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廠鎮

農業生產全鎮耕地44216畝,其中:水田31797畝,旱地12419畝。 養殖水面14971畝,2006年水產品產量1850噸。 2006年農業總產值92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5元。

自然環境

章廣鎮史有“雞鳴聞四縣”之美譽。著名的江淮分水嶺東西從境內蜿蜒而過,嶺上人家勤勞善良,民淳樸,農家房舍時常出現“後椽之水歸淮上,前檐之雨去長江”之畫面,素以“山中鬧市”聞名遐邇。這裡春天山巒起伏、碧波萬頃;夏天蒼翠疊嶂、青風徐徐;秋天谷浪滔天、金色滿地;冬天天倫融融、萬民樂業。

地形地貌

章廣鎮屬典型的丘陵區,江淮分水嶺貫穿於鴉窩村、馬廠村、元松村和太平集村,把鎮域一分為二,南水流入長江,北水流入淮河。平均海拔高度為85.3米,境內最高峰南將軍海拔339米,最低為皇甫大薛村民組,海拔53.8米。土壤類型以馬乾土、黃粘土、沙土為主。

礦產資源

境內的麥飯石礦、絹雲母儲量在全國都名列前茅,陶土、石英石和石灰石儲量也相當大,都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鐵和銅在太平村和胡集村也有分布。目前,麥飯石礦已開採並生產出多種保健工藝品,石英石和絹雲母已有商家進駐準備開發。

地方特產

孟窪村、常山村、陸崗村花生為滁州名特產,並收購加工成花生仁,遠銷國內大中城市,其中孟窪村的花生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遠銷東南亞,獲市博會金獎,每年僅花生收入就在1800萬元以上。章廣村、陸崗村的茶葉是“西澗雪牙”、“西澗春雪”的主產地之一。全鎮還是“四大名菊”之首——滁菊的原產地。當地豆腐、大方糕、塘莊西瓜、陸崗茶葉等遠銷省內外,都是“鬧市之佳品”。

社會環境

人口與民族 章廣鎮現有8322戶30832人,育齡婦女8688人,其中無孩160人,一孩2456人,二孩2752人,多孩340人;全鎮流動人口7079人其中育齡婦女3304人。居民中有漢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等十幾個民族,其中以漢族為主, 少數民族1483人,其中回民1380人。回民居住多集中在孟窪村,孟窪民族村也是全區和市本級唯一的民族村。

組織機構

全鎮機關工作人員66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46人,占69.8%,平均年齡39.6歲,年齡結構逐漸趨小,文化層次逐漸提高。全鎮11個黨總支,50個支部、189個黨小組,共有中共黨員1496名,其中女黨員132名,占黨員總數的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6.6%。村組織機構:全鎮10個村民委員會,1個街道社區,共有村幹部68名,其中女幹部17名,占幹部總數的25%。村幹部中黨員61人,占89.7%。村幹部平均年齡42.5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0人,占58.8%。

民間傳說

章廣、常山(下馬)、皇甫地名的傳承頗為精彩;“斬龍腰”演繹著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在常山境內力斬惡龍的故事;秧歌石、皇姑郢、大小棺材石、米斗寺的傳說也很耐人尋味;五女壩的來歷更是神秘;五尖山、滑鼻山的由來令人神往;皇甫上馬台,卻是唐末宋初柴王在此上馬遠征的地方。

人文景觀

該鎮皇甫山紅色旅遊基地已具備開發條件,皇甫山區是革命老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曾是中共蘇皖省委、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路西聯防司令部、四支隊司令部和蘇皖中原局等革命機關所在地,劉少奇、徐海東、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此生活和戰鬥過,演繹了一曲曲奮力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保家衛國和消滅蔣家王朝的動人戰歌。境內有劉少奇舊居、中原局會議舊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海東大壩、烈士陵園等紅色景點,是正宗的紅色旅遊教育基地。

文物遺址

商周古遺址小東山(墩),位於章廣村大薛村民組南;紅琊寺位於皇甫山區紅琊山山上,現紅琊山林場境內;黃山寺位於章廣村大薛村民組東,太平集村大郭山村民組南,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建,御史金章撰記,毀於抗日戰爭。常山街道古墓群,1986年出土大量漢代青銅鏡、陶器、銅劍以及大批漢磚,1992年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皇甫大冒古墓群,在皇甫中學建校時掘6座,出土的文物與常山古墓群相似。1994年,胡集村又相繼發現戰國古墓,出土了大量文物有鼎、劍等。這裡還是有名的五尖山和黑狼廟戰鬥的主戰場。

經濟建設

農業生產

全鎮耕地44216畝,其中:水田31797畝,旱地12419畝。2006年糧食總產30260噸,油料總產7000噸,皮棉總產120噸。
畜牧業是又一大產業。境內有天一種豬場,生產雜交二元優質仔豬遠銷浙江、上海等地。2006年生豬飼養量6萬多頭,飼養家禽100多萬隻,牛2800多條,羊1.8萬隻。
養殖水面14971畝,2006年水產品產量1850噸。天然的魚種有:鰱魚、青魚等,近年鱖魚、大閘蟹等特種養殖也有較大面積放養。野生的草蝦享有盛譽,以鮮嫩味美著稱,遠銷至江蘇、浙江、上海等地。
2006年農業總產值92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5元。

林業生產

宜林地80720畝,其中:有林地79487畝(包括國營林場),疏林地1233畝,品種繁多:有國外松和馬尾松,麻栗、意楊等,尤以杜仲、銀杏、雲杉、柏著稱。 2002年被列入省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重點鄉鎮以來,每年造林均在335-400公頃,並驗收合格,使章廣鎮變得更加山清水秀。經果林面積達5000畝之多,以黃桃、板栗、山東大棗、芒果東棗聞名於四縣,其中,最有名的太平集村和章廣村的千畝花果山桃園。退耕還林8529畝,1747戶,現在全鎮森林覆蓋率由建區的22%提高到34%。

鄉鎮企業

建材加工、石英石開發、糧油加工是章廣鎮的三大基礎產業。從1985年開始,先後辦起輪窯廠、建材機械廠、水泥預製件廠、磚瓦廠、米廠、麵粉廠、食品廠、牲畜交易市場、麥飯石保健工藝品廠等企業。1997年通過大規模的企業改制,因企制宜採取租賃、拍賣、股份制等多種形式,盤活了企業資產存量,使企業擺脫了困境。近年來又辦起了肉牛養殖場、東王劉度假村等企業。全鎮民營經濟也有了快速發展,先後興辦加油站、玩具廠、針織廠、油料廠、精製米廠、食品加工廠等企業。2006年鄉鎮和個體民營企業276家,工業產值8970萬元,鎮財政收入311萬元。

基礎設施

道路交通

滁梁柏油路貫穿境內,往南有通往312國道的章西柏油路,現在道路四通八達,有鎮村主幹道路22條合計84.5公里,村村幹道18條,村組道路186條,組間機耕路264條,里程達1122公里,其中有“村村通”道路7條40.7公里。章廣至滁州,肥東、全椒西王至滁州過境客車每日有50餘輛往返,還有章廣至合肥直達客車6班次。截至目前全鎮有農用運輸車206輛(台),計程車58輛,其他類型汽車46輛。農業機械:全鎮擁有12馬力以上小四輪44台;收割機40台;旋耕機13;推土機10台,總馬力達4879馬力.

集鎮建設

集鎮主幹道尚科街、創業路、清流路、常山街、皇甫街等6條均為水泥路或柏油路,長6.5公里,面積為6.6萬平方米。現集鎮面積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00多人。有自來水廠三座,居民可用到清潔衛生的自來水。集鎮上有綜合集貿市場、牲畜交易市場、花生交易市場,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年上市交易額達3500多萬元。

郵政電信

章廣鎮設有郵政、電信支局,在常山、皇甫分設郵電代辦所。全鎮10個村1個街道社區206個村民組全部通程控電話,截至5月底全鎮擁有行動電話9800餘部,固定電話4600餘部。

水利設施

章廣鎮地處江淮分水嶺脊背,地下水位低,易旱缺水,素有“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稱。多年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維護。全鎮現有水面14971畝,其中:有小Ⅰ型水庫7座,蓄水量1257.9萬方;小Ⅱ型水庫17座,蓄水量588.1萬方;不在冊小Ⅱ型水庫5座,和萬方以上當家塘壩129口,蓄水量969.1萬方,總蓄水量2815.5萬方。灌溉面積30625畝。固定機站10座,移動機站5960個,渠道74600米。各種橋樑52座.
全鎮機耕面積100%,機械收割面積70%以上。

教育文化衛生

教育

有中學2所,國小18所,在校中小學生458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國中入學率95%。在校生輟學率:國小為0,國中為1.2%。15周歲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歲國中教育完成率為97.7%;全鎮青壯年非文盲99.6%;其中15-24周歲非文盲達100%。
章廣中學1968年建校,為初級示範中學。在實施中學布局調整過程中,2001年胡集中學併入,2004年皇甫國中併入。現占地45畝,在校學生1456人。教職工114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79人,本科學歷35人,高職16人,中職33人。1999年-2005年,章廣中學中考達重點高中分數線突破500人,連續七年位於全區前茅(六年第一、一年第二)。2001年被授予市級德育甲等學校,2004年在雙基覆核驗收中被評為優秀,2005年被表彰為省無流生學校,2006年3月被授予市德育甲等學校標兵,2006年4月通過市級特色示範學校驗收。
國小教職工180人,全部為中專以上學歷,其中大專以上48人,本科以上48人。建有教學樓七座,建築面積5150平方米,在校學生總數4036人,幼稚園547人。

文化

章廣鎮民眾文化歷來活躍。有農民籃球隊、章廣農民鎖吶隊、胡集村的文藝宣傳隊、農民舞蹈隊都遠近聞名,章廣鎮嗩吶隊吹響了周邊二十八個鄉鎮。建區以來,每年春節和一些重大節日,文化站都組織各種文體活動。
目前,村民組均通調頻廣播,有高音喇叭114隻,小喇叭998隻,音箱16隻。1990年投資9萬元建電視差轉台,同年鎮廣播電視站被省廣播電視廳命名為“農村廣播電視網建設示範鄉鎮站”。1999年、2001年兩次被省委宣傳部、省廣電廳命名為“五星級”廣播電視站。2003年被省委宣傳部、省廣電廳命名為“廣播電視標兵站”。1995年籌資25萬元建有線電視,常山、皇甫街道也開通了有線電視,全鎮現有845多用戶,可同時收看40個頻道電視節目。目前,該鎮有有線電視台一所,轉播站二個。

衛生

章廣人民醫院建於1958年,多年來不斷發展壯大,為綜合性一級甲等醫院。現有在職醫護人員36人,其中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醫師10人,助理醫師6人,醫士23人。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口腔科等科室。有200毫安力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等十幾種大型醫療器械設備,可承擔內外科多種手術,病床63張。年門診近200000人次,住院近三千人次,業務收入120餘萬元,為四縣農民就醫首選之醫院。目前,全鎮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24030人。

特色產業

章廣村黃桃生產基地
滁州市繼波果園是一家註冊的民營企業,始建於2000年,位於風景秀麗的國家森林公園--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腳下的章廣鎮章廣村,.總面積1200多畝,栽植制罐黃桃金童5號、19、83三個品種40000株1100畝,50畝、石榴50畝,總投資500多萬元。 
2003年掛果,2004年產黃桃5萬公斤,2005年產黃桃20萬公斤,預計2007年產黃桃100萬公斤.
章廣鎮地是個典型的丘陵地區,海拔一般在50-200米之間,光照時間為2000小時,7.2℃以下全年1000小時,土壤為黃棕壤,PH值5.5-6之間。
在繼波果園的帶動下,這裡的農民也紛紛種植果樹,其中以黃桃最多,現以繼波果園為中心,周邊共發展桃園數十個,面積達1000多畝。

工作思路

一、抓典型、促示範:滁菊是滁州市章廣鎮的特色農產品,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推動滁菊產業穩步發展,首先採取黨員幹部帶頭樹典型,進而帶動各村民組長、種植大戶示範輻射。如2005年常山村主任黃志忠帶頭種植10多畝滁菊,當年純收入8000多元,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範作用。2006年黃志忠又種植滁菊120畝,帶動了林場村、陸崗村、汪圩村、胡集村、太平村示範種植800多畝,畝均純收入近1000元。按一村一品的思路,全鎮重點培育滁菊作為主導產業,2007年全鎮已發展滁菊1000畝,計畫到2010年全鎮滁菊種植面積達2000畝。
二、抓基地、促發展:為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建立相對穩定的示範基地,促進全鎮滁菊產業的發展。陸崗村組建立50多畝的高產攻關基地,產量指標每畝鮮花達450公斤以上,畝均收入2250元以上,同時在余圩、南黃、大劉村民組各建立5-6畝種苗繁育基地,每年向村民及周邊供應一級種苗400萬株。為將基地抓實,鎮黨委、政府兩年來已投入10萬多元,對田、路、等水利設施進行改造,使之成為促進滁菊產業發展的有力抓手。與此同時,我們還緊密依託滁菊研究所加工基地,實行訂單生產,為農民提供技術、物資、信息等服務,確保章廣鎮滁菊生產種得好、賣得掉、效益高。
三、抓協會、促服務:通過長期的基層工作,切身體會到過去要農民調整產業結構,要不有始無終,要不一陣風,難長久,究其原因,在於農民在市場經濟過程中處於弱勢群體地位,他們一無技術、二缺資金、三少信息、四無市場,所以要讓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增加收入必須要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民適應市場、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成立了“南譙區章廣鎮滁菊生產合作社”,以陸崗村南黃村民組、汪圩村余圩村民組及章廣村東莊、東陳、石北莊5個村民組村民為主體,並吸收了本鎮太平村、胡集村及周邊鄉鎮50多戶村民參加,合作社對社員實行五統一,即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培訓、統一供苗、統一收購,以簡便和務實的措施幫助農民在發展產業中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

招商引資

章廣鎮招商引資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雖受區位、地理環境、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通過我們努力拚搏,取得了一定實效。
引進項目15個,計畫投資12500萬元,已完成投資6810萬元,占區下達全年招商引資任務8000萬元計畫的85.1%。主要項目有:志誠牧業養殖場、滁州梅花鹿養殖有限公司、松香加工廠、章廣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誠信建安公司、昌泰木業公司、順歐非金屬加工廠、羊毛衫針織加工廠,在談項目有石英礦產品開發項目、工藝地毯加工項目、板材加工等項目。
在抓好已上馬項目的同時,還在不斷的洽談和尋找新項目,目前在談的項目主要是:一是石英礦深加工項目,計畫投資達8000萬元,已進行了初步考察論證,辦理礦產資源開採許可證。二是利用該鎮曾有加工工藝地毯的歷史和經驗,引進投資商投資工藝地毯項目,計畫租用10畝土地新建廠房,投資達500萬元。三是章廣板材加工廠,目前已簽訂了意向性協定,計畫投資40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