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十三(大二·九二下):“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國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大二五·二八八中):“涅槃中亦無涅槃相,涅槃空是第一義空。(中略)能使諸法實相空,是名為第一義空。”此外,相對於世諦以“諸法為有”之情形,亦說第一義諦即是空。(大品般若經卷五、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中論卷四觀四諦品、成實論卷十二滅法心品、十八空論、大乘義章卷二)((參見:十八空)353)p4759
FROM:【佛光大辭典】
相關詞條
-
第一義
第一義,是佛教中的常用名詞,出自《大集經》第一義者,即無上甚深之妙理也。
語義詮釋 第一義內涵 -
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是指至高無上圓滿究竟之真理。那么,什麼是第一義諦呢?佛言:“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
基本信息 相關釋義 -
七種第一義
慧境界:此謂證悟之人親證空性心——阿賴耶識——之後,產生了般若慧,知曉空性心之無分別慧。
-
十八空義
十八空義解釋何以要學空觀?行者修四念處以空法,皆應觀無常、苦、空、無我。因眾生身中多著淨顛倒,受中多著樂顛倒,心中多著常顛倒,法中多著我顛倒。經雲世間眾...
佛教十八空義指什麼 複次十八空 -
空[佛教詞語]
與‘有’相對。音譯為舜若。意譯空無、空虛、空寂、空淨、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無自體、實體、我 等,此一思想即稱空。亦即謂事物之虛幻不實,或理體之空寂明...
佛學大辭典 佛教哲學辭典 中華佛教百科 其他有關資料 大乘思想 -
中道第一義諦
簡稱中諦,即有就是空,空也就是有,圓融而無礙,不偏於一邊。
-
《大空》
故名為空。 為二十空。 有為法相空。
出處 -
終歸於空
佛學術語,言諸法之實相,終歸趣於空也。 空者非灰斷之空,乃中道第一義空,空亦空絕對之空,謂之第一義空。 即非偏空,而為中空、圓空、妙妙空也。
-
十八空
yata^ 十五無法空。 十六有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