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利什曼病

皮膚利什曼病又稱皮膚黑熱病,是由Donovan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 donovan)引起的慢性皮膚黏膜病變。 目前已知的寄生於人體的利什曼原蟲有3種,Donovan利什曼原蟲主要寄生於內臟,引起黑熱病,也可侵犯皮膚黏膜,引起皮膚利什曼病。熱帶利什曼原蟲,不侵犯內臟,只引起皮膚出現孤立性丘疹結節和潰瘍稱為東方癤。巴西利什曼原蟲,只侵犯皮膚黏膜,稱為皮膚黏膜利什曼病。凡在已治癒患者皮膚中找到原蟲,而臨床上既無內臟亦無皮膚損害時則稱之隱性皮膚利什曼病。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本病大多繼發於黑熱病,僅少數原發於皮膚。皮膚發病率為黑熱病患者的2/萬左右,故皮膚發病率極低。由於黑熱病在我國已基本消滅,故皮膚利什曼病更屬罕見。患者是本病的傳染源白蛉是中間宿主。當機體免疫力降低,原蟲在皮膚內繁殖而不侵犯內臟則引起原發性皮膚利什曼病。先有黑熱病病史者則稱為黑熱病後皮膚利什曼病此型主要是經血流傳播。

病因

是由Donovan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 donovan)引起的慢性皮膚黏膜病變。本病大多繼發於黑熱病,僅少數原發於皮膚。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不甚清楚,患者是本病的傳染源,白蛉是中間宿主。當機體免疫力降低,原蟲在皮膚內繁殖而不侵犯內臟則引起原發性皮膚利什曼病。先有黑熱病病史者則稱為黑熱病後皮膚利什曼病此型主要是經血流傳播。

臨床表現

多見於男性青壯年,農民居多。多數患者有明確黑熱病史。好侵犯皮膚黏膜,無全身症狀。皮損以紅斑、斑塊和結節為主,也可表現為色素減退斑、淺色斑或潰瘍。常無任何自覺症狀。對稱分布,以面、部為多見,但其他部位亦可累及。嚴重者面部損害類似瘤型麻風的“獅面”。病程極慢。

併發症:

嚴重者面部損害類似瘤型麻風的“獅面”。

診斷

根據患者來自流行區,有黑熱病史及典型皮損,組織病理檢查找到LD小體即可診斷。

鑑別診斷:
本病有時診斷較難,易漏診,臨床上應與麻風、紅斑狼瘡酒渣鼻蕈樣肉芽腫黃色瘤皮膚結核、結節性梅毒疹、結節病等相鑑別。

檢查

實驗室檢查:

在病損組織細胞內和細胞外,可找到原蟲-黑熱病小體(LD小體)。

其它輔助檢查:
病理變化:組織學上無特異性但在病損組織細胞內和細胞外,可找到原蟲-黑熱病小體(LD小體) 。

治療

皮膚利什曼病比黑熱病難治常用治療藥物有:
1.銻劑 首選葡萄糖酸銻鈉溶液(斯銻黑克),6ml(相當於5價銻600mg)靜注或肌注,1次/d,連用 8天為一療程.一般成人需3~4個療程,總量為 5~6g。療程間隔為2周左右套用該藥前,先口服10%碘化鉀溶液每次10ml,3次/d, 連續服用7~10天可增強療效。有肝腎、心損害或有出血性疾病者慎用。治療中如出現發熱、咳嗽、噁心、鼻出血或腿痛等反應時,宜中斷治療,待反應消失後再用。
2.噴他脒(戊烷脒) 凡銻劑治療無效或有嚴重反應者,可選用該藥。該藥療效高、效果好,一般只需1個療程。劑量可按4mg/(㎏·d)計算。用蒸餾水配成4%~10%溶液,肌注或加入2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注射。該藥配後應立即注射以免水解產生毒。15~20次為一療程,總劑量為60~80mg/㎏。如需第2療程者,則應間隔1個月後方可。注射局部可出現暫時紅腫疼痛但不久可消失,故可不停藥。此藥毒性較大,有肝、疾患者慎用或忌用。如有發熱或腎毒現象時,應暫停治療。

預後

皮膚利什曼病比黑熱病難治,嚴重者面部損害類似瘤型麻風的“獅面”病程極慢。

預防

徹底治療患者消滅傳染源,消滅中間宿主——白蛉,疫區應該消滅儲存宿主——犬。每年5月中下旬,用γ-六氯環己烷、二二三、有機磷等對農村的住房、畜舍廁所的牆面進行滯留性噴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