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土城子村北)為鮮卑拓跋部所建“代”政權及北魏王朝早期的都城。此城在漢代原名成樂,至北魏建國時業已荒廢。
歷史回顧
公元340年代王拓跋什翼健在盛樂舊城附近另築新城,作為政治中心,至398拓跋矽遷都城(今山西大同市)以前,一直為代國及北魏的重要城鎮。
盛樂城,屬於中國北魏時期的少數民族擁有的城池的名稱。
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土城子村北)為鮮卑拓跋部所建“代”政權及北魏王朝早期的都城。此城在漢代原名成樂,至北魏建國時業已荒廢。
公元340年代王拓跋什翼健在盛樂舊城附近另築新城,作為政治中心,至398拓跋矽遷都城(今山西大同市)以前,一直為代國及北魏的重要城鎮。
漢高祖劉邦繼承了秦王朝的郡縣制,以成樂城為郡治,轄有成樂、桐過、都武、襄陰、駱、武皋、安陶、武城、武要、武進、復陸、定襄十二縣,這就是內蒙古地區歷史上著...
名稱 簡介盛樂古城是拓跋鮮卑代政權時期的北都,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土城子,西漢時期為定襄郡成樂縣,東漢歸雲中郡。曹魏時期,定襄、雲中被喬遷今山西省境內,成樂地區被...
簡介 歷史 盛樂城的成型 考古研究 燕太子丹葬於此“盛樂”一名,源於魏晉之際。公元258年(魏甘露三年、蜀漢景耀元年、吳太平三年)鮮卑族拓跋部始祖拓跋力微率20萬人馬南下陰山,“遷於定襄之盛樂”,即將漢...
司馬遷所說的樂與如今所說的音樂之樂大致是相通的,它包括歌、舞和有關的器具(樂器和舞具)三部分;還認為樂是由於客觀事物被人感知以後產生的,這也是正確的。但...
內容提要 段落大意 現代譯文 原文和註解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在成樂城址進行考古發掘,證實早在戰國晚期這裡已有了農業聚落,是雲中郡管轄的地方。自西漢時在這裡興築城市開始,這座城市經歷了漢代、代一北魏...
簡介 歷史《盛樂》是出自《禮記·月令》的一個詞語,意為盛大的樂曲。
基本簡介 盛樂古城盛樂博物館位於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盛樂古城遺址東側,是遺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座以北魏北都盛樂城及鮮卑族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是半地下覆土式、生態環保...
簡介 主要景點 榮譽佳樂國際城占地面積360164.00平米,建築面積750000.00平米,容積率1.53,綠化率35.00%。佳樂國際城位於新都區蜀龍大道南段777號,...
概述和優缺點 價值 戶型圖 交通 周邊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