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丹尼爾·戈爾曼1995年提出的情商概念,顛覆了智力天生的觀念。《情商》一書也高居《紐約時報》排行榜達一年之久,在全球共銷售500多萬冊。
在《社交商》一書中,戈爾曼闡述了他的最新發現,一項同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現——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也影響著我們的智力,並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施加著影響。
《社交商》一書中,戈爾曼闡述了他的最新發現,一項同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現——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也影響著我們的智力,並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施加著影響。我們絕對沒有意識到,我們在日常中所遭遇的人——父母、配偶、朋友、老闆,甚至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都可能改變我們的大腦的運作方式,使我們的行為方式發生迥異的變化。戈爾曼發現我們的大腦需要與他人交流,我們大腦的實質就是社交性的大腦。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社交商的影響力第一章情感的力量
為什麼會有那么多女人對維利奧托如此痴迷呢?從對他的審判中,人們看出了一些端倪。加德納承認,這個愛情騙子吸引她的一點就是所謂的“誠實的表現”。比如說,即使他在撒謊的時候,也會微笑著直視她的眼睛。
第二章和諧人際關係的良方
和諧的關係存在於人們之間。在交流中,如果我們感到愉快,全神貫注,那么我們就覺得交流是和諧的。但是和諧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這些短暫的瞬間。當人際關係和諧的時候,人們會更有創造性,而且能更快地做出決策。
第三章模仿的天性
微笑比其他任何表情都有優勢,因為人類的大腦偏愛笑臉。在所有表情中,大腦識別笑臉最快,也最容易,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笑臉優勢”。一些神經學家認為,大腦中產生樂觀情緒的神經系統隨時都準備啟動,使人們樂觀的時候要比消極的時候多,因此會產生樂觀的生活態度。
第四章利他本能
大都市的人在街上不怎么會關注、問候或者幫助別人,這一點全世界都一樣。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都市恍惚症”。社會學家認為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們往往會陷入這種完全自我的狀態,有時僅僅是因為要應對周圍嘈雜的環境裡過多的信息。這不可避免地會帶來這樣的後果:在我們忽略周圍無關信息的同時,也會忽視周圍需要幫助的人。
第五章一吻定江山
憑直覺判斷我們是否喜歡某個初次見面的人也就是在推測我們是否能與他建立和諧關係,或者至少順利相處下去。但是在潛在朋友、商業夥伴或者配偶中,我們是根據什麼來決定究竟是親近還是疏遠他們呢?
第六章何為社交商
令人驚奇的是,許多傑出的銷售員和客戶經理在談話中計畫性都不是很強。對這些領域的佼佼者進行研究後發現,他們接待顧客或者客戶的時候並沒有打定主意一定要把東西賣出去,而是把自己定位為諮詢師。所以他們的任務首先就是傾聽,了解客戶的需要,然後再根據客戶的需要向客戶推薦合適的產品。
第二部分深受其害的社交商
第七章心有戚戚焉
就像弗洛伊德很久以前說的那樣,人們之間的任何重要共同之處都會引起“同伴感覺”,比如說成功地和自己心儀的對象搭上話,打電話給陌生人向他推銷,或者在漫長的飛行旅途中和旁邊旅客聊天打發時間的時候,都是如此。但是在這種表面聯繫之外,弗洛伊德還發現它可以帶來強烈的同感,一種覺得別人和自己極為相似的感覺。
第八章自戀型領導者
在冷酷的現代商業社會中,這種雄心勃勃並且自信的領導肯定能夠得心應手。他們中最傑出的人會成為富有創造力的天才戰略家,他們可以掌控大局,從容應對危機四伏的挑戰。他們不僅自信,而且還願意接受批評,至少他們會聽從知心好友的意見。
第九章男女大不同
極端的男性大腦對於心智直觀比較遲鈍,它們負責移情的神經系統不太發達。儘管存在這種缺陷,但是另一方面這種人往往擁有超群的智力,比如說有些專家在解決計算問題等方面甚至可以與計算機媲美,這真是匪夷所思。儘管這種極端的男性大腦洞察力較弱,但是卻具備理解複雜系統的天賦,比如洞悉股票市場、軟體原理和量子物理學等。
第三部分社交商的培養
第十章基因≠命運
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老師和朋友等營造出來的社交和情感環境會影響他們大腦神經系統的發展。孩子的大腦就像一株植物一樣,而周圍的環境,特別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們所形成的情感環境,就像土壤一樣,可能肥沃,也可能貧瘠。
第十一章安全的港灣
從寶寶出生的第一天起,他們與媽媽的一致性就產生了。一致性越強烈,他們之間的交流就會越溫馨幸福。但是,如果無法達到一致的話,寶寶就會感到生氣、沮喪或者厭煩。如果寶寶長期缺少一致,因而承受孤獨的痛苦的話,他就會尋求一切可能的方式來安慰自己。有些寶寶似乎會放棄尋求外部幫助,嘗試自我安慰。
第十二章快樂的起點
玩耍也是對孩子自我控制力的一種很好的治療和糾正。玩耍中出現的所有情況都是對現實的一種模擬,而許多又是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比如,玩耍可以幫助孩子學會控制他們對於與父母分離或者被父母拋棄的恐懼,為他們提供自主和自我發現的機會。同樣,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危險而無法實現的願望和衝動,在遊戲過程中也可以毫無阻力地實現。
第四部分社交商與愛
第十三章小孩子脾氣
當然,戀愛中也會出現狂風暴雨,就像小孩子會發脾氣一樣。嬰兒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戀人們有時候也是這樣。由於刺激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而在一起的情侶,比如戰爭時期的戀人、違背道德的風流韻事,或者愛上“危險男人”的女士都是如此。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人認為愛情更像吸毒,而不是兒時的挑逗的原因。
第十四章欲望:他的和她的
不管原因是什麼,這就是人類大腦精妙的生理機制:男人被女人的容貌與身材所吸引,女人則會愛上男人的氣味。
第十五章夫妻相
為什麼夫妻可能會越長越像,而且還發現他們臉部的相似程度與婚姻的美滿程度成正比?
第十六章灼傷心靈的打擊
和人際交往範圍廣的人相比,那些極少與人進行親密交流的人患感冒的機率要高4.2倍,因此孤獨比抽菸更可怕。
第十七章缺失的另一半
為什麼人們在配偶去世之後患病或者死亡的危險會大大提升?
第十八章勇敢的員工
那些認為老闆能夠使自己產生安全感的員工一般都更加勇於探索,勇於冒險,創新意識強,並且願意接受新挑戰。這種安全感同樣會帶來一定的商業效益,因為如果贏得了員工們的信任,那么即使老闆嚴肅批評他們,他們也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並且還會認真反思自己。
第十九章偏見的消失
“我們和它們”這個短語“把整個世界分成了兩類:陽光普照的孩子和黑暗世界中的孩子,綿羊和山羊,上帝的選民和被詛咒的人”。
作者簡介
丹尼爾·戈爾曼,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研究員,曾四度榮獲美國心理協會(APA)最高榮譽獎項,20世紀80年代即獲得心理學終生成就獎,並曾兩次獲得普利茲獎提名。此外還曾任職《紐約時報》12年,負責大腦與行為科學方面的報導;他的文章散見全球各主流媒體。暢銷著作有:《情商》、《工作情商》等。
創作背景
我們絕對沒有意識到,我們在日常中所接觸的人——父母、配偶、朋友、老闆,甚至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都可能改變我們的大腦的運作方式,使我們的行為方式發生迥異的變化。
戈爾曼發現我們的大腦需要與他人交流。我們大腦的實質就是社交性的大腦。
我們如何對待他人,他人如何看待我們以及如何回應?人際互動對人類的影響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分泌各類激素,調節著我們體內從心臟到免疫系統的活動。以至於我們會像感染感冒一樣感染他人的情緒,而與世隔絕和無情的社會壓力則會導致我們的壽命縮短。
在書中,這些讓我們頗費思量的問題,戈爾曼都做了詳細解釋。並進一步指出社交商已成為衡量我們生存能力的一項基本指標。將決定我們的心智表現,並決定我們將來的走向與可能取得的成就。如果說在職場中有“智商決定是否錄用,情商決定是否升迂”的說法,那么社交商則可以說決定著你在職場內外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