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閭蘇民居

祖閭蘇民居

祖閭蘇民居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海濱街道塗門社區。祖閭蘇民居系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蘇頌後裔於元朝初年以後形成的聚居地,其先人信奉伊斯蘭教,累世與阿拉伯人聯姻。

基本信息

簡介

祖閭蘇民居石碑祖閭蘇民居石碑
現存大厝四座,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其中燕支蘇氏宗祠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始建,多次重修。其餘民居三座,均為三開間、單護厝、偏大門。祖閭蘇民居系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蘇頌後裔於元朝初年以後形成的聚居地,其先人信奉伊斯蘭教,累世與阿拉伯人聯姻。始祖為阿拉伯商人婿
祖閭蘇民居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蘇頌後裔於元朝初年以後形成的聚居地,其先人信奉伊斯蘭教,累世與阿拉伯人聯婚。據蘇氏族譜記載,整個元代,蘇家從一世祖到四世祖,四代老祖母都是阿拉伯人,歷代先祖亦有不少娶了阿拉伯後裔女子為妻。
由於累世通婚,在燕支蘇氏後裔中就有兩種非常顯著的遺傳特徵:一是泉州俗語中的“蘇家鼻子與丁家鬍子”,這蘇家鼻子指的就是燕支蘇後裔鼻子的特徵;二是蘇氏後裔由於遠親結合的最佳化,多為長壽家族。
通婚讓文化融入建築
該民居現存建築有聯翩大厝四座。第一座大厝為泉州近代文化名人蘇大山故居,該舍名曰紅蘭館。大厝紅色壁磚與出磚入石牆壁,燕尾脊屋頂,是明代閩南民居風格。第二座大厝為燕支蘇氏宗祠,堂號綏成堂。宗祠大廳有一宋代古井,古時傳說井水為胭脂色,故曰“胭脂井”。第三座大厝的堂號是璣琛堂。第四座大厝的堂號是五瑞堂。
與阿拉伯人通婚帶來的變化不僅融入後代的血緣中,還滲入了祖閭蘇的建築特色中,青藍色的窗戶,黑漆的大門都運用了阿拉伯最崇尚的顏色,但是前院後院的格局卻又是中式的風格。宗祠正門上沒有漢人祠堂傳統的彩繪鬥神,而是寫上聯語,過年也不貼桃符。

價值

祖閭蘇民居是泉州多元文化在一個宗族中和諧交融、集中體現的典型代表,是海上絲綢之路交流的結晶及遺存的重要史跡之一;是台灣同胞祖籍地的實物見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