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家莊村地處縣城,津一路西,津二路東濱港路南至利三路,起始於明末清初,現有127戶,424人.現有耕地62.5畝,園地24畝,談水養殖水域30畝.2006年人均收入6200元,主導產業為個體和私營經濟.該村現有150A變壓裝置及配套設施,南北正街一條,活巷7條,東西正街3條,平均綠化面積20%.
石家莊村現有文化大院一處,內設辦公室,計生服務活動室、黨員活動室、籃球場、健身活動場、綜合活動室(內有檯球桌、桌球台、麻將桌、象棋、撲克圖書等).
石家莊
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是人類文明開發較早、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地區。市區白佛口文化遺址是目前全市境內發現的最早的平原地區人類遺址,距今約6000—7000年;鹿泉市銅冶鎮金河旁的將台灣文化遺址,是全市境內目前發現最早距市區最近的,靠山地區的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址;新樂古代遺址“伏羲台”證明了6000多年前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曾經活動於此地;戰國中山國文化,是石家莊歷史文化脈絡中的重要一環,也是繼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後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文化。兩漢時期,石家莊西部的太行山區一直是製造兵器、鎧甲、金屬錢幣和生產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銅冶(南銅冶村、北銅冶村、西銅冶村)”皆因此而得名;漢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道教復興並走向鼎盛的時期,恆、趙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國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絢麗篇章。趙州柏林寺,相傳創建於東漢,是河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家莊隋唐文化中最為光輝的歷史成就是趙州安濟橋,它是世界公認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橋的鼻祖,在世界橋樑建築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被聯合國確認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隋唐時期石家莊籍的文化名人有魏徵和李吉甫;北宋時期,富弼、韓琦、歐陽修、沈括、蘇軾等名宦賢宦先後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跡,促進了這一地區經濟、文化的繁榮。
金元時期石家莊建築藝術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陘蒼岩山福慶寺橋樓殿,橋與殿渾然一體,凌空飛架於千丈深澗之間,狀如飛虹,設計形式奇巧,建築雄偉險峻,反映出當時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技術和美學造詣。在藝術創作領域,著名的有上京毗盧寺壁畫。這些壁畫繼承並發展了中國古代壁畫的傳統技法,在構圖、線描、用色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達到很高的水平。此時的自然科學成果也非常豐碩。在封龍山上,著名數學家、學者李冶在數學天元學術方面的研究,其輝煌成果對中國的初等代數起到了奠基作用,標誌著13世紀世界數學的最高成就。
20世紀初期,平漢鐵路(今京廣鐵路)和正太鐵路(今石太鐵路)相繼修建,並在此交匯,石家莊就是伴隨著鐵路的興建而逐漸發展起來的。1925年,這座城市始稱石家莊市(後曾改名為石門市)。
如今的石家莊市區內,高樓林立,街道寬闊,“民心河”像玉帶一樣環城繞市,沿河20多個公園,像朵朵鮮花把這座城市裝點的無比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