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中散

益中散--組成為白朮、茯苓、橘皮、芍藥、乾薑、甘草各等分。出自《續名家方選》。

基本信息

信息

名稱:益中散別名:益中散
組成:白朮、茯苓、橘皮、芍藥、乾薑、甘草各等分。
出處:《續名家方選》。
主治:感寒冷,泄瀉腹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方義

本方是對寒邪閉塞竅分致昏倒不省人事之實證而設。穢濁寒濕邪氣傷中,清濁升降失常,清陽下陷則腹痛下利,濁陰上犯則神昏嘔逆,治宜散寒溫中,辛香化濁、解郁開竅為法。故方以蘇合香為主,又集中了安息香、青木香、檀香、沉香、麝香、丁香、乳香、香附等芳香之品,共為辛香走竄,化濁開竅之功:配伍烏犀屑、硃砂、龍腦等安神藥可作協助;加入白朮、訶子、蓽撥益中散寒,調和脾胃,使其中焦運轉,達到清陽上達而濁陰下降。清升則神志通靈,濁降則心聰慧爽。本方綜合諸香開竅藥物組成,具有較強的宣郁開竅、溫中散寒、理氣化濁之功,故對中風、中氣、中惡等證屬於氣機閉塞,濕濁蒙閉清竅而致牙關緊閉,痰壅氣閉,神昏不省人事者,是蘇合香丸所治的重點證候。關於霍亂吐利,或時疫瘴瘧也用此方者,是因本方具有溫中解郁、芳香辟穢、化濁解毒之功。本方屬溫開方劑,藥性偏於溫熱,是針對寒濕證而設。屬熱病竅閉神昏,本方絕對禁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