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簡介
稻屯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位於山東省東平縣城西3公里處,稻屯窪濕地東、北面環白佛山、豆山,西臨東平湖,南面緊靠大清河。總面積3.7萬畝,其中常年水面2萬畝,外圍灘地1.7萬畝,系東平縣境北部山區諸水河道及坡水的匯集區,是自然形成的沼澤地,匯水面積272平方公里。周圍共有15個村莊。這裡山水相依、蒲葦吐翠、魚躍鳥鳴,瓜果飄香,展現出北國江南的秀美景色。北面靠山,南臨大清河,距汶河戴村壩12公里。稻屯窪,亦稱稻屯湖,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是縣境北部山區河流及坡水的匯集區,也是調節大清河水位的重要滯洪區,常年水面1.5萬畝、澇窪區3萬畝,濕地內生物資源多樣,2005年被建設部批准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整個區域涉及21個村莊、3.5萬人。
規劃建設
為進一步改善濕地生態系統,發展旅遊產業,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雙贏,東平縣自2月份以來,對稻屯窪國家濕地公園進行綜合治理,整個公園建設工程劃分為一區一線。一區是指整個
澇窪區內投資8000萬元實施退耕還濕、水質淨化以及景點建設等工程項目,一線是指在濟廣高速至東平港連線線兩側投資2278萬元建設觀光農業帶。根據規劃,稻屯窪3年共完成退耕還濕總面積2萬畝,其中今年完成7000畝,2010年和2011年分別完成7000畝、6000畝,濕地內主要種植蘆竹、蓮藕等淨水、經濟、觀賞性植物。建設水質淨化工程一處,處理流入澇窪區內的污染客水,徹底改善水質。在此基礎上,建設蘆葦盪、釣魚台、觀鳥區等景點。在濟廣高速至東平港連線線兩側,根據地形地貌,分段規劃,建成經濟林帶、觀賞林帶、蘆竹帶、荷花帶等濕地長廊。經過綜合整治,最終成為融產業調整、濕地保護、觀光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點。在稻屯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建設中,該縣統一購置了蘆竹、蓮藕等,免費發放到農戶手中,供民眾栽植,同時,簽訂保護價收購契約,保障農民利益。截至目前,稻屯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內已退耕還濕3100畝、栽植蘆竹2000畝,觀鳥台已完成棧道鋪築,水質淨化、中心體驗區等濕地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
歷史演變
傳說在隋末唐初,唐朝大將羅成在一場大戰中,身陷淤泥被困,被敵亂箭射死,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羅成將軍,在稻屯窪西南岸邊修建了羅成廟,至今遺址尚存。清初,稻屯窪與大清河連通,水漲漫灌落淤,水退耕種。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築大清河北堤後,窪內積水由王台閘泄入大清河。後由於河床逐年淤高,汛期窪地來水不能及時排出,形成常年積水窪地,新中國成立前經常積澇成災。民間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稻屯窪淤泥巴”諺語流傳。
新中國成立後,窪內修建圍堤束水等工程,實行糧漁間作,並修建王台排水閘,及王台、路口等排澇站。1954年,國家將其確定為大清河特大洪水滯洪區,修建了圍堤,開挖了排水溝渠,並修建避水台11座,圍村埝20處,滯洪區面積66.1平方公里,設計蓄水位39.5米,蓄洪庫容1.95億立方米。1964年大水後,山東省防汛指揮部規定,當臨汶站流量超過7000立方米每秒,或汶河出現較大洪水威脅大清河南堤安全時,由泰安市酌情確定運用稻屯窪蓄洪,設計蓄水位46.0米,蓄水3億立方米。為了保證及時分洪,在大清河北堤的馬口處設定臨時爆破口門,寬42米,進入流量1000立方米每秒,王台泄洪流量50立方米每秒。每年汛前,由東平縣防汛指揮部負責對45米高程以下的民眾5萬餘人做好遷移安置準備,確保全全蓄洪。
隨著東平湖蓄滯洪工程的加固完善,大清河南北堤加高加固,東平湖蓄水御洪能力不斷加強。加之黃河小浪底水庫建成運用,黃河洪水對東平湖蓄滯洪區運用機率大大減少。黃河、大汶河長期沒有發生大洪水。黃委根據黃河防汛的實際,對黃河下游防汛設施進行了統一規劃,明確了東平湖蓄滯洪區成為黃河下游唯一的滯洪區。因此,稻屯窪滯洪區基本失去了蓄滯洪的作用。
稻屯窪濕地2005年5月被國家建設部批准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濕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山水相依,蒲葦吐翠,魚躍鳥飛,瓜果飄香,濕地內生物資源豐富多樣,珍稀動物、名貴草木眾多,是一個自然景觀優良、尚未遭到破壞的湖沼濕地。為保護珍貴的濕地資源,加快其開發建設步伐,東平縣邀請了北京源樹景觀規劃設計事務所和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對濕地開發進行了科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