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柳林碗團,也被稱為碗脫或碗禿。碗脫之名的來源是因為它用小碗蒸,熟後晾涼,可從碗中脫下。在柳林方言中,“團”、“脫”、“禿”,音節相似,故有多名。很多人喜歡碗團這個名字,用圓圓的碗蒸出圓圓的碗團,象徵團團圓圓!
製作過程
碗團製作前先要淨化麥粒,將乾蕎麥碾脫落雜質,將兩次脫皮後的麥粒共入磨機,篩面即可。麵粉內和入適量的食鹽、姜粉,用涼水和為硬麵團,然後,稍加冷水,揉為均勻的麵條硬度,不斷用力揉搓,使其盤“性”。待麵團光亮利手,“性”盤好後,以些許冷水不斷搓揉,使其稀釋,變成稠糊漿,再用手朝同一方面不時加水連續攪動,稀釋到麵糊能掛住杓碗為宜。
麵糊調好後,入碗上鍋。蒸約二十分鐘即熟。碗團多為冷食,切條,就碗刀扎而食均可,以蒜泥、辣椒、好醋為主要調料,尚配以薑末、香油。
食品特點
碗團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來堅韌、醇香,已成為人們招待親友的必備佳品。
歷史故事
建國前夕,由於交通不便,承德人很少能吃上一頓白面。做小生意的買賣人,就在當地的特產——蕎面上打起了主意,這些人以駱駝為交通工具,從周邊各縣馱回蕎麥,加工成碗坨。
當時,承德的鬧市區二仙居一帶,開起了多家以蕎面為主食的飯店。周圍還有十餘家打地攤的小販也售賣碗坨。因其地點在二仙居,所以老承德人都習慣於叫“二仙居碗坨”。
清代,康熙、乾隆等七帝,每年都要來承德巡幸狩獵,並在避暑山莊駐蹕,時間多至半年。那些王公大臣、后妃宮女們也隨行前來。起初,住在山莊內的妃嬪宮女門,得知二仙居碗坨好吃的訊息後,就托太監出去購買,後來,又叫賣碗坨的小夥計往宮裡給送。一來二去,二仙居碗坨身價隨之大增,成了很有名氣的一種小吃。
至今,承德市還流傳著“二仙居碗坨——煎(尖)透了”的雙關俏皮話。其意不僅說煎透了的碗坨好吃,還說賣碗坨的人會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