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倉鼠

短尾倉鼠

短尾倉鼠(學名:Cricetulus eversmanni),別稱埃氏倉鼠、短耳倉鼠。短尾倉鼠體形短而粗壯,四肢短小,耳形圓,尾短,體背黃褐色帶灰,背毛毛基灰黑色。 短尾倉鼠,具夜行性,大都自黃昏以後開始活動,直到拂曉為止,以植物性食料為主,也吃動物性食物,棲息於荒漠草原地區,分布在亞歐大陸部分地區。 短尾倉鼠不是保護動物,未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華盛頓公約》(CITES )。 (概述圖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短尾倉鼠 短尾倉鼠

短尾倉鼠外形與灰倉鼠相似。體形短而粗壯,四肢短小。吻短而具頰囊。耳形圓。尾短,尾基明顯粗大,尾端變細,整個尾呈明顯的楔形。

短尾倉鼠體背黃褐色帶灰,老年個體黃色較重,幼年個體灰色較顯著。有些個體背毛前後色比較一致,有些個體頭背後方顏色較灰,而向後背黃褐色漸濃重。體被毛柔軟,背毛毛基灰黑色,約占整個毛長的2/3以上,毛尖端黃褐色,在針毛間雜有純黑色長毛。耳背黑灰色,基部色較淺,呈黃褐色。耳基前緣具一簇白色毛。腹面毛白色,腹中央毛基淡灰色,向體側越來越深。頸、喉頰為純白色,有些個體胸部具黃褐色小斑塊。背腹毛界線分明,腰部白色腹毛從兩側向上突入,使背腹分界成波浪狀,不平直。尾毛兩色,上面同背毛,但色稍淺,腹面白色,尾基兩側臀部與背同色。四肢後背方毛色與背相同,但前肢背方色稍淺於體背或幾呈白色,四肢腹面白色。足掌裸露,背面白色。

短尾倉鼠頭骨整體粗壯。鼻骨較短,鼻骨的前部較寬,後端較窄。從鼻骨後緣,自額骨前緣,頜骨內側向鼻骨方向凹陷,成縱向淺溝,老年個體尤為明顯。顴弓從頜骨顴突處明顯外突,顴寬較大,顴弓發達,但顴骨部分細弱。兩眼眶間平滑,無眶上嵴。頂骨外前角向前突呈略尖的三角形。頂間骨較狹窄,左右寬相當前後間距的4~5倍,前中央稍前突呈三角形。枕骨向後略突,在枕部中央及兩側形成3個泡狀隆起。腦顱圓形,人字嵴,矢狀嵴較明顯,枕骨髁較靠後突出。

短尾倉鼠門齒孔短而窄,位於齒隙中部,相當齒隙長的1/2左右。門齒孔後緣距第1臼齒前緣連線較遠,翼間孔不到第3臼齒的後緣。聽泡發達、隆起。下頜粗壯,冠狀突粗大而長。

棲息環境

短尾倉鼠棲息於荒漠草原地區,沿荒漠地帶和棄荒地帶進入森林草原、各種窪地、河谷階地、岸邊以及農田周圍的草原和灌草叢中,選擇芨芨草叢,錦雞兒叢和白刺灌叢作為棲息位點。

生活習性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短尾倉鼠喜乾旱的生境而迴避潮濕的地方,具夜行性,大都自黃昏以後開始活動,直到拂曉為止。活動能力強,活動範圍大,半徑可達200m左右。常與沙鼠、毛足鼠等鼠混居,性較兇猛,常常襲擊和侵占其他鼠類等洞穴。

短尾倉鼠自己的洞穴比較簡單,洞口常隱蔽在灌叢中或矮小灌木下,洞穴分散。洞道距地面較近,分叉少,有巢室和倉庫之分,但往往只是一條通道而已。倉庫多位於洞道的末端,略微膨大。因常侵占其他鼠類洞穴,所以有時還在其他鼠洞口捕得短尾倉鼠。

短尾倉鼠以植物性食料為主,包括草籽、莖、葉等部分,也吃動物性食物,自然界中主要以昆蟲作為動物食料。入冬前有儲糧的習性。中亞地區,從10月起開始冬眠,中國國內冬眠時間則略晚。

分布範圍

中國國外分布於伏爾加河東至哈薩克斯坦東北部、圖瓦及蒙古的廣大區域。

中國國內見於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等地。

短尾倉鼠 短尾倉鼠

繁殖方式

短尾倉鼠繁殖力較強,每年繁殖3次,每次產仔4~6隻。繁殖季節以春夏季為主,內蒙古的繁殖期為5~10月。新疆地區5月底,6月初可見到孕鼠,6月下旬可見到具子宮斑的雌鼠。

亞種分化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與年代
1 短尾倉鼠指名亞種Cricetulus eversmanni eversmanniBrandt,1859
2短尾倉鼠哈薩克亞種Cricetulus eversmanni beljawiKuznetzov in Bobrinskii, 1944
3短尾倉鼠內蒙古亞種Cricetulus eversmanni curtatusAllen, 1925

(資料來源: )

種群現狀

短尾倉鼠種群數量不很大,在各生境中,密度均不高,並非優勢種類。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的調查顯示,短尾倉鼠約占當地捕鼠總數的2%~5%,鋏日捕獲率為1%,占夜間活動鼠類的1/3;新疆北部鋏日捕獲率為2%。

保護級別

未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未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