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游蜂嘆
【創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海瑞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游蜂嘆①
日出蜂亂飛,花落春初歇。
夜來風雨多,枝頭子才結。
徘徊青山隅,群芳寧可掇②。
欲向泥中求,猶恐蒙不潔。
物態無終窮,天道有生滅③。
功成身乃退,何事熱中腸④。
作品注釋
①游蜂:飛來飛去的蜜蜂。
②隅:角落。寧可:寧願。表示兩相比較,選取一面。掇:蒐集,採取。
③物態:事物的形態、表象。天道:萬物的規則和道理。
④中腸:內心。
作品賞析
晚春的蜜蜂依然記得自己的職責,一大早就飛向山林采蜜,儘管春光已逝,百花已謝,枝頭已初結子實,並且夜裡又下了一陣雨,把稀少的殘花又吹落了無數,致使可采蜜的花朵更為稀少,但它仍然不怕勞苦,在青山各個角落尋尋覓覓不肯離去,總希望能採到遲謝的芬芳。實在沒有花粉可采,也寧可亂飛亂游,而決不肯委身向污泥屈求而與之同流合污,始終保持著潔來潔去的氣節和情操。任憑物態終窮,天道殺滅,它仍然不甘沉淪,不甘墮落,而堅持要潔身自好並有所作為,有所奉獻。
此情此景,使詩人大為感動。他自想做了幾任官,也為國為民做了幾件事,雖被權貴排斥打擊革職回家也是“功成身乃退”,捫心自問,無愧於心,大可以心安理得。現在跟游蜂的高尚行為一比,才發覺自己做得還很不夠而大嘆弗如。詩人通過對游蜂的讚嘆,高度頌揚了雖失其位仍謀其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嚴於律己,都能克盡職守的慎獨精神,高度頌揚了失官不失志,雖身在江湖也心在社稷,時刻關心國家命運,時刻不忘自身責任自覺為國為民辦事的主人翁精神,思想境界極高。這其實是海瑞偉大胸懷的一種比喻和寄託。詩人被革職回家後,常常“漫指白雲浮故國,忽因清夢落朝班”(《七夕立秋值雨》),總忘不了為國為民辦事,曾苦心勸導州官實行改革以減少人民困苦。這種精神,就是這首詩中所寄託所比喻的偉大高尚精神的具體體現。
《游蜂嘆》一詩的最大特色,是用形象來表達思想,用夾敘夾議來表達感情,形象充滿著理性意味,感情充滿著思辯色彩。“欲向泥中求,猶恐蒙不潔”一句言志,畫龍點晴,思想高潔,形象躍然;“物態無終窮,天道有生滅”一句議論,情韻濃郁,理趣盎然;“功成身乃退,何事中腸熱”一句抒情,氣韻生動,神采斐然,使形象、感情、思想都升華飛躍到一個更高更新的境界,賦予了詩以更加深廣的內涵和意境,大大增加了含蓄蘊籍的藝術美感和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
作者簡介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瓊山(海口)人,字汝賢,自號剛峰。他自幼攻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1550年(嘉靖二十八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獄。明世宗死後獲釋。1569年(隆慶三年)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後被排擠,革職閒居16年。1585年(萬曆十三年),重被起用,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兩年後病死於南京。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經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編成了著名的長篇公案小說《海公大紅袍》和《海公小紅袍》,或編成戲劇《海瑞》、《海瑞罷官》、《海瑞上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