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松葉蘭、鐵刷把、石寄生、鐵石松、羊須、岩松、石龍鬚、鐵掃帚、岩掃帚。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心、肝、胃經。
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止血。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風疹,經閉,吐血,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風濕性關節痛,坐骨神經痛:松葉蕨9-15g。水煎或浸酒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2、治閉經:松葉蘭為末,調酒服,每次3g。(《泉州本草》)
3、治風寒咳嗽,吐血:石刷把15g,白及12g,岩白菜12g。共研細末。每服6g,加白糖送服。
4、治風疹瘙癢:石刷把、紅活麻各適量。煎水洗。(3-4方出自《四川中藥志》1982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性
小型蕨類,附生樹幹上或岩縫中。根莖橫行,圓柱形,褐色,僅具假根,二叉分枝。高15-51厘米。地上莖直立,無毛或鱗片,綠色,下部不分枝,上部多回二叉分枝;枝三棱形,綠色,密生白色氣孔。葉為小型葉,散生,二型;不育葉鱗片狀三角形,無脈,長2-3毫米,寬1.5-2.5毫米,先端尖,草質;孢子葉二叉形,長2-3毫米,寬約2.5毫米。孢子囊單生在孢子葉腋,球形,2瓣縱裂,常3個融合為三角形的聚囊,直徑約4毫米,黃褐色。孢子腎形,極面觀矩圓形,赤道面觀腎形。
生長環境
生於山上岩石裂隙處或附生於樹幹上。分布於西南、華南及陝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南等地。
藥材性狀
全草呈綠色。莖二叉分枝,乾後扁縮,具棱,直徑2-3mm。葉極小,三角形;孢子葉闊卵形,二叉。孢子囊生於葉腋,球形,乳白色,縱裂為三瓣。氣微,味淡,微辛。以色綠、完整者為佳。
相關論述
《浙江藥用植物志》:“治外傷出血,吐血,風濕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