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侯

穰侯

穰侯本名魏冉,亦作魏厓,戰國時秦國大臣。原為楚國人,秦昭襄王之舅舅,宣太后異父同母的大弟弟。有出土相邦冉戈。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本名魏冉,亦作魏厓戰國秦國大臣。原為楚國人,秦昭襄王之舅舅,宣太后異父同母的大弟弟。有出土相邦冉戈。
公元前307年,年輕的秦武王因比賽舉鼎,受傷死後,因沒有兒子,而秦惠文王的兒子眾多,爭相繼承,便開始了王位爭奪戰。武王的母親稱惠文后,死在武王去世之前。由於魏冉能力出眾,早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已經在秦國任職,只有他最有勢力,這時挺身而出,擁立姐姐羋八子的兒子公子稷為王,公子稷當時在燕國做人質,便讓燕國人迅速送他回國,如此讓公子稷得以繼位成為秦昭襄王。
昭襄王即位後,年紀還輕,尊母親羋八子為宣太后,讓舅舅魏冉執掌大權,並任命為將軍,衛戍鹹陽(今陝西鹹陽東)。昭襄王二年(前305),任庶長的季君公子壯和大臣、諸侯、公子造反,史稱“季君之亂”。魏冉以鐵血手段果斷平定,把圖謀不軌的叛逆者全部誅滅,事有牽連的秦武王后則驅逐回魏國
魏冉憑著與昭王的特殊關係在秦國獨攬大權,後來四次擔任丞相,因食邑在(今河南省鄧州市),號曰穰侯,後來又加上陶邑(山東定陶)。
穰侯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后寵信。曾保舉白起為將,東向攻城略地,擊敗“三晉”和強楚,戰績卓著,威震諸侯,“苞河山,圍大梁,使諸侯斂手而事”。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齊國,約齊湣王與秦昭王同時稱帝,秦為西帝,為東帝,準備聯合五過攻,並三分趙國。當時訂立了共同伐趙的盟約,但秦國這一連橫策略沒有成功,被蘇秦合縱破壞了。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三十六年),當時相國穰侯與客卿灶商議,要攻打齊國奪取剛、壽兩城,藉以擴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這時有個魏國人叫范睢自稱張祿先生,譏笑穰侯竟然越過韓、魏等國去攻打齊國,他趁著這個機會請求勸說秦昭王。昭王於是任用了范睢。范睢向昭王闡明宣太后在朝廷內專制,穰侯在外事上專權,涇陽君、高陵君等人則過於奢侈,以致比國君之家富有。這使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穰侯的相國職務,責令涇陽君等人都一律遷出國都,到自己的封地去。穰侯走出國都關卡時,載物坐人的車子有一千多輛。由范雎代相,最後“身折勢奪而以憂死”於封地陶邑。

歷史評價

司馬遷:“穰侯,昭王親舅也。而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天下皆西鄉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貴極富溢,一夫開說,身折勢奪而以憂死,況於羈旅之臣乎!”
司馬光:“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災害,薦白起為將,南取鄢、郢,東屬地於齊,使天下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強大者,穰侯之功也!”

穰侯魏冉穰侯魏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