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遺蹟
遺憾的是空廂寺在清末民初連遭戰火洗劫,毀壞嚴重。現存的主要遺蹟有:達摩靈塔一座,石碑十塊。其中最有意義的石碑有兩塊,一是南朝達摩碑,即南朝梁武帝所撰寫的《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碑;二是達摩造像碑,此碑為魏元象元年(公元 538年)所立,碑的正中刻達摩大師站像,頭罩祥光,寬袍大袖,單線條陰刻,形象逼真。碑右上側刻了四句偈語:“航海西來意,金陵語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精確概括了達摩大師的生平。現在,空廂寺正在修復之中,不久即與大家見而。歷史
空廂寺是佛教初祖達摩大師弘漢葬身之處,近年來常有中外僧人接踵來此尋根問祖。古老的空廂寺過去是佛門聖地,現在依然是燦爛的文化聖地。
據清朝和民國的《陝州志》記載,佛教於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傳入陝州時,就修建了空廂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與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聖地。
空廂寺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葬地,它以達摩捨身求法、開創佛教禪宗而聞名天下。據史籍記載,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後,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於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圓寂,終年一百五十歲。眾僧徒悲痛之極,如喪考妣,依佛禮將初祖大師葬於定林寺內,並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梁武帝蕭衍親自撰寫了“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的碑文,以示對達摩大師創立禪宗的紀念。後來東魏使臣於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經返回途中,遇見達摩大師杖挑只履西歸,立即報於皇帝。皇帝聞之,命人挖開達摩墓葬,只見只履空棺,方知大師已脫化成佛,遂將定林寺更名為“空廂寺”。
據有關史料記載,達摩是南天竺國(今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太子,姓剎帝利,受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師命,於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渡海東來,在廣州登入。梁武帝信佛甚篤,遂將達摩迎至都城金陵(今南京市)。二人對佛理方面的理解不盡相同,話不默契,不歡而散。達摩毅然離開金陵,乘一葉葦筏漂過長江北上,來到熊耳山下定林寺內,任該寺依法住持,在此講經說法,教化萬民。前來聽他講經說法的達官貴人、平民百姓絡繹不絕,他被譽為“西方聖人,東方活佛”,定林寺因此名揚四海。後來達摩大師漸感悟道不深,需要以修身來悟性才能達到“法我皆空”的境界,便前去佛教聖地少林寺修行了九年。
南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達摩在洛陽禹門千聖寺講經說法期間圓寂,享年150歲,歸葬於熊耳山定林寺。梁武帝聞訊,親自撰文樹碑,對達摩大師創立佛教禪宗的無量功德給予了高度評價。此碑距今已有1460餘年,雖經風雨剝蝕,但碑文還可辨認。達摩圓寂後第二年,由積庵法師修 了達摩塔,定名為“圓覺空塔”。現存的塔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所建,青磚結構,七級浮屠,兩層基座,高約12米,塔身為八角形,塔剎為寶瓶式。
東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孝靜帝將定林寺更名為空廂寺。空相寺新出土唐代碑刻《汾陽王置寺表》,碑通高120公分,寬60公分,厚15公分。共26行,滿行44字。碑首圓額,雙行篆書“汾陽王置寺表”。立碑年代為“唐大中十二年九月”(公元858年)。立碑人為汾陽王郭子儀後人。碑文的大意為,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時,曾到空相寺朝拜達摩聖跡,並許願若達摩禪師福佑,平定叛亂,必當奏請朝廷,“特加崇飾”,給予特別的榮耀。果然,平定安史之亂9年後(公元772年11月),郭子儀即書奏朝廷要求重整寺廟。
半年後,朝廷欽賜“達摩禪師宜贈諡號園覺,寺額為空相之寺,塔額為空觀之塔……”據此為證,定林寺易名空相寺乃唐代宗李豫欽賜,並且追加達摩為“園覺”禪師,達摩塔為“空觀之塔”。汾陽王置寺表》的出土,對於研究佛教文化史、禪宗淵源仍具重大歷史價值;又為研究佛教禪宗及空相寺興衰史、郭子儀與空相寺的關係、空相寺地理沿革等,提供了更加珍貴的實物資料。唐天寶三年(公元748年),郭子儀曾奉皇命重修空廂寺,他親任總監工。工程竣工後,唐玄宗封達摩為“圓覺”,封達摩塔為“空觀”。唐後歷代對空廂寺多有修葺擴建,寺內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殿、水陸殿、白衣觀音閣等,其南有達摩塔、達摩殿、轉角樓、南北僧院等,寺院殿舍400餘間,占地50餘畝。離寺院西南約50米處有享譽豫西的塔林,占地30餘畝,有大小靈塔400餘座。整個寺院布局嚴整,古碑林立,晨鐘暮鼓,香菸繚繞。
三門峽市景區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 | 三門峽市是伴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的建設而崛起的一座新興城市,以山川秀麗、資源豐富而聞名中外。 |
景點 | 中流砥柱 | 張公島和煉丹爐 | 會興古渡 | 函谷關 | 寶輪寺塔 | 虢國墓地 | 黃帝鑄鼎塬 | 秦趙會盟台 | 仰韶村文化遺址 | 鴻慶寺石窟 | 石壕古道遺蹟 | 七里古槐 | 安國寺 | 雁翎關 | 夏後皋墓 | 古陝州城遺址 | 太陽渡 | 三門峽博物館 |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 | 虢國貴族墓地 | 黃河古棧道 | 溫塘摩崖造像 | 澠池兵站 | 周總理視察大營紀念館 | 楊連弟橋與楊連弟烈士紀念碑 | 陝縣溫泉 | 甘山森林公園 | 亞武山風景名勝區 | 女郎山風景區 | 九龍洞風景區 | 玉皇尖森林公園 | 韶山風景區 | 空廂寺 | 仰韶大峽谷 | 三門峽大壩風景區 | 北陽平遺址 | 廟底溝遺址 | 窄口水庫風景區 | 靈寶 | 鼎湖灣風景區 | 韶峰風景區 | 茅津古都 | 黃河白浪鐵索橋 | 回春河景區 | 高河白龍廟原始森林風景區 | 盧氏城隍廟 | 甘棠苑 | 鐘鼓樓 | 空相寺 | 龍湖風景區 | 娘娘山 | 桃花谷自然風景區 | 熊耳山湯河溫泉風景區 | 玉皇山國家森林公園 | 豫西大峽谷風景區 | 虢國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