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旅八旗

禁旅八旗
拼音:
解釋:1.清代駐防京師的八旗兵。有領侍衛府(統轄親軍)�p八旗驍騎營�p八旗前鋒營�p八旗護軍營(又有圓明園八旗護軍營)�p八旗步軍營�p內府三旗�p火器營�p健銳營�p虎槍營等。
禁旅八旗,又稱京旗,是八旗兵中留駐京城的部分,是禁衛軍性質的部隊。左翼四旗,鑲黃旗在城東北,駐安定門內,依次而南為正白旗,駐東直門內,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藍旗駐崇文門內:右翼四旗,正黃旗在城西北,駐德勝門內,依次而南為正紅旗,駐西直門內,鑲紅旗駐阜城門內,鑲藍旗駐宣武門內。在這支禁衛軍中又可以分為郎衛和兵衛兩種。郎衛又稱親軍營,主要負責保衛宮廷和作為皇帝的隨從武裝,是皇帝身邊的親軍。郎衛俱由領侍衛府統轄,全部官兵都是從正黃、正白、鑲黃等所謂上三旗的人員中挑選的,由這三個旗各派二人為領侍衛大臣以率領之。兵衛主要負責衛戍京師的工作。在兵衛中又分護軍、驍騎、前鋒、步軍各營。又在各營內(包括親軍各營)挑選更精銳者編為神機營、健銳營、火器營、虎槍營等特種兵。這些特種兵都受過專門的訓練,配備有當時最銳利的武器,清廷企圖不斷以新的軍事技術和裝備來加強自己的親軍,作為王朝的基本鎮壓力量,不但用以保證皇帝的絕對安全和畿輔地區的穩定秩序,亦用以鎮懾其他各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