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秋、國慶過後,緊接著就是元旦、春節,網路上各種各樣的“租人”信息又多了起來。尤其是隨著“租人”APP和微信公眾號的應運而生,讓不管是出租自己還是租別人都變得更加便利,相應地也讓這種現象變得更加普遍。在網路上出租自己的人,往往抱著擴大生活交際面,同時也順便賺點零花錢的雙重目的;而網路上花錢“租人”者,除了滿足應付父母親人“相親”“逼婚”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或多或少抱著一點是否有可能假戲真做的期待。
風險和隱患
表面上看,網路“租人”業務完全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雙方各取所需,最終雙贏,但真正操作起來,卻未必那么簡單。調查發現,這些網路上層出不窮的“租人”APP,微信公眾號,不管是對於出租自己者還是花錢租人者,都無須實名,使用化名也可以通過註冊審核,這樣一來,就為後面埋下了諸多的安全隱患。儘管對方的相貌、身高等等外在的東西,雙方見面以後就可以看到,但是對於對方的性格、人品以及過往的行為、經歷,卻是我們所看不到,也是可以人為隱藏的。事實上,看似浪漫時髦的“租人”事後招致麻煩,釀成禍端,甚至是惹上官司、賠上性命的事情,都已經多次發生過了。根據媒體之前的報導,有一方中途提出加錢而另外一方不願意而鬧出矛盾糾紛的;有女性出租自己者遇到“灰太狼”,最終失財又失身的;同時還有出租自己者覬覦租人者家中的錢財,順手牽羊之後一走了之的。總體說來,真的因為租人而假戲真做,喜結良緣者少之又少,中途生變,兩敗俱傷者反而不計其數。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跟著一個完全陌生的男性回家過節,本身就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情,更何況中間雙方還要假扮情侶,需要進行各種虛情假意的曖昧表演。
觀點
所謂“租人”過程中可能的“艷遇”、假戲真做,往往都是網友臆想出來的,而各種未知的風險和隱患卻是客觀存在的,必須正視,不能忽視。另一方面,儘管父母親人“相親”“催婚”會讓我們感受到壓力,但我們也完全可以以耐心、坦誠的解釋化解之,而沒有必要以“租人”這種欺騙的手段去應對。俗話說一個謊言需要用一百個謊言去掩蓋,那時候我們會在沒完沒了的“圓謊”中感受到比“被相親”“被逼婚”更大的壓力,又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