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與分布
主要危害作物:四季豆、豌豆、蠶豆、絲瓜、胡蘿蔔、白菜、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花生、苜蓿、紅花草、紫雲英、苕子、豬屎豆、檉麻、小麥、水稻等。分布在全國各地。
形態特徵
![端大薊馬](/img/b/4c0/nBnauM3XzADMygDN3UDO1EDMzMTM3cTN4QjMxADMwAzMxAzL1g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雌成蟲體長1.6~1.76毫米,體黑棕或黃棕色。觸角8節,全暗棕色;第3、4節呈倒花瓶狀,各節有長的叉狀感覺錐;單眼間鬃長,靠近後單眼,位於3個單眼中心連線內緣。下顎須3節。前胸后角有2對長鬃。前翅暗棕色,基部和近端處色淡,上脈基中部有鬃18根,端鬃2根;下脈鬃15—18根。腹部第2至7節背板近前緣有1黑色橫紋,第5至8節兩側無微彎梳,第8節後緣僅兩側有梳。雄成蟲顯著比雌成蟲體小而色淡,且觸角也細。腹部腹板腺域不明顯,但第2至8節除後緣鬃似矛形外,尚有附屬矛形鬃,第2和第8節有40餘根,第3至7節90餘根。
生物學特性
江西、浙江、福建年生6~7代,紫雲英上常發生3~4代,以成蟲在紫雲英、蔥、蒜、蘿蔔等葉背或莖皮的裂縫中越冬,翌年,福建在3月下旬,浙江在4月上旬盛發,大量產卵繁殖,紫雲英花期進入為害盛期,世代重疊,在生長期均可見到各蟲態的蟲體,成、若蟲白天棲息在花器內和葉背面,行動迅速。常把卵產在花萼或花梗組織里,卵期7天,若蟲在花器中為害1周左右,鑽入表土0.5~1厘米深處進行蛻皮,蛻皮時先變為預蛹,後再蛻皮化蛹,卵經一周羽化為成蟲。紫雲英成熟時遷往豬屎豆、扁豆、豇豆等植株上生活,10月下旬至11月開始越冬。3~4月乾旱易大發生,高溫多雨年份發生輕。
防治方法
(1)掌握在稻田春耕灌水時,端帶薊馬集中到紫雲英留種田時,噴灑50%辛硫磷乳油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30%滅多威乳油2000倍液。
(2)端大薊馬進入菜田後首選40%七星保乳油600~8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800倍液。也可用2l%滅殺斃乳油1500倍液或20%複方瀏陽黴素乳油1000倍液。收穫前7天停止用藥。
節肢動物門(纓翅目、等翅目)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