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散文

秋雨散文

《秋雨散文》是由余秋雨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封面封面
所謂《秋雨散文》,就是《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散文》報價

書籍作者:余秋雨
圖書出版社:人民文學
圖書品相:十品
庫 存 量:80 本
圖書售價:10.90元 圖書原價:21.00元
圖書類別:文學
圖書標籤: 人民文學余秋雨 著
出版時間:2007-4
開本:不詳 頁數:280 頁

內容簡介

本書為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余秋雨的歷史散文專集。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飛揚、思維敏捷、知識豐厚、見解獨到而備受萬千讀者喜愛。他的歷史散文更是別具一格,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善於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將讀者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啟迪哲思,引發情致,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史學意義上的文化價值。

作者簡介

余秋雨,1946年生,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者,散文作家。原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曾赴海內外多所大學及文化機構講學。理論著作有《戲劇理論史稿《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戲劇審美心理學》《藝術創造工程》。散文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 1999年7月11日,余秋雨先生走上千年學府嶽麓書院講壇,發表題為《走向21世紀的中國文人》的演講並回答聽眾及網上觀眾提問,湖南經濟電視台及其網站同時直播了這次演講。 自余秋雨先生演講以來,至今爭論不斷,文化界稱之為“嶽麓書院事件”。

目錄

扉頁:集《山居筆記》、《文化苦旅》之精粹
目錄
《么文化苦旅》自序
《山居筆記》小引
《文明的碎片》題敘
一個王朝的背影
抱愧山西
流放者的土地
風雨天一閣
蘇東坡突圍
青雲譜隨想
筆墨祭
千年庭院
寂寞天
白髮蘇州
江南小鎮
廬山札記
皋蘭山月
沙原隱泉
道士塔
莫高窟
陽關雪
都江堰
西湖夢
三峽
脆弱的都城
天涯故事
鄉關何處
信客
酒公墓
牌坊
老屋視窗
廟宇
家住龍華
龍華小記
三十年的重量
大伯公
沈老
這裡真安靜
上海人
華語情結
廢墟
夜雨詩意
藏書憂
後記

媒體推薦

《文化苦旅》自序
我在好些年以前寫過一些史論專著,記得曾有幾位記者在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陡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由此,筆下也就一派端肅板正,致使海內外不少讀者一直認為我是一個白髮老人。
我想,任何一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著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沒有這種重疊,生命就會失去彈性,很容易風乾和脆折。但是,不同的年齡經常會在心頭打架,有時還會把自己弄得挺苦惱。例如連續幾個月埋首於磚塊般的典籍中之後,從小就習慣於在山路上奔跑的雙腳便會默默地反抗,隨之而來,滿心滿眼滿耳都會突湧起向長天大地釋放自己的渴念。我知道,這是不同於案頭年齡的另一種年齡在搗亂了。助長這種搗亂的外部誘惑也很多,你看眼前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紐約大學的著名教授RiChard sCheChncr比我大二十來歲,卻冒險般地遊歷了我國西南許多少數民族地區,回到上海仍毫無倦色,逛城隍廟時竟像頑童一樣在人群中騎車而雙手脫把、引吭高歌!那天他送給我一部奇怪的新著,是他與還在讀國小的小兒子合著的,父子倆以北冰洋的企鵝為話題,痴痴地編著一個又一個不著邊際的童話。我把這本書插在他那厚厚一疊名揚國際的學術著作中間,端詳良久,不能不開始嘲笑自己。
即便是在翻閱中國古代線裝本的時候,也會發現我們前輩不少人遠比我們想像的灑脫和放達,蘇東坡曾把這種勁頭稱之為“老夫聊發少年狂”。你看他左手牽獵狗,右手托蒼鷹,一任歡快的馬蹄縱情賓士。其實細說起來,他自稱“老夫”那年還不到四十歲,因此他是同時在享受著老年、中年和少年,把日子過得顛顛倒倒又有滋有味。
我們這些人,為什麼稍稍做點學問就變得如此單調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那么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那么再過千百年,人類不就要被自己創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精神和體魄總是矛盾,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識和遊戲總是對立,那么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我在這種困惑中遲遲疑疑地站起身來,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推開了書房的門。走慣了遠路的三毛唱道:“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沒有人能告訴我,我悄悄出發了。
當然不會去找旅行社,那種揚旗排隊的旅遊隊伍到不了我要去的地方。最好是單身孤旅,但眼下在我們這兒還難於實行:李白的輕舟、陸游的毛驢都雇不到了,我無法穿越那種似現代又非現代、由擁塞懈怠所聯結成的層巒疊嶂。最方便的當然是參加各地永遠在輪流召開著的種種“研討會”,因為這種會議的基本性質是在為少數人提供揚名機會的同時為多數人提供公費旅遊,可惜這種旅遊又都因嘈雜而無聊。好在平日各地要我去講課的邀請不少,原先總以為講課只是重複早已完成的思維,能少則少,外出講課又太耗費時日,一概婉拒了,這時便想,何不利用講課來遊歷呢?有了接待單位,許多惱人的麻煩事也就由別人幫著解決了,又不存在研討會旅遊的煩囂。於是理出那些邀請書,打開地圖,開始研究路線。我暗笑自己將成為靠賣藝闖蕩江湖的流浪藝人。

文摘

書摘
我終於來到了山西。為了平定一下慌亂的心情’與接待我的主人、山西電視台台長陸嘉生先生和該台的文藝部主任李保彤先生商量好,先把一些著名的常規景點遊覽完,最後再鄭重其事地逼近我心頭埋藏的那個大問號。
我的問號吸引了不少山西朋友,他們陪著我在太原一家家書店的角角落落尋找有關資料。黃鑒暉先生所著的《山西票號史》是我自己在一個書架的底層找到的’而那部洋洋一百二十餘萬言、包羅著大量帳單報表的大開本《山西票號史料》則是一直為我開車的司機李俊文先生從一家書店的庫房裡挖出來的,連他,也因每天聽我在車上講這講那,知道了我的需要。待到資料蒐集得差不多,我就在電視編導章文濤先生、歌唱家單秀榮女士等山西朋友的陪同下,驅車向平遙祁縣出發了。在山西最紅火的年代,財富的中心並不在省會太原,而是在平遙、祁縣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遙為最。章文濤先生在車上笑著對我說,雖然全車除了我之外都是山西人,但這次旅行的嚮導應該是我,原因只在於我讀過一些史料。連“嚮導”也是第一次來,那么這種旅行自然也就成了一種尋找。
我知道,首先該找的是平遙西大街上中國第一家專營異地匯兌和存、放款業務的“票號”一一大名鼎鼎的“曰升昌”的舊址。這是今天中國大地上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也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的所在。聽我說罷,大家就對西大街上每一個門庭仔細打量起來。這一打量不要緊,才兩三家,我們就已被一種從未領略過的氣勢所壓倒。這實在是一條神奇的街,精雅的屋宇接連不斷,森然的高牆緊密呼應,經過一二百年的風風雨雨,處處已顯出蒼老,但蒼老而風骨猶在,竟然沒有太多的破敗感和潦倒感。許多與之年歲仿佛的文化宅第早已傾坍,而這些商用建築卻依然虎虎有生氣,這使我聯想到文士和商人的差別,從一般意義上說,後者的生命活力是否真的要大一些呢?街道並不寬,每個體面門庭的花崗岩門坎上都有兩道很深的車轍印痕,可以想見當年這條街道上是如何車水馬龍的熱鬧。這些車馬來自全國各地,馱載著金錢馱載著風險馱載著驕傲,馱載著九州的風俗和方言,馱載出一個南來北往經濟血脈的大流暢。西大街上每一個像樣的門庭我們都走進去了,乍一看都像是氣吞海內的日升昌,仔細一打聽又都不是,直到最後看到平遙縣文物局立的一塊說明牌,才認定日升昌的真正舊址。一個機關占用著,但房屋結構基本保持原樣,甚至連當年的匾額對聯還靜靜地懸掛著。我站在這個院子裡凝神遙想,就是這兒,在幾個聰明的山西人的指揮下,古老的中國終於有了一種專業化、網路化的貨幣匯兌機制,南北大地終於卸下了實銀運送的沉重負擔而實現了更為輕快的商業流通,商業流通所必需的存款、貸款,又由這個院落大口吞吐。我知道每一家被我們懷疑成日升昌的門庭當時都在做著近似於日升昌的大文章,不是大票號就是大商行。如此密集的金融商業構架必然需要更大的城市服務系統來配套,其中包括適合來自全國不同地區商家的旅館業、餐飲業和娛樂業,當年平遙城會繁華到何等程度,我們已約略可以想見,平心而論,今天的平遙縣城也不算蕭條,但有不少是在莊嚴沉靜的古典建築外部添飾一些五顏六色的現代招牌,與古典建築的原先主人相比,顯得有點浮薄。我很想找山西省的哪個領導部門建議,下一個不大
的決心,盡力恢復平遙西大街的原貌。現在全國許多城市都在建造“唐代一條街”、“宋代一條街”之類,那大多是根據歷史記載和想像在依稀遺蹟間的重起爐灶,看多了總不大是味道;平遙西大街的恢復就不必如此,因為基本的建築都還保存完好,只要洗去那些現代塗抹,便會洗出一條充滿歷史厚度的老街,洗出山西人上一世紀的自豪。
平遙西大街是當年山西商人的工作場所,那他們的生活場所又是怎么樣的呢?離開平遙後我們來到了祁縣的喬家大院,一踏進大門就立即理解了當年宋靄齡女士在長途旅行後大吃一驚的原因。與我們同行的歌唱家單秀榮女士說:“到這裡我才真正明白了什麼叫富貴。”其實單秀榮女士長期居住在北京,見過很多世面,並不孤陋寡聞。就我而言,全國各地的大宅深院也見得多了’但一進這個宅院,記憶中的諸多名園便立即顯得過於柔雅小氣。進門一條氣勢宏偉的甬道把整個住宅劃分成好些個獨立的世界,而每個世界都是中國古典建築學中嘆為觀止的一流構建。張藝謀在這裡拍攝了傑出的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那只是取了其中的一些角落而已。事實上,喬家大院真正的工人並不是過著影片中那種封閉生活,你只要在這個宅院中徜徉片刻,便能強烈地領略到一種心胸開闊、敢於馳騁華夏大地的豪邁氣概。萬里馳騁收斂成一個宅院,宅院的無數飛檐又指向著無邊無際的雲天。鐘鳴鼎食的巨室不是像榮國府那樣靠著先祖庇蔭而碌碌無為地寄生,恰恰是天天靠著不斷的創業實現著巨大的資金積累和財富滾動。因此,這個宅院沒有像其他遠年宅院那樣傳遞給我

們種種避世感、腐朽感或詭秘感,而是處處呈現出一種心態從容的中國一代巨商的人生風采。
喬家大院吸引著很多現代遊客,人們來參觀建築,更是來領略這種逝去已久的人生風采。喬家的後人海內外多有散落,他們,是否對前輩的風采也有點陌生了呢?至少我感覺到,喬家大院周圍和喬氏後裔,與他們的前輩已經是山高水遠。大院打掃得很乾淨,每一進院落的冷僻處都標註著“衛生包乾”的名單,——看去,大多姓喬,後輩們是前輩宅院的忠實清掃者;至於宅院的大牆之外,無數稱之為“喬家”的小店鋪、小攤販鱗次櫛比,在巨商的腳下做著最小的買賣。
喬家,只是當年眾多的山西商家中的一家罷了。其他商家的後人又怎么樣了呢?他們能約略猜度自己祖先的風采嗎?
其實,這是一個超越家族範疇的共同歷史課題。這些年來,連我這個江南人也經常懸想:創建了“海內最富”奇蹟的人們,你們究竟是何等樣人,是怎么走進歷史又從歷史中消失的呢?我只有在《山西票號史料》中看到過一幅模糊不清的照片,日升昌票號門外,為了拍照,端然站立著兩個白色衣衫的年長男人,意態平靜,似笑非笑,這就是你們嗎?在一頁頁陳年的帳單報表間,我很難把他們切實抓住。能夠有把握作出判斷的只是,山西商人致富,既不是
由於自然條件優越,又不是由於祖輩的世襲遺贈。他們無一不是經歷過一場超越環境、超越家世的嚴酷搏鬥,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山西平遙、祁縣、太谷一帶,自然條件並不好,也沒有太多的物產。查一查地圖就知道,它們其實離我們的大寨並不遠。經商的洪流從這裡捲起,重要的原因恰恰在於這一帶客觀環境欠佳。
萬曆《汾州府志》卷二記載:“平遙縣地瘠薄,氣剛勁,人多耕織少。”
乾隆《太谷縣志》卷三說太谷縣“民多而田少,竭豐年之谷,不足供兩月。故耕種之外,鹹善謀生,跋涉數千里,率以為常。土俗殷富,實由此焉”。
讀了這些疏疏落落的官方記述,我不禁對山西商人深深地敬佩起來。家鄉那么貧困那么擁擠,怎么辦呢?可以你爭我奪、蠅營狗苟,可以自甘潦倒、忍飢挨餓,可以埋首終身、聊以餬口,當然,也可以破門入戶、搶掠造反,——按照我們所熟悉的歷史觀,過去的一切貧困都
出自政治原因,因此唯一值得稱頌的道路只有讓所有的農民都投入政治性的反抗。但是,在山西這幾個縣,竟然有這么多農民做出丫完全不同於以上任何一條道路的選擇,他們不甘受苦,卻又毫無政權欲望;他們感覺到了擁擠,卻又不願意傾軋鄉親同胞;他們不相信不勞而獲,卻又不願意將一生的汗水都向一塊狹小的泥土上灌澆。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