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根

盧永根

盧永根,1930年12月生於香港,祖籍廣東花都市。中科院院士、作物遺傳學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長期從事作物遺傳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研究領域包括稻的遺傳資源、稻的經濟性狀遺傳、稻的雄性不育遺傳和栽培稻的雜種不育性遺傳等方面。協助丁穎開展全國水稻品種光溫生態研究,主持總結該項工作並開展水稻遺傳資源和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及親和性的遺傳研究,取得較好進展,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2018年3月1日,獲“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盧永根盧永根
1930年12月2日,出生於香港

1949年09月——1952年11月,廣州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學習;

1952年——1953年,在廣州華南農學院學習;

1953年08月,華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

1953月——1962年,任華南農學院助教,講師;

1955年08月——1957年07月,“全國作物遺傳育種進修班”學習(教育部委託北京農業大學舉辦);

1959年09月,華南農學院農學系講師;

1962年——1965年,在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任丁穎院長秘書,科研助手;

1965年——1983年,任華南農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

1978年08月——1979年02月,公派往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進修;

1978年11月,華南農學院農學系副教授;

1979年03月——1983年10,華南農學院農學系副主任;

1980年11月——1982年05月,公派以訪問學者身份往美國戴維斯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留學;

1983年05年31日,華南農業大學教授;

1983年——1995年,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

1986年09年06,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全國第3批),1986年07月,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1993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第二、第三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生物學部副主任;

1980年——1982年,公派赴美國戴維斯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留學;1983年05月晉升教授,1983年11月——1995年05月,華南農業大學校長

1993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第二、第三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生物學部副主任;

1983年11月——1995年05月,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現任華南農業大學教授;

1993年——至今,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部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科協副主席

曾任第二、第三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生物學部副主任。

人物逝世

盧永根盧永根
2017年,因罹患癌症,87歲的中科院院士盧永根自覺時日無多,與夫人徐雪賓商量,將畢生積蓄8809446元無償捐獻給華南農業大學,學校用這筆款設立了教育基金,用於獎勵貧困學生與優秀青年教師

研究內容

盧永根盧永根
70年代後,從事水稻遺傳學的研究。根據矮生性遺傳方式和等位關係,把我國現有主要秈稻矮源分為2類4群。對水稻的質核互作雄性不育性進行基因分析,發現它們的育性恢復基因是相同的Rf1和Rf2。Rf為不完全顯性,有劑量效應。栽培稻的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最少由6個基因座的花粉不育基因控制,提出“特異親和基因”的新概念。首次建立原產我國三個野生稻種的粗線期核型。

他長期從事水稻遺傳研究。曾協助丁穎院士開展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研究,主持總結該項工作並參加撰寫《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專著(科學出版社,1978)。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取得了進展。

特別是他和他的助手張桂權教授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套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構想,被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他迄今已出版專著2部(同別人合作),譯著1部,在國內外發表科學論文150多篇。1997年榮獲“南粵傑出教師”特等獎,2003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他迄今已出版專著2部(同別人合作),譯著1部,在國內外發表科學論文90多篇。1997年他榮獲“南粵傑出教師”特等獎,1998年獲國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和全國模範教師”稱號。他以“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的愛國情懷獻身於農業教育和科研事業,為我國農業的教育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技術成就

盧永根盧永根
關於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與野生稻的親緣關係,國內外眾多學者做過廣泛的探究,其中,丁穎1957年在他的《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論文中認定:中國栽培稻種起源於華南,分布在華南的普通野稻(OryzasativaspontaneaRosch.,以後改為OryzaperennisMoench=O.rufipogonGriff.)是栽培稻的祖先。

但是,這些研究多從歷史學、植物形態學植物地理學人種學考古學和語言學等方面來論證,還未套用細胞遺傳學方法對稻種間的細胞核型進行分析比較,而後一做法更能從本質上說明問題。高等植物的每一個物種都有固定的染色體數目,每個染色體在大小、長短、形狀、著絲點位置、隨體和次縊痕有無等形態特徵上各有自己的特點。按各染色體的特點進行系統排列、分組和編號,就構成了某個物種的核型。

每個物種的核型是穩定的,不僅各不相同,而且隨著種屬的演化核型也相應發生變化。因此,通過核型間異同的比較分析,就可以了解物種間的親緣關係。核型分析,通常用根尖體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的染色體來進行。某些植物由於染色體較短小,在細胞有絲分裂期不易觀察到每個染色體的特點,改用小孢子減數分裂粗線期較粗長的染色體進行核型分析,較易觀察到染色體的著絲點、染色粒和核仁組成中心位置等的微細特徵。這種利用粗線期染色體分析所建立的核型,稱為粗線期核型。

盧永根在80年代對中國普通野稻、藥用野稻(OryzaofficinalisWall.)和疣粒野稻(O.meyerianaBaiee.)進行粗線期核型的研究,並與栽培稻作了比較分析,第一次建立了中國三個野生稻種的粗線期核型。他認為,中國三個野生稻種的粗線期核型存在著差異,其中普通野稻與栽培稻在染色體長度變化範圍、相同類型和編號的染色體數目、核仁組成中心的位置以及染色粒的分布方式等方面均表現出最大相似性。這一研究結果,從細胞遺傳學的角度進一步印證了丁穎的論點,即普通野稻是中國栽培稻的近緣祖先。

水稻品種的矮化提高了產量和抗倒伏能力。矮稈品種問世以來,許多新的矮稈品種均為來自以矮仔占、低腳烏尖和矮腳南特等矮生性基因源(以下簡稱矮源)為親本的雜交後代。

近十多年來,國內外都迫切要求擴大矮源的基因基礎,以豐富其遺傳背景。1976年至1978年間,盧永根對水稻矮生性的遺傳傳遞規律進行了研究,他用矮腳南特等4個早秈稻矮源分別與高稈品種冷水麻雜交,通過對其雜種後代的遺傳分析,研究矮源的基因型和遺傳方式。

他認為,水稻品種的半矮生性屬簡單遺傳,受一對隱性主基因控制,同時還存在一些修飾基因。矮稈品種與高稈品種雜交,其雜種一代(F1)的株高表現為不完全顯性,F2的株高呈一大一小的雙眾數分布,高、矮稈型為3∶1分離,其分離幅度是越親的。他指出,矮稈水稻品種並非越矮越好,半矮生性品種比較符合中國當前育種的要求。

他把中國現有的水稻矮稈品種劃分為矮生性(在廣州自然條件下一般株高在70厘米以下)和半矮生性(在廣州自然條件下一般株高在75~100厘米)兩個類型及四個群,其中半矮生性的遺傳方式較簡單,容易在其後代得到穩定。他還強調,理想的矮源不僅遺傳組成應屬於半矮生性,而且要具備優良經濟性狀和高的配合力。這些研究結果為有效利用現有水稻矮源和人工創造新矮源提供了依據。

植物雄性不育的遺傳基礎主要有兩大類,一類為胞質、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簡稱胞質雄性不育;另一類為核基因控制的胞核雄性不育。雜交水稻就是採用胞質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育性恢復系三系配套的方法,代替人工去雄雜交來生產大量雜交種子,利用雜種第一代的優勢來提高產量。但是,生產上大量使用有限的少數幾個不育胞質源以後,會使雄性不育系的遺傳基礎變得越來越狹窄,有導致遺傳脆弱性的危險。這種情況,促使人們進一步研究和套用包括胞核雄性不育性在內的其他雄性不育機理。

1980至1982年,盧永根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開展了水稻誘導胞核雄性不育突變體的細胞學研究。他把11個水稻胞核雄性不育突變體劃分為可染花粉敗育型、部分花粉敗育型、完全花粉敗育型和無花粉型四類,進而在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和小孢子發育期對這四類胞核雄性不育突變體進行細胞學觀察,探討它們的敗育機理。

結果表明,明顯的染色體畸變與胞核雄性不育性有著密切的關係。胞核雄性不育在花粉發育期間發生的細胞學異常性遠比胞質雄性不育要深刻而廣泛得多,在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前後就觀察到13種異常變化。

秈稻和粳稻亞種間雜種優勢的利用,是水稻超高產育種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秈粳亞種間的雜種一代往往結實率很低,人們一直試圖揭示這種雜種不育性的遺傳基礎,然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秈粳雜種不育性由多組不育基因控制,基因作用模式是重複配子致死;另一種觀點認為,這種不育性主要由標記基因(色源基因)與糯性胚乳基因之間稱為S5基因座的不育基因所控制,基因作用模式為單基因座孢子體—配子體互作。

持後一種論點者認為,在S5基因座上存在著一組復等位基因,是半不育的。80年代中期上述“廣親和基因”理論提出後,人們對它提出了不少的疑點,例如,標記基因與花粉育性不存在連鎖關係,只是雌性不育基因座,難以解釋水稻秈粳雜種不育性的諸多複雜情況以及秈稻品種間和粳稻品種間雜種所出現的不育現象。

主要論著

盧永根盧永根
1、盧永根年關於我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和演變問題,生物學通報,1965(5):1——3;

2、盧永根年農作物的品種資源年農業科技通訊,1974(12):19——20;

3、廣東農林學院翁城分院:《雜交高粱的選育和栽培》,廣東人民出版社,廣州,1974年;

4、盧永根年栽培植物的起源和農作物品種資源年植物學雜誌,1975,2(3):24——26;

5、盧永根年小黑麥——一個禾穀類作物的優良新種年廣東農業科學,1976(5):25——27;

6、稻光溫生態研究協作組:《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科學出版社,北京,1978年;

7、盧永根,曾世雄等年我國早秈稻矮生性基因源的表型表現和遺傳傳遞的研究年遺傳學報,1979,6(3):311——321;

8、盧永根年水稻初級三體及其在遺傳研究上的套用年華南農學院學報,1980年01月(2):47——58;

9、盧永根,黃清港等年北方水(陸)稻地方品種資源研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年北京:農業出版社,1984,18——27;

10、《栽培稻雜種不育性的細胞學及分子細胞學研究》課題主持人,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0年01月——2002年12月;

11、《栽培稻雜種不育的分子細胞學基礎》課題主持人,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項目,2002年01月——2004年12月;

12、《普通野生稻遺傳多樣性的研究》課題主持人,廣東省農業廳項目,2002年——2007年;

13、《利用倍性不對稱雜交創建特異新種質》課題主持人,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3年01月——2005年12月;

14、《廣東高州普通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發掘與利用研究》課題主持人,國家基金-廣東省聯合基金重點項目,2007年01月——2010年12月;

15、《水稻分子育種種質資源庫設與種質創新》課題主持人,廣東省科技計畫項目,2009年01月——2011年12月。

獲得榮譽

盧永根盧永根
1997年他榮獲“南粵傑出教師”特等獎。

1998年獲國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和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2003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

他以“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的愛國情懷獻身於農業教育和科研事業,為我國農業的教育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2017年3月1日,獲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人物評價

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穀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裡。(感動中國組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