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頭嶺伏擊戰

神頭嶺伏擊戰

神頭嶺地形比較複雜,山樑狹窄不宜我軍展開,舊工事近抵公路20至100米不等,按常理我軍用之蔽體易被敵軍發現。但是我軍設伏主力利用日軍驕縱麻痹,自恃強大,他人不敢近犯的心理,仍然決意把部隊布署在狹窄山樑之上,藏師於敵司空見慣的舊工事之後,造成布勢險峻,再用“獨木橋上打架”先下手為強的戰術,對敵人進行突然猛烈的打擊,變不利為有利,先機制敵。我軍以手榴彈、機槍、步槍先猛掃敵人,然後以刺刀、大刀、紅纓槍殺入敵陣,不僅使敵人炮兵難以發揮作用,就連機動性極強的騎兵也只有在樑上挨打的份兒。由此我軍能夠迅速沖斷敵陣,將其分節吃掉。

基本信息

背景

神頭嶺伏擊戰神頭嶺伏擊戰
1938年2月中旬,侵華日軍為配合其津浦線作戰,以其第14、第16、第20、第108、第189師團各一部,共3萬餘人,從平漢、同蒲、道清[河南滑縣(原道口)至博愛(原清化)之間的一段舊鐵路]等鐵路線,向晉南、晉西發動進攻。

八路軍準備

當時我八路軍第129師,根據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的戰略方針,在正太線上積極開展游擊戰爭,開闢根據地,建立和發展地方武裝力量。2月22日以吸打援敵的戰法,在井陘、舊關之間的長生口設伏,殲敵一部。此後,南移至武鄉、襄垣地區,破壞敵後方補給線,尋機殲敵,以策應我第115師在晉西的作戰行動,鉗制日軍向潼關進攻。3月8日,部隊進至襄垣以北的下良鎮、西營一帶,根據當時情況擬定了"在黎城、東陽關、涉縣之線,尋求敵人弱點或誘其暴露弱點而痛擊之"的作戰方針,並立即開始周密的偵察和進行必要的作戰準備。邯長公路是晉西南的敵軍從平漢線取得補給的主要交通線,沿線各縣城都有敵軍駐守。涉縣駐敵四百餘人,黎城駐敵一千餘人,該城是敵第108師團的重要兵站基地,潞城駐敵三千餘人。沿線敵之運輸車輛來往頻繁。

根據當時偵察的情況判斷,和敵一處受襲他處必援的規律,我第129師決定,首先以吸打援敵的戰法,在神頭村地區伏擊殲敵,爾後尋機再戰。

為打好這一仗,部隊進行了充分的政治動員和各項作戰準備。準備設伏於神頭村南北公路兩側,殲滅潞城出援之敵。3月15日21時,部隊向伏擊地區開進。16日2時,我第386旅首長接到偵察組報告,神頭村南北的一段公路是在山嶺上,不在山溝內(圖上是在山溝內),神頭嶺上地形開闊,不便隱蔽,但公路兩側20米百米處有國民黨軍隊過去修築的工事,可以利用。據此,當即調整部署,以第771團主力埋伏在張莊、王家莊以東公路兩側,正面阻擊敵人,並以一個營位於申家山,作為預備隊;團特務連前伸至潞河村,向黎城方向警戒,並破壞趙店木橋,斷敵交通,確保主力殲敵;以第772團主力埋伏在1187高地和神頭村西側,對敵實施主要突擊,利用舊工事嚴密偽裝隱蔽;以第3營(欠一個連)在李家莊以東,準備適時出擊,斷敵退路;以一個連伸至潞城東北1505高地襲擾潞城之敵,使敵不敢傾巢出援;另一個排在余莊,保障主力側後安全;以補充團埋伏在薛家莊、安南嶺以西地區,從公路東側突擊敵人,還派出便衣二十餘人至潞城西南監視長治之。

開端

3月16日4時,我第769團第1營突入黎城城內,與敵展開激戰。在得知潞城、黎城及涉縣之敵均已出援之後,即主動撤至黎城西北喬家莊地區。戰至9時許,敵被我擊退,返回黎城。

涉縣之敵驚聞黎城被襲,以數百人乘汽車來援。剛過東陽關,即發現我第769團設伏部隊,並向我射擊,我隨之還擊和組織出擊,該敵稍事抵抗,即向涉縣回撤。

激戰過程

潞城之敵得知黎城被襲,隨即抽調步騎兵一千五百餘人向黎城增援。8時30分,敵先頭分隊乘汽車2輛和騎兵20餘人,沿公路通過我設伏地區向黎城開去,我伏擊部隊將該敵放過。此時,趙店木橋已被我焚毀,該敵被阻於濁漳河南岸。

9時,敵主力縱隊先頭進至神頭村,稍事停頓,並派騎兵向附近偵察搜尋,由於我設伏部隊堅定沉著,偽裝良好,隱蔽嚴密,敵軍沒有發覺。

9時30分,敵繼續前進,當敵主力完全進入我設伏區後,我各部隊按照統一信號,向敵突然開火,發起衝擊。第771團攔頭,第772團第3營斷尾,第772團主力和補充團從公路兩側向敵突擊,頓時將敵截為數段。敵在我突然打擊下,陣腳大亂,指揮失措,四處奔逃。激戰約半小時,我預備隊第771團第2營一部投入戰鬥,敵雖利用大車、死馬作掩護,全力頑抗,但大部被我交叉火力和手榴彈殺傷消滅,殘部一股竄入神頭村內憑藉民房抵抗,也很快被我消滅。戰至11時30分,除敵百餘人由潞城方向逃跑外,其餘全部就殲。此時,先前越過我伏擊地區進到濁漳河南岸之敵,也被我第771團特務連殲滅。

當神頭嶺圍殲戰激烈進行之時,黎城之敵一部曾向神頭嶺方向增援,但被濁漳河所隔,並遭我特務連阻擊,該敵遂在炮火掩護下搶修趙店橋。當神頭嶺伏殲戰基本結束時,我特務連奉命撤回,該敵將橋修復後亦退回黎城。黃昏後,我軍又將該橋焚毀。

13時,潞城留守之敵,慌忙增援,被我第772團第7連殲滅於神頭村以南。14時,敵又出動百餘人來援,大部被我軍殲滅,其餘竄回潞城。

收尾

至16時,神頭嶺伏擊戰勝利結束時,斃傷俘敵1500餘人,斃傷和俘獲騾馬600餘匹,繳獲各種槍枝300餘件,擊毀敵汽車百餘輛。我傷亡240餘人。

戰後分析

在神頭嶺伏擊戰中,我軍首先在周密偵察和分析情況的基礎上,採取相應的戰法。根據敵一處受襲,它處必援的規律,決定採取攻其所必救,殲滅其救者的戰法,以一個營強襲黎城,吸引潞城之敵越神頭而增援,我以主力在神頭嶺公路兩側埋伏,憑藉神頭嶺嶺窄、兩側地形複雜之有利條件,一舉殲滅援敵。事實證明,我採取這一戰法,完全符合當時的客觀實際,因而取得了預期的勝利。其次,正確選擇設伏地區,巧妙隱蔽偽裝。神頭嶺地區地形比較複雜,嶺窄溝深,懸崖峭壁,除公路之外,不便敵汽車、騎兵運動和展開,有舊工事和草叢利於我軍偽裝隱蔽,突然出擊。為了切實隱蔽企圖,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指揮員要求各部隊不要挖動工事上的舊土,踩倒的草一定要順著風向扶起來。正是由於我軍巧妙良好的偽裝隱蔽,雖然敵人的偵察搜尋隊在只距我伏擊部隊十餘米的情況下,卻絲毫未能發覺。結果敵軍進入我伏擊圈時,我軍猶如神兵天降,打得敵人矇頭轉向,迅速被殲。最後,我軍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堅決貫徹既定決心。神頭嶺地區的公路,從地圖上判斷,是在神頭村以西的溝底通過,兩側正宜設伏,但部隊進入設伏地區時,發現公路是在嶺上,不便隱蔽。指揮員面對這種情況,不慌張,不忙亂,而是沉著冷靜地進行仔細分析,發現嶺上的舊工事可資利用,只要加以巧妙偽裝,就可以切實隱蔽企圖,收到出敵不意的效果,因而絲毫未動搖原定的伏擊決心,只是作了部署上的調整。實踐證明,在掌握敵人心理特點和行動規律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開動腦筋,仔細研究分析情況,經過主觀努力,是可以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的。

戰況報告

1938年,人侵山西的日軍,一面積極攻奪晉東南城鎮要地,一面沿邯(鄲)長(治)大道長驅突進,進攻臨汾。邯長大道成為日軍一條極為重要的後方交通運輸線,黎城成為運輸線上一個重要的兵站基地。為了切斷日軍運輸線,狠狠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三位首長經過認真研究,決定派一部分兵力佯攻黎城,而在黎城、潞城之間的神頭嶺布下重兵,等待涉縣、潞城的援敵,集中兵力殲滅之。他們將神頭嶺伏擊戰計畫電報朱德、彭德懷,3月12日朱、彭批准了戰鬥計畫。

3月15日夜,設伏神頭嶺的我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在陳賡旅長的帶領下,悄然進入神頭嶺。16日凌晨4時,按照預定計畫,我軍第七六九團一個營向黎城守敵發起猛烈攻擊,黎城守敵措手不及,驚恐萬分,向潞城、涉縣敵人求援,果然中了我軍布下的“迷魂陣”。涉縣增援日軍急忙出動,被我軍第七六九團主力擊垮,倉皇竄回涉縣。潞城日軍接到求援信號,也於8時許派出部隊增援,敵先頭部隊到達黎城趙店鎮濁漳河大木橋時,才發現大橋已被我軍炸毀,只得望河興嘆。9時許,潞城方面派出1500人的主力部隊,經神頭嶺向黎城進發,這是日軍第十六師團下元兵團柏谷聯隊的精銳。他們不可一世,絕對沒想到我軍敢啃這塊“硬骨頭”,大搖大擺進了我軍的伏擊圈。“打!”一聲令下,剎那間神頭嶺變成了一座火山,成百成千的手榴彈在敵群中炸響,橫飛的彈片,閃閃的火光,連同飛騰的硝煙塵土,匯成了一條憤怒的火龍,一下把長長的日軍隊伍和公路都吞沒了。敵軍鬼哭狼嚎,抱頭鼠竄,我軍乘勝衝進敵群,用刺刀、長矛、大刀與敵展開激烈拼殺,僅兩個多小時就結束了戰鬥。13時後,潞城、黎城又派出增援部隊,但都 被我軍第一二九師擊退,16時全部戰鬥結束,共殲敵1500餘人,繳獲長短槍550餘枝,擊斃騾馬600餘匹,而我軍傷亡僅240餘人。

神頭嶺伏擊戰,是八路軍挻進山西抗日前線後一次較大規模的伏擊戰,對牽制日軍向晉南、晉西進攻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次伏擊戰是八路軍“吸打敵援”殲滅其援軍的最好戰例之一,就連日軍統帥部也不得不稱之為八路軍的“典型的游擊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