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雞鎮

碧雞鎮

碧雞鎮位於昆明市西山區中部,東臨滇池,西接安寧,南連海口,北與團結鄉、馬街鎮毗鄰。總面積88.6平方公里。境內最高峰羅漢峰,海拔2551米,最低海拔1885米(滇池水面)。這裡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境內水資源豐富,有高原明珠滇池。利用珍稀泉水生產的“撒哈拉”、“林山”、“碧泉”、“阿波羅”、“吉威龍”等品牌的飲料飲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2006年,全鎮面積88.74平方千米,人口2.98萬人。轄8個村委會:碧雞、觀音山、西華、龍門、富善、長坡、貓貓箐、黑蕎母。鎮政府駐高嶢。

基本信息

發展歷程

碧雞鎮明、清兩朝為昆明縣高蟯里。清朝後期為高蟯堡、西華堡、長坡堡轄地。民國時為西碧鄉。1950年屬昆明縣第六區。1954年屬昆明市第九區一部分。1956年屬西山區。1958年為東風公社的碧雞、西華兩個管理區。1962年建碧雞公社。1984年2月更名為碧雞辦事處。1988年改建碧雞鎮(中國政區大典:1987年設鎮)。

主要構成

“孔雀穿行鸚鵡樹 ,錦鶯飛啄杜鵑花”。碧雞鎮歷史悠久 ,相傳這裡曾有野生孔雀 ,當地的土著人不識,呼為碧雞,碧雞鎮由此而得名。全鎮有8個村委會(2個山區、1個半山區、5個壩區),32個村民小組。中央及地方駐鎮的院校、科研機構、部隊、生產單位54家,總人口29750人,其中農村人口13276人。總耕地面積763.7公頃(其中:水田514.9公頃,旱地248.8公頃)。

鎮政府駐地高嶢距昆明市區15公里,滇緬公路、成昆鐵路、 石安高等級公路、高(嶢)海(口)公路、車(家壁)明(朗)公路、西山專線公路及四通八達的鄉村公路縱橫交錯、貫穿全境,有20公里長的湖岸線及水運航線,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農村經濟

農業生產

2007年完成糧食種植面積592.8公頃,總產2984噸,烤菸種植500畝。由於面積減少,總產量有所減少。糧食種植已全部實現良種化,水稻旱育秧移栽大田1457畝,拋擺秧816畝,平衡施肥1425畝。

城郊型農業

2007年實現農業經濟作物產值478萬元,超任務28萬元,全鎮產業結構調整面積3113畝。種植花卉844畝,蔬菜683畝,花椒1050畝,草坪、油桃、草莓、葡萄、香椿等536畝。在西華村委會建立無公害蔬菜田間檔案,專人負責進行田間記錄,對農戶的生產進行全面監督,確保上市產品農藥殘留不超標。因地制宜,加大對草莓種植的扶持力度,現面積已發展到80畝,種植農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大春栽種

碧雞鎮共栽插水稻1374畝,完成任務500畝的275%,其中:薄膜秧移栽大田724畝,旱育秧移栽大田650畝,其中:拋秧260畝,擺秧390畝,拋擺秧完成任務的130%。種玉米2016畝,完成任務的201.6%,其中:地膜玉米825畝,優質專用玉米878畝,洋芋種植334畝。小春糧食收割情況:小春糧食種植4335畝,其中:小麥999畝;大麥608畝;蠶豆2198畝;豌豆530畝。已全部收割完畢。育秧情況:鎮實際育秧121畝,其中:薄膜秧49畝,旱育秧72畝(其中秧盤育秧20畝)能夠滿足栽插。備耕物資就位情況:根據碧雞鎮耕種面積,引進稻 3500千克,雜交玉米5000千克;積農家肥1350噸,化肥就位300噸(普鈣60噸,尿素140噸,碳氨90噸,複合肥10噸);農膜就位3噸(秧膜0.5噸,地膜2.5噸)。

產業結構調整

滇池湖濱帶苗木基地已移交城投公司耕地1200畝,公司正在進行苗木移栽。全鎮已種植蔬菜526畝,油桃、葡萄、草莓、香椿等536畝,烤菸種植500畝。1000畝花椒已正在進行挖塘,種草養畜正進行。

特色產業

特色產業發展現狀況:

富善草莓種植:規模100畝,年產值180萬元。

貓貓箐香椿種植:規模800畝,年產值1000萬元。

西華大棚蔬菜種植:規模200畝,年產值260萬元。

發展措施和思路:

發展500畝無公害蔬菜生產;500畝特色玉米種植,緊緊依靠科技,提高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完成產業結構調整3113畝。其中蔬菜683畝,花卉844畝,花椒1050畝,油桃、葡萄、草莓、香椿等536畝,實現經濟作物產值478萬元元。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增加非農產業收入,共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730人。其中:省內轉移634人,省外轉移96人。

資源環境

礦產資源

磷礦,約229萬噸,產於觀音山、西華、富善一帶。粘土礦,約30萬噸,產於觀音山、西華、富善、黑蕎母一帶。此外,還有青石、墨石、馬牙石、頁岩、高鋁石等。

藥用植物

草烏、重樓、天冬、半夏、燈盞花、龍膽草、防風、千針萬線草、透骨草、黨參、葉上草、葉下草、回心草、黃巾、大黃等等。

旅遊資源

碧雞三景,“明珠滇池”、“西山睡美人”、“龍門石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滇池沿岸水綠林翠,森林覆蓋率達28%,著名的西山、觀音山風景區、徐霞客、楊升庵紀念館、西圓別墅以及眾多的古剎名寺錯落有致,點綴其間。被譽為“滇中第一勝景”、“小蓬萊”的西山、觀音山,蒼松翠竹交輝掩映,到處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文物古蹟

龍門石窟、華亭寺、太華寺、人民音樂家聶耳墓、青年文藝工作者張天虛墓、愛國將士楊傑墓、愛國教授柏西文墓、徐霞客、楊升庵紀念館、南洋華僑抗日機工紀念碑等等。

民間風俗

農曆三月三民間耍西山民俗活動,農曆六月十九觀音山廟會,農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節等等。

歷史文化

碧雞鎮歷史悠久,1979年在王家堆出土了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乾欄型”建築物遺址。1547年,具有遠見卓識的高嶢人毛沂,到保山迎請滇狀元楊慎(升庵)來鎮創建“碧嶢精舍”講學,傳播文化。1638年,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地理學家、探險家徐霞客以極大的興趣遊覽了西山後,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游太華山記》。宋元以來,碧雞鎮的西山、觀音山就是中國旅行者經常涉足的地方。國家領導人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陳毅等登過西山,留下許多讚美詩篇。外國元首、英女王、政府要員也飽覽過碧雞美麗的湖關山色。碧雞鎮交通發達,物產豐富,人文薈萃,民風樸實,景色雅致,被譽為高原明珠滇池西岸的一棵綠翡翠。

人口衛生

2006年底,全鎮轄村民委員會8個,村小組32個,自然村42個,總面積88.6平方公里。全鎮總戶數10799戶,總人口2.81萬人,其中男性1.42萬人,占總人口的50.5%,女性1.39萬人,占總人口的49.5%;農業人口1.49萬人,占總人口的53%;城鎮人口1.32萬人,占總人口的47%。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總數的19%。碧雞鎮現已建鎮級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所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鎮、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立,為碧雞地區民眾提供了方便、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已基本形成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畫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體系。

衛生院基本情況:

西山區碧雞衛生院在區、鎮黨委、人大、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非常重視,新衛生院於2007年9月底經驗收合格後交付使用。碧雞鎮衛生院位於西山區碧雞鎮車家壁春雨路旁,占地500平方米,四層,建築面積共1926平方米。現碧雞衛生院共有醫務人員13名,其中主治醫師4名、醫師3名、醫士1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2名、護士1名、檢驗師1名。開設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口腔科、放射科、檢驗科、防疫科、保健科、康復室、健康教育科、計畫生育室等科室。配置了血液細胞分析儀、尿液分析儀、X關機、心電圖機、乳腺掃瞄器等設備,可以更好地開展碧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六位一體的工作。也將對外引進人才,不斷提高醫務人員業務素質,為碧雞鎮人民的健康保駕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