高校永遠壟斷12本優質生源的狼子野心。這種所謂:《普及大學基本常識:一本重點,二本普通,民辦三本區別 》實則屬於歪曲事實!(123本是本科入取批次的概念)誤導社會及考生!國人要知道:如果 “一個“普通民辦本科高校"即在本科第二批次入取,也在本科第三批次入取,那么這個“普通民辦本科高校”就一定是“民辦二本高校(簡稱:民二本)”。有人所謂的某些“普通民辦本科學校”的所有專業都在本科第二批次入取,不代表其一定是2本大學 。”是一種欺騙,是一種謊言。所謂1、2、3本都是國人多年來人們按照本科的聯考批次劃分的:“本科一批次的高校就是1本(包括重點、普通1本);本科二批次的高校就是2本《包括:公辦普通2本、民辦普通2本(民二本:招生指標即可放在二批,也可放在三批)》;本科3批次的高校就是3本”(其中包括:獨立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和專本連讀--即專升本高校)也不是按照本科高校的性質劃分的,什麼公立本科高校就一定是12本,民辦本科高校就一定是3本。
▲誤區16——錯誤認為3本不是正經的本科
3本是正經的本科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凡是參加聯考統招的全日制本科(123本)都是正經的本科。因為3本是參加聯考統招的全日制本科,所以3本是正徑的本科。因為三本高校必定是經過聯考統一招生的全日制正經本科,照樣能為國家培養出本科合格的人才,三本高校採取的是“寬進嚴出”的政策招生,也就是略低於一、二本高校的成績招生,但學生畢業時的成績要和1、2本畢業生基本持平。 所以123本生都是本科層次文憑、學歷相同。
▲誤區17——錯誤認為,如果“普通民辦本科高校”(民二本)招生指標放在“二批”,或者“三批”招生,這個普通民辦高校就不是“二本高校”
根據“民辦普通本科“(民二本)招生政策的調整
升級為二本的“普通民辦本科院校”(民二本),今後把本科招生指標即可放在”二本“也可放在“三本”,對於考生而言,這意味著更多的考生可以憑藉三本分數報考“民二本”高校,從而享受二本的教育。“普通民辦本科院校”(民二本) 即招“二本分考生”也招“三本分考生”有人可能要問“二本”為什麼要招收“三本分考生”呢?大家要知道“民二本學費貴”與“公二本學費便宜”相競爭是自找苦吃,陝西的“民二本”就吃了大虧,因此,各省的“民二本”紛紛調整政策,在全國即招收“二本分考生”也要招收“三本分考生”才能完成”本高校“的招生計畫數。
“普通三本院校”最近幾年的就業情況
據教育部的一位官員說“普通三本院校”質量好。“普通三本院校”所培養的學生與傳統普通高校本科學生相比,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套用技術能力;與高職學生相比,有較系統的學科基礎理論,具備一定的創新與技術革新的理論能力。全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而“普通三本院校”卻達到了較高的就業率,普遍在80%以上,成為高校就業一個奇觀。“普通三本院校”能取得如此高的就業率,其成功的秘訣在哪裡呢?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培養人才。讓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將來崗位工作的要求“零距離”接近,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實踐學習,培養出了很多“套用性、複合型、一專多能”的人才。“普通三本院校”是最近幾年以“新型模式”創立起來的“普通本科高校”,這些以新型模式創立起來的“普通三本院校”,改變了傳統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傳統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已經嚴重脫離了社會的實際需求,只重理論,不重實踐,導致學生畢業後就業困難,這是傳統高等教育的短板,特別是傳統高校的教學模式就是這種)注重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套用技術能力的培養;在具備“系統的學科基礎理論”基礎上,也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與技術革新的理論能力”。其實,每個過來人都知道,企業需求的人才,除了學歷外,更看重的是人才的職業素養和工作技能,有了這兩個條件,你也符合了企業的崗位需求,就有了就業的保障!而假如你不符合這兩個要求,也就不符合了企業的崗位需求,這樣的畢業生也就不能錄用!只要選擇合適的新型的學習模式,在學習過程中,即能兼顧學歷和技能,畢業後,還怕就業嗎?我們考生完全可以考慮選擇一種全新的尚未被普遍關注的“普通三本高等教育模式”,那就是“本科學歷+技能”的新型教育模式:以理論學習課程為基礎,強化相關的專業技能,既能確保相關專業課考試通過,還能學習到就業的專業技能,這是一個全新的舉措:即把傳統的高等教育和技能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廣大的考生同學們,我們完全可以去嘗試這種全新的套用型的高等教育新模式!確保學歷和技能雙豐收!
由於“普通三本院校”的學生既有本科學歷和技能又有很好的工作經驗在畢業時已無需再培訓即可上崗,因而在市場上十分走俏。通過幾年的發展,“普通三本院校”已經成為全國各行各業(大、中、小企業)、科研單位,招聘人才的首選基地。
錄取時間
全國各地2014聯考錄取時間及錄取結果查詢 | ||
省份 | 各批次錄取時間 | 徵集志願時間 |
北京 | 本科三批 7月25日至31日 | |
浙江 | 第三批提前錄取和第三批 8月13日至15日、8月17日至24日 | 浙江2014聯考各批次徵集志願時間 |
河北 | 本科三批 8月4日18時結束 | |
甘肅 | 本科三批 8月9日-14日 | |
寧夏 | 第三批 7月26日至29日 | |
吉林 | 第三批 8月1日至6日 | |
貴州 | 第三批本科 8月1日至5日 | |
江西 | 本科三批 7月29日至8月4日 | 江西2014聯考各批次徵集志願時間 |
內蒙古 | ||
重慶 | 本科三批 7月30日至8月4日 | |
雲南 | 本科7月30日前結束 | |
黑龍江 | 本科三批 8月8日至15日 | |
福建 | ||
天津 | 8月2日至8月3日,填報本科三批院校徵詢志願。 | |
山東 | ||
江蘇 | 本科三批 8月2日至6日 | |
湖北 | 本科三批 7月27日至8月5日 | |
河南 | 本科三批 8月3日至7日 | |
陝西 | ||
青海 | 第三批本科 8月2日至10日 | |
山西 | 本科三批 8月4日8:00至5日18:00 | |
湖南 | 本科三批(A) 7月28日至8月2日12:00 本科三批(B) 8月4日至9日12:00 | |
安徽 | 本科三批 8月4日至6日 | |
廣東 | 第二批B類(實際意義上等同三本) 8月初 | |
海南 | 本科第三批 8月3日至6日 | |
新疆 | 本科三批:8月9日至13日 | |
上海 | ||
遼寧 | 本科三批:8月1日至6日 | |
西藏 |
本科自考
報考方式
⒈每年有兩次報考機會
⒉網上報名:5.25--8.31 12.1--第二年2.28
各個省份報考也有不同。江蘇省每年可以考4次,1月,4月,7月,10月。山東省每年可考4次,1月,4月,7月,10月。
新生(第一次報考自學考試的考生稱為新生):
新生的報考分兩步進行:一是報名;二是報考。
(1)報名:考生將本人的基本信息資料通過網際網路提交給省自考辦,從而在省自考辦的計算機中建立一個考籍戶頭。報名又分為預報名和正式報名,
①預報名:考生登入省自考辦指定網站,錄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等等);
②正式報名。考生預報名後,憑預報名號和准考證工本費交費收據到指定地點拍攝電子相片,由攝像點將考生的相片資料上傳省考辦的電腦,同時產生一個準考證號,這個過程就叫正式報名。(說明:報考護理專、本科專業的考生需先到醫學培訓中心進行資格審核,然後憑資格證明辦理新生照相)
報考:新生正式報名後,在指定時間報考當次的考試
報考條件
自考本科是符合條件的考生通過自學、社會助學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報考參加相應的自學考試合格後,獲得相應的學歷證書,目前自考本科可以考研、出國留學等,其中澳大利亞、英國等20多個國家的高等學府均已承認我國自考學歷。
參加自考本科的考生需具備以下條件方可報考:
①具有國家承認的正式專科學歷者方可報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段。
②黨校及幹部函授大學專科畢業人員,不具備參加本科段考試的資格。
③參加本科段考試的考生,應持專科畢業證書和本人身份證到當地該專業的報名點報名。報考與所學專科專業不同的本科,根據專業的不同需要加試相應的課程。
④報考本科段的具體規定參見所報專業的開考計畫。
如何畢業
1、考完本專業考試計畫所規定的理論課程且考試成績合格。
2、完成該專業所規定的實踐性環節課程考核,並取得合格成績。
3、思想品德經鑑定符合要求。
4、辦理本科畢業證書者,必須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及以上畢業證書。
考研
自考本科可以考研,與統招本科在初試時同等待遇,不存在加試或論文等問題,但個別學校可能要求有學位才允許報考(如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但是,自考與普通本科區別在於,統招本科可以在大四時以應屆生身份考研,而自考本按照教育部規定,“必須取得本科畢業證方可報考”。由於自考每年兩次發證,六月和十二月,這經常導致很多十二月份考生只能拖延一年考研。但在實際操作時,有部分大學,尤其是本校的自考生報考本校的研究生時,允許自考生在通過全部課程和畢業論文的時候以應屆生身份報考,此類學校多為二本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