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哲

《尚書》之《無逸》篇有“迪哲”一詞,向無妥貼解釋,成為經典難題,網際網路上求助聲不絕於耳。“迪”為“順行同路”之義,“哲”為“哲人”之省。“茲四人迪哲”即“此四人同歸為哲人”之意。

迪哲
拼音:
解釋:1.亦作"迪��"。 2.蹈智。謂蹈行聖明之道。

迪哲 dízhé, 亦作“迪喆”。本詞出自《尚書》之《無逸》篇:“周公曰:‘嗚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茲四人迪哲。’”孔傳:“言此四人皆蹈智明德以臨下。”孔穎達疏:“此四人者皆蹈明智之道以臨下民。”

解釋:以上的《傳》、《疏》皆暗示“迪”為“蹈(智)”義,“哲”為“明德”義。細品其釋,似有未安。今按本百科“迪”字條新解,釋“迪”為“順行”、“同路”,視“哲”為“哲人”之省。則“茲四人迪哲”可解釋為“此四人同路,共歸為明哲之人”。

“迪哲”可以簡單對應轉換為“通理”。迪即通行,哲即道理。如此,則“茲四人迪哲”可解為“此四人通理”。

附釋:哲人即說話簡約深刻之人,亦即語言的經典性極強的人士,話說一句算一句,從不改口的人,他們說起話來字字經典、句句在理。

相關資料

1.《文選·班固<典引>》:“故先命玄聖,使綴學立制,宏亮洪業,表相祖宗,賛揚迪喆,備哉粲爛,真神明之式也。”蔡邕註:“言仲尼之作,亦顯助祖宗,揚明其蹈喆之德。”

2.《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毘黎國》:“道無隱旨,教罔遺筌,聰睿迪哲,何負於殊論哉!”

3.宋蘇軾《蘇頌刑部尚書制》:“盜賊多有,獄市紛然。敷求迪哲之人,以清流弊之末。”

4.明方孝孺《杜士賢贊》:“維聖迪哲,察於人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