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避止

“主渠道”的有利條件,消除侵權者賴以侵權的職業依託和社會角色的支撐。 國內目前尚無專門的競業避止的立法,但在《公司法》和一些部門規章中已出現相關性內容,勞動部(1996)355號檔案規定“用人單位也可規定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契約後一定期限內(不超過三年),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係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已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用人單位應當給予該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國家科委(1997)317號檔案也作了類似的規定。

所謂競業避止,是指負有特定義務的人不得對其所服務的企業從事具有營業競爭性質的行為,其實質是禁止職工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和離職後一段時間內與本單位競爭,只有通過合理的競業避止才有可能提供有效堵塞侵犯商業秘密權的 “主渠道”的有利條件,消除侵權者賴以侵權的職業依託和社會角色的支撐。
國內目前尚無專門的競業避止的立法,但在《公司法》和一些部門規章中已出現相關性內容,勞動部(1996)355號檔案規定“用人單位也可規定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契約後一定期限內(不超過三年),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係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已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用人單位應當給予該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國家科委(1997)317號檔案也作了類似的規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