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陀寺

作為無錫歷史上的十大名寺之一的祗陀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由邑人王建舍宅為寺,座落梅里鄉祇陀村(今東亭長大廈社區)。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得名崇教禪院,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仍改為祗陀寺。

歷史

作為無錫歷史上的十大名寺之一的祗陀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由邑人王建舍宅為寺,座落梅里鄉祇陀村(今東亭長大廈社區)。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得名崇教禪院,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仍改為祗陀寺。歷經歲月變遷,寺廟早已傾廢,不過原址仍然還留有文昌閣、放生池等遺蹟,文昌閣後有一古銀杏樹,是古祗陀寺的確認地,而飛虹橋、香花橋也是該寺的珍貴遺物。“祗陀寺”在解放前出名,並列於無錫的“淨慧寺”。
祇陀寺初名祇陀講寺。北宋淳化二年(991)宋太宗賜名崇教禪院,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復改祇陀講寺,但人們習慣簡稱祇陀寺。寺旁有一集村,名祇陀村(因祇陀寺而得名)後因祇陀村富豪廣建宅第,村長里許,長大廈逐漸成了村名。
根據《鹹淳毗陵志》、《江南通志》載:“祇陀講寺,十大名剎之一”。又載:“祇陀講寺在縣東三十里”。相傳祇陀講寺規模雄偉,建房達五千零四十八間,《金錫縣誌》記載:“該寺在隋朝以後,已幾經興廢。史料記載,隋朝大業五年(609)止,該寺幾近荒廢。唐朝上元年間(675——676)重建。會昌年間(841——845)又廢,乾符三年(876)又修復。元朝末年再廢。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萬曆四十年(1615),僧真覺重建山門;四十六年(1618),寺僧德正重修正殿及甬道、香花橋,中有聽秋軒,離倪瓚故居清閟閣數十步,清幽敞麗。後又逐漸荒廢。清道光八年(1828)重建關帝殿。光緒二十六年(1900)前後,由住持僧聽山多方化緣,募集資金,爾後重起爐灶,全面進行修繕。並於民國13年(1924)對所有佛像一一重金塑裝,從而使祇陀寺重放異彩。建國前,祇陀寺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又名金剛殿)、關帝殿、大雄寶殿、玉皇殿、大悲殿、觀音殿、東房大殿、西房大殿。另有祖堂、齋房、正覺堂、禪房、文昌閣(後改藏經樓)。
祇陀寺山門前後有飛虹橋,金剛殿後有香花橋(這兩座厚實的金山石橋仍完好無損)寺前有傳經崗和里夾崗河、外夾崗河,兩水迴環,輕瑩秀澈、水聲潺潺了。兩河之間有梧桐崗。共種植梧桐數千枝,望著碧天,與寺中古木修篁相為蔭翳。及秋冬之際,微風吹動,淅瀝簫颯,韻和波濤。這在其它寺院中絕無僅有。寺中有瑪瑙軒、寺前原還有瑪瑙街、瑪瑙石橋,為寺之名勝。基地三十畝,歷朝不科糧。傍有錦樹林,枝葉繁茂,明女道士卞玉京葬處,已湮。
明代秦鏞《重修祇陀寺記》:“凡剎之建,或以名山水著,或以林木著,又或以其人著。而所謂人者,或以禪宿,或以名賢,是數者,苟無一焉。東里祇陀寺者十大名剎之一也。邑之湖山勝處,往往名剎布列,而此獨孤峙於梅里之墟,占一方之勝。考自梁大同初,王建舍宅創寺,其來舊矣。萬曆中,寺僧屢有興復,而秉拂弘化者無人焉。寺有聽秋軒,瑪瑙軒、瑪瑙石橋,為名勝地,今僅存遺址。崇岩氏曰:“凡物可猝致,唯喬木不可猝之,邑古剎中能存千百年古木者,唯獨祇陀寺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