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介紹
空殼村”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折射出村民生活的變化,積澱著深厚的山村歷史文化。“村委空巢”現象背後不僅僅是權力監管的缺失,更是鄉村空殼化的表現,其本質是基層權力的瓦解。雖然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但是農藥、化肥等物價飆升,農民收入水平依然較低,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到城裡“掘金”,農村出現了“空殼化”,留下老弱病殘和婦孺。在老弱病殘和婦孺中,小孩沒有選舉權,婦女和老人的民主法治意識比較 淡薄,大多對村事務漠不關心。加之改革開放後,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些鄉村基本上沒有可供分配的公共資源,村事務與村民無直接利益關係,村委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日益下降,所以一些村民對選舉村幹部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另外,村幹部工資微薄,一些人寧可外出務工,也不願當村幹部。這也是吸引村幹部外出打工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要解決“村官空巢”現象,還需重建鄉村社會,重構基層權力。一方面要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讓更多村民可以“以地生財”,從新農村建設中得到實惠。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基層權力的監管,提高村民的權利意識,讓基層權力真正為民服務。
特點
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發展基礎薄弱,項目資金渠道單一,農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薄弱村”“空殼村”現象突出。
破解
破解之法
合作股份
雲南林業將發力“合作股份”破解“空殼村”
一是資源整合入股開展“合作股份”。冷華介紹,各地可以探索利用沒有確權到戶或沒有均股、均利到戶的林地、林木資源進行資產評估入股開展“合作股份”;可利用村辦林場、苗圃以及未分到戶或未承包的果園、果木入股開展“合作股份”;也可利用已均股,均利到戶,但未均山到戶仍實行村集體管護的公益林林下經營權、採集權和景觀經營權開展“合作股份”。需要強調的是,無論哪種方式都要經過享有資源所有權人的同意才能納入“合作股份”。
二是資金投入入股開展“合作股份”。各地可以報經當地政府或財政部門同意,使用育林基金和植被恢復費安排專項經費開展合作股份,但只能用於種植和林下經濟發展等符合資金使用方向的項目。利用未均山、均利到戶或沒法分到戶的集體生態效益補償費,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經村民大會同意後可轉化為“合作股份”股金。
三是項目合作入股開展“合作股份”。冷華表示,現有林業項目中“木本油料產業發展項目”、“國家造林補貼項目”、“低效林改造”和“林下經濟項目”補助村集體、林農專業合作組織的項目資金可採取“合作入股”的方式給予扶持。對於國家其他造林投資中沒有補助到農戶個人的項目資金,各地也可以探索納入“合作股份”。
集體經濟
建立以黨組織為核心,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村民自治組織和村黨組織“三位一體”的農村基層組織,縣鄉村聯動形成合力,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通過採用土地出租、集體資產出租、村集體經濟入股產業發展盈利或分紅等方式獲取經濟收入,發展村集體經濟。探索土地出租、實物分紅等模式發展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充分發揮村級組織主體作用,增強村級組織發展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
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