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0畝(其中:田200畝),人均耕地0.54畝,主要種植玉米、蠶豆、豌豆、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1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2畝,主要種植櫻桃、桃、梨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12戶通自來水,有1戶飲用井水,有112戶通電,有11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0戶(分別占總數的95%和 89%)。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6輛,拖拉機7輛,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2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2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8萬元,占總收入的 1.7%;畜牧業收入36萬元,占總收入的 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頭);林業收入98萬元,占總收入的 3.6%;第二、三產業收入3043萬元,占總收入的 87%;其他收入1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6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務工、經商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2人(占勞動力的 82 %),在省內務工301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二、三產業等,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04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90%。該村發展生態旅遊特色產業及園林農家樂產業。截止2006年底,擁有企業4個。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112戶,共有鄉村人口367人,其中男性192人,女性175人。其中農業人口367人,勞動力25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0人,占人口總數的3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4人,參合率69%。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4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徐霞客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碧雞中學、水泥發電廠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截止2006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人,其中小學生10人,中學生10人。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由於高海公路、昆安公路、滇池治理等項目的影響,年末集體總收入123萬元,有固定資產 164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張榜公布的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重大決策、重大資金支出、土地徵用情況、宅基地審批、計生指標、政策、獎勵方案 。主要以張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