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長城沿線城址

秦漢長城

近百年來,不斷有中外學者對秦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鄣烽塞進行考察,主要的有:公元1900—1916年,英籍考古學家A.斯坦甲編·序說·第二章·考古資料49因曾三次進入甘新地區,對樓蘭、敦煌等地的漢晉烽撻遺址進行考察和掠掘。公元1930年,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對居延漢代烽燧遺址作過調查發掘。公元1942年,中央研究院西北史地考察團,曾對漢代玉門關、陽關及其以東的長城、鄣塞、烽燧進行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秦漢長城沿線的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河北、遼寧等省區的考古工作者,又對這條長城進行過多次的勘查發掘。
勘查證實,秦漢長城是在戰國秦趙燕三國長城舊址上發展起來的。它西起玉門關,東至遼東以遠,直線距離6000公里以上。全線大體上可以分為東中西三段。
秦漢長城的東段幾乎全部沿用燕長城。大約自內蒙古的化德縣與商都縣之間起,沿北緯42°往東,經河北省康保縣南,年蒙古太僕寺旗、多倫縣南、河北省豐寧縣北、圍場縣北,向東沿金英河北岸橫貫赤峰市,抵達奈曼旗土城子,藉忙牛河為天然屏塹,向北推移20公里,在忙牛河東岸的牤石頭溝又繼續向東伸展,至庫倫旗南部,進入遼寧旱新縣東北。根據《史記·朝鮮列傳》“秦滅燕,屬遼東外檄”的記載看,自卑新以東,秦對遼東的燕長城似未加以利用。近年在阜新、法庫、寬甸、靉河發現的長城遺蹟,從遺蹟附近發現的城址和出土遺物來看,全屬燕漢特徵的遺物,未見秦文化特徵的遺物。如果把這些殘段連成一線,西漢長城的東端應是《朝鮮列傳》所云:“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
秦漢長城的中段約自東經114°以西至102°之間。這段長城錯綜複雜,建置年代先後不同。大致可分為南中北三線。南線沿用秦國長城,西起自甘肅岷縣,循東北走向,經臨洮、渭源,寧夏固原,甘肅環縣,陝西吳旗、靖邊、榆林,循毛烏素沙漠東側,越扈野河,北上內蒙古準格爾旗,直達黃河南岸的十二連城。秦滅六國以後,蒙恬修長城以此為西段,漢初仍沿用。漢武帝時,西翼防線北移到河西走廊,這條長城遂失去原有的作用。
中段中線秦漢長城,大約橫貫於秦時九原、雲中郡境。經勘查,遺蹟由寧夏北上,穿越鳥蘭布和沙漠北邊的雞鹿塞,進入年蒙古以後,透迤在狼山北面崗巒之上,至石蘭計山口,向東經固陽縣北部,又經武川縣南,沿大青山北,過集寧市,最後由興和縣北部進入河北省圍場縣境,與東段原燕國長城相銜接。這段長城,除了利用戰國趙長城以外,有一部分應是秦蒙恬所擴建。
中段北線,即漢武帝時修築的所謂“外城”。武帝“外城”,最早見於《史記·匈奴列傳》: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漢使光祿徐自力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鄣列亭至廬胸”,世稱“光祿塞”或“光祿城”,或徑稱“武帝外城”。這是一條複線長城還是長城外的一些不相連續的城鄣列亭?歷代史學家對此意見分歧很大。近年來,有不少考古工作者進行過實地勘查,一致肯定它是一條複線長城,而且分為南北兩條,只是對個別路段的走向看法稍有出入。一種意見認為,武帝外城位於陰山以北,分南北兩條,都向西北方向伸延,兩條走向近似乎行,間距5—50公里左右。南面的一條起自武川縣境內,西越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潮格旗,向西北方向延伸,進入蒙古共和國境內。北面的一條,東起達茂聯合旗,西經烏拉特中後旗和潮格旗,伸入蒙古共和國境內,再轉向南,與額濟納旗境內的長城相連線。另一種意見認為,這兩條外城都是東起武川縣西部哈拉合的中線長城處,蜿蜒西北行,經達茂聯合旗、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潮格旗西北進入蒙古高原。北面的一條,一直伸延到阿爾泰山中:南面的一條,折向西南,與居延塞外的長城鄣塞相連線。我們認為,像這樣大面積的調查,出現個別路段走向出入是難免的。看來應有統一的組織,全面的複查,輔以現代的科學測繪記錄,才能取得最後的結論。
西段長城系漢武帝經營河西走廊時修建,大約自額濟納旗的蘇古諾爾湖畔起,沿額濟納河東岸至甘肅金塔縣的北大河畔。西循北山山地南麓,經敦煌疏勒河畔,至玉門關為止。自玉門關往西,直到新疆羅布泊湖畔的古樓蘭(鄯善),仍有不少漢代烽燧遺址,但已不見連線不斷的城垣,故一般指玉門關為漢長城的西端。
秦漢長城是軍事防禦建築,所經地帶自然環境差別甚大,修築方法大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平地夯土築造,山上石塊壘砌,在陡峭的崖壁處,則利用崖壁作牆身,或稍加修築而成;在兩山夾峙的山口,則採用土石混合構築。一般他說,夯土築造的長城,牆身大都毀壞不存,現在僅能見到牆基痕跡。牆基寬4—6米不等。“武帝外城”受自然侵蝕尤為嚴重,現在只能見到間斷的緩緩隆起的土梁。石塊壘砌的長城,石牆下寬上窄或兩壁垂直都有,高寬各4—5米,保存較好。不論夯築石砌,有不少地段都遺留有屢次修繕的痕跡。 

長城沿線的誠郭鄣塞

長城沿線內側,遍設邊城。這些邊城,多半屬於屯戍性質,一般小於內地縣城。有的邊城使用時間很長,與內地縣城無甚差別。城內有官署,有民居,有街道:城外有墓地,有的還附有城鄣、烽燧。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秦漢長城沿線城址不下一百座。其中托克托古城村城址、準格爾旗瓦爾吐溝城址、寧城縣黑城子城址、奈曼旗沙巴營子城址等少數城址,可以確定始建於戰國或秦代,西漢仍沿用;其他大部分城址應是西漢時期(主要是武帝及其以後)設立的。
邊城城郭一般用夯土築造,除個別外,城門都設在南城垣正中。城垣平面有四種形式。
(1)方形或長方形,一般每邊長420—600米。磴口市布隆淖城址、蘭城子城址和奈曼旗沙巴營子城址等屬於這種形式。
(2)呈回字形。城垣內外兩重,平面均呈方形。外城垣每邊長1000米左右,內城設在外城內中間,每邊長200—250米。官署設在內城,內外城之間為屯戍建築和民居。磴口市陶升井城址、烏拉特前旗三頂帳房城址、呼和浩特塔布禿城址等屬於這種形式。
(3)城中也設子城,但子城位於城年一隅,城垣規模略小於回形城。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城址、托克托哈拉板申城址、奈曼旗西土城子等屬於這種形式。
(4)形狀不規整。夯上城垣有曲折,如杭錦後旗太陽廟等少數城址。
在已發現的邊城中,有十八座可與史籍記載中的秦漢郡縣相印證。例如磴口市布隆淖古城為朔方郡臨戎縣城址,烏拉特前旗三頂帳房城址為五原郡郡治,托克托縣古城村城址為雲中郡郡治,準格爾旗瓦爾吐溝古城為西河郡廣衍縣城址,丹東靉河尖古城為遼東郡西安平縣城址,等等。長城內外,凡重要的關口和適於瞭望的地方,都設定鄣塞、烽台。西起玉門關,東至親曼旗沿線,發現不下數百處,有一部分已作了發掘。
鄣塞是邊城派出的鄣尉所在,規模較小,形同後世哨所。一般設有圍牆。圍牆有石砌,有土築。平面方形,每邊長數十米至100—200米。鄣門一般設在南垣,作瓮城形。城四角有的向外斜出。形同後代“馬面”設施。公元1972—1976年在額濟納河流域發掘的居延破城子甲渠候官遺址、甲渠塞第四燧遺址和肩水金關遺址,都屬於這一類建築。內蒙古西部黃河北岸的烏蘭布和乃格隆山口的雞鹿塞、潮格旗“武帝外城”內側的朝魯庫倫石城等,也屬於這類建築。
鄣塞的耳目是烽台。烽台用以警訊,都設在視野寬廣的山巔或草原上,沿線羅列,間距0.5—1公里,與長城距離不等。有的設在長城上,有的設在長城附近,有的遠隔數峰。設在山巔上的烽台,一般由石塊壘成,作圓柱形或圓錐形。大小高低因地而異。烏不浪山口東側的一個石烽台,傾圯後實測直徑10米。個別烽台四周加築圍牆。設在草原上的烽台,大部以黃土夯築而成,作圓錐體或方錐體,大小高低不一,一般基寬7—8米,高3—4米。有的四周加築圍牆。地處大漠戈壁的河西走廊和居延地區,至今仍保存著大量的城鄣烽燧遺址。敦煌西北地廣人稀,鹽鹼特重,城鄣烽燧遺址保存最好。有的烽燧,至今仍高10米以上。許多烽燧備用的“積薪”,依然整齊地在烽燧附近堆放著,甚至連攀登燧頂的繩索仍懸掛於燧旁,是研究漢代邊防鄣塞烽燧制度的最豐富最直接的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