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簡介
《禮記詳說》(無卷數,河南巡撫采進本),清朝冉覲祖撰。
四庫提要
覲祖有《易經詳說》,已著錄。其《自序》謂明太祖時專以《注》、《疏》衡士,及成祖始用陳氏《集說》。考《元史·選舉志》,仁宗皇慶中,已以《禮記註疏》取士,不始於明。覲祖考之未審也。其書於《注》、《疏》錄十之五,兼采衛湜、吳澄、郝敬及諸家之說,大旨取足與陳澔《集說》相發明者。《自序》謂坊本諸講,其標宗旨、剔字句、順口吻、聯脈絡、化板為圓,亦足醒人心目,故編檢而分載之,附先儒後。則其作書之旨,大略可知已。
覲祖有《易經詳說》,已著錄。 其《自序》謂明太祖時專以《注》、《疏》衡士,及成祖始用陳氏《集說》。 考《元史·選舉志》,仁宗皇慶中,已以《禮記註疏》取士,不始於明。
《禮記詳說》(無卷數,河南巡撫采進本),清朝冉覲祖撰。
覲祖有《易經詳說》,已著錄。其《自序》謂明太祖時專以《注》、《疏》衡士,及成祖始用陳氏《集說》。考《元史·選舉志》,仁宗皇慶中,已以《禮記註疏》取士,不始於明。覲祖考之未審也。其書於《注》、《疏》錄十之五,兼采衛湜、吳澄、郝敬及諸家之說,大旨取足與陳澔《集說》相發明者。《自序》謂坊本諸講,其標宗旨、剔字句、順口吻、聯脈絡、化板為圓,亦足醒人心目,故編檢而分載之,附先儒後。則其作書之旨,大略可知已。
《禮記》諸家傳注為《禮記集說》。禮記集陳氏本十卷,元陳澔著。陳澔號雲住,此書...為主,用以取士,遂誦習相沿。蓋說《禮記》者,漢唐莫善於鄭(玄)孔(穎達...。……於初學之士,固亦不為無益。”內容簡介《禮記集說》內容簡介:前聖繼天立極之道...
簡介 陳氏本 圖書目錄是編因陳澔《禮記集說》疏舛太甚,乃為條析而辨之。 凡澔所遺者謂之“補”,澔所誤者謂之“正”。 則明知《集說》之不誤,而強綴此二條矣。
古籍簡介 四庫提要《禮記集解》是清時期孫希旦撰寫的圖書。原名為《禮記註疏駁誤》,後經多次修改,更名《禮記集解》,前後時間長達十三年,字數近百萬字。項幾山先生曰:“《禮記集...
成書 刊刻 版本《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禮記》全書用散文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
編輯推薦 媒體推薦 本書目錄 文摘又謂“鄉人禓”是袒裼相逐,不讀為陽,鄭訓為強鬼,非也。 而敬引“井渫不食”,謂即渫字,通為屑,蓋蔥屑也。 又謂孚尹,孚為信,尹為割,鄭作浮筠者非。
古籍簡介 四庫提要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姚氏六十九歲。 姚氏古今偽書考論易傳真偽時,曾說:「予別有易傳通論六卷。 本書書名,各家著錄略有不同。
作者簡介 著作 原文選載漢唐以來,說禮諸家,精奧無如鄭注,博贍無如孔疏,詳且明者無如衛浞集說。至明永樂中,專以陳潞集說列於學官,科舉宗之,而鄭、孔之義微矣。綴學之士,去古日遠,...
本書目錄 作者介紹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 比如,主持鄉射禮的是賓,而不是地方行政長官。 其三,射禮中蘊涵有華夏特有的人文體育精神。
射禮簡介 射禮分類 相關史料 投壺之禮 射禮意義今考《雜記》:“遣車,疏布輤,四面有章。 《檀弓》曰:“諸侯七個,遣車七乘。 ”《士虞禮》曰:“舉魚臘俎,俎釋三個。
古籍簡介 四庫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