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立鶴篇
【創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海瑞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立鶴篇
西台歲雲徂,徙倚撫孤松。
仰盼丹闕回,俯視立鶴恫。
立鶴如訴言,感之惻余衷。
冥鴻遵北諸,振鷺集西雍。
飛揚各乘運,翩翩厲高空。
潔身豈離群,澹素亦無庸。
留蹤破苔綠,滴露懸朱紅。
永唳舊清夜,朗月何虛融。
照此哀怨深,耿耿殊未窮。
亨嘉多鳳覯,屯溺鮮英雄。
形以落魄臞,長鳴向蒼穹。
願祈圓景光,恆與今日同。
月不去天上,鶴不老樊中。
作品賞析
詩人月夜獨步南京西台,佇立松下觀賞高台月色,看到立鶴那誠惶誠恐如怨如訴的樣子,深深觸動了詩人的惻隱之心,對立鶴的遭遇感慨良多。詩人聯想到在北邊水洲自由翱翔的鴻雁,在西邊池沼振翼而飛的白鷺,它們都各自趁著好時機在大自然恩賜的自由空間裡,或集結洲渚,盡情享受水草魚蝦之美;或結隊翱翔長空,盡情享受自由生活的樂趣與淳美;更覺得關在樊籠中被人豢養而失去自由的立鶴的可悲可憐,因而也更能體會到立鶴的委屈之大與哀怨之深。
由此詩人悟到一個深刻哲理:“潔身豈離群,澹素亦無庸”——離開群集不能追求到高潔,素雅潔淨之地不能建功立業,鶴被人圈著豢養,在圈池中足踏苔蘚躑躅,眼觀松間滴露飛霞,過著餓餐美味佳肴的安靜日子,潔身自好是潔身自好了,但卻也因此而喪失了“長鳴向蒼穹”和“翩翩厲高空”的天性和權利,喪失了蹈厲高空清唳朗夜的本色與風采,變得落魄清瘦,只剩下孑然一身形影相弔和無窮無盡的悲愁哀怨了,那又有什麼高潔可言呢!由是詩人又悟到一個深刻的哲理:“亨嘉多鳳靚,屯溺鮮英雄”——沉溺享受只能徒增哀怨,貪圖安逸少有英雄作為。於是,詩人產生了一個美好的願望:“月不去天上,鶴不老樊中”——願明月長掛天上,鶴不老死樊籠中,要衝出樊籠衝上蒼穹去疾厲高飛去引吭高唳,在廣闊天地盡情享受生命的歡樂和自由的美好,讓生命的吶喊自由的呼聲響徹長空傳遍寰宇。
詩是形象思維的藝術,詩的技巧和方法就是運用形象思維的技巧和方法。《立鶴篇》和詩人另一首詩《游蜂嘆》一樣,也善用形象思維來言情,善於用生活形象來表達思想,並善於從生活形象中概括提煉出深刻的哲理來加強思想感情的深度和力度,不但寓意深刻而且境界高遠。如詩人寫鶴困樊中,鴻鷺獨占洲渚,就是對庸者得位賢才失所的社會現實所作的理性概括和形象反映,很深刻,很典型。詩人祝願“鶴不老樊中”,願它“長鳴向蒼穹”,“翩翩厲高空”,也是作者重視人才愛惜人才思想的形象反映,表現了一種惟才是舉,要放賢才出一頭地的博大胸懷和恢宏氣度,是詩人所提出的“貴於得其法,而尤於得其人”的治國安邦政治主張的藝術再現,這種深刻卓越的思想見解寓於藝術形象中,詩的意境益發顯得深邃和高遠。
海瑞寫詠物詩,不喜歡作旁觀者的閒吟,而喜歡把自己擺進去,勇於解剖自己也敢於解剖別人,從主客觀的結合中發掘出深刻的思想見解和深沉的藝術意境,對人情世態的諷詠入木三分。所以,他的詠物詩,形象生動,議論精闢,興寄深遠,富於哲理性,不但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而且有著很強的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
作者簡介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瓊山(海口)人,字汝賢,自號剛峰。他自幼攻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1550年(嘉靖二十八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獄。明世宗死後獲釋。1569年(隆慶三年)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後被排擠,革職閒居16年。1585年(萬曆十三年),重被起用,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兩年後病死於南京。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經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編成了著名的長篇公案小說《海公大紅袍》和《海公小紅袍》,或編成戲劇《海瑞》、《海瑞罷官》、《海瑞上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