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皮下注射(píxiàzhùshè)〖解釋〗將藥液注入皮下組織。常用注射部位為上臂及股外側。
注射器:
據醫學史書記載,注射器出現的最初形態是灌腸器。我國漢代醫學家張仲景在他的《傷寒論》(寫於公元219年)《陽明全篇》中寫道:“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在此書的“豬膽汁方”一文中又明確指出:“大豬膽一枚,瀉汁和陳醋少許,以灌谷道(肛門)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如何“灌谷道”呢?他寫道:“以小竹管……內入谷道中。”這種小竹管就是灌腸器——注射器的雛形。
發明與使用
早在15世紀,義大利人卡蒂內爾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但直到1657年英國人博伊爾和雷恩才進行了第一次人體試驗。法國國王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軍隊的外科醫生阿貝爾也曾構想出一種活塞式注射器。但是一般認為法國的普拉沃茲是注射器的發明者。他於1853年監製的注射器是用白銀製作的,容量只有1毫升,並有一根帶有螺紋的活塞棒。英國人弗格森第一個使用玻璃注射器。玻璃透明度好,可以看到注射藥物的情況。此後有玻璃管金屬並用製成的注射器,可用煮沸法消毒,針頭也可以磨尖再用和消毒。現在用的注射器用塑膠製造,用一次即扔掉,大大減少了注射時發生感染的危險性。為了保證衛生,防止交叉感染,當代的注射器多採用塑膠質地。
注射時無菌技術十分重要。
目的
1.需迅速達到藥效、不能或不宜經口服給藥時採用。如胰島素口服在胃腸道內易被消化酶破壞,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2.局部麻醉用藥或術前供藥。
3.預防接種。
用品準備
無菌2-5ml注射器及5-6號針頭,2%碘酊,余物同皮內注射術。
操作內容
1、洗手、戴口罩2、備齊用物攜至床旁,查對床號、姓名、藥物,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皮下注射目的、用藥指導。
3、注射部位選擇:(上臂三角肌下緣,股外側等部位),協助病人取舒適體位,避免在炎症或瘢痕部位注射。用2%碘酊和75%乙醇消毒皮膚,待乾。
4、再次查對無誤後,抽吸藥液,排氣。
5、檢查對後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栓,針尖與皮膚呈30-40度角迅速刺人針梗的2/3,右手固定針栓,左手抽吸無回血,推藥。
6、注射畢,以無菌乾棉簽輕壓針刺處,迅速拔針。
7、再次查對,協助病人取舒適體位,整理床單位,清理用物。
8、消毒洗手。
注意事項
1、針頭刺入角度不宜超過45°,以免刺入肌層。
2、凡對組織刺激性強的藥物不可用作皮下注射。
3、經常注射者,應更換部位,制訂交替注射部位的計畫。